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对劳动价值论的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劳动密集型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近几年来,直至前不久时期,人们对于东亚经济的成就赞叹不已,包括那些对亚洲持有看法的人士。对亚洲经济所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增长速度,有越来越多的人达成了一种共识,是故无以名之,谓之“奇迹”。东亚经济的成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成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工业并在劳动中学习现成技术这一过程的成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那么,这样的成功是否来得太快了些、太容易了些呢?当然不是的。我们看电影《阿信》中主人公的遭遇,那份惨淡经营的状态,可以说每一份积累都是血汗换来的。但是,仅仅靠辛勤劳动就足够了吗?对于个人或许足够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仅就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历史常常要开不幸者的玩笑。早在五六十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光靠劳动力是不够的,不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组织自己的科研力量,最终会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附庸,所以主张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采取进口替代策略。结果当然是不怎么成功的,而就在几乎同一个时期,一些实行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如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却表现得相当成功。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前者的观点,于是世界性的“对外开放”政策得到了有效地支持。在当时人们看来,实行对外开放、实现国际经济分工是比较务实的态度,是比较实惠的政策。
问题就在于,没有创新技术、没有研究和开发储备,光有资源优势,仅靠这种省吃俭用方式能支持多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农民进城,人民要致富,能够唤起这股巨大的热情当然可生成不小的生产力,但是它未必就能赢得应有的竞争实力,如果还一直是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下去,而不与其它产业形式相结合,尤其是没有知识和技术开发的积累,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为此,克鲁格曼在1994年底时写了一篇短文,认为东亚经济没有什么奇迹可称道。文章发表时,反响平平,人们认为言过其实。而与此同期,世界银行则出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就叫做《东亚奇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了普遍的、流行的看法。说东亚奇迹的人只看到表面的繁荣,没有看到其潜在的危险性。这种经济实际上还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是用一条腿走路,它倾整个国家的实力赌一把经济增长速度,用廉价的利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它虽然比那种为了长远利益和全体人民利益而牺牲短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做法效果要好,但这种做法只顾及了眼前利益,没有顾及到长远利益。长期发展下去一定会偏离它预期的目标。经济学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只有收获而不付出的道路并不存在。有付出但不一定有收获,像五六十年代实行的进口替代政策,扶植幼小的民族工业,等于是又一个国际性的重复建设,那算是付了学费的。但是不付出而要有所收获,短期内“技术库”中的现成技术还能应付,如果老是不投入,也是会干竭的。东亚就是这种例子。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都日趋激烈,要保持竞争优势很不容易,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雷同,工艺简单,一学就会,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生产可以同时并存,竞争优势不明显,凡是有资源的地区都可以发展,因此重复建设难以避免。在市场未趋饱和条件下,这些企业不会感到生存危机,而一旦市场有所变化,最先触及的便就是这类企业。现在,这种变化已经发生了,来得比我们估计的要早,而且这一变化不是短暂的,具有长期的趋势。从国际市场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市场竞争加剧,这已成定势;从本国情况来看,沿海一些先进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目前就已经失去了这种优势,从总体上看,十至十五年以后,我国在初级产品加工行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将丧失殆尽;再从国内市场来看,低技术水平的发展建设导致严重的生产过剩,从争夺资源的“价格大战”进一步发展到制成品的“价格战”,过度竞争使企业无法正常盈利。在这种条件下,再有资源优势,再有市场开发能力,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同样是难以发展下去的。我们的毛纺行业已经遇到了这样的困难,饮料也潜伏着这种问题,其它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这一课题,怎么解决?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产业发展出现了新动向、新趋势,这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衰退。这既是国际性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性产业转移的必然规律。东亚金融危机以及韩日危机都已经充分暴露出这一问题的实质,动摇了人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信心。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转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启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还未转移出去,城市就业状况也不理想,这就有力地支持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眼前社会承受能力不足,企业和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条件下,到2000年要实现“奔小康”的目标,启动经济增长,适当调整经济结构就成为一种战略性对策。但不利的一面是,现在整个市场条件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市场所给出的信号是要求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心,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所以,若还是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道路继续发展,虽则可以缓和当前的矛盾和困难,但是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二
同样一个市场,同样的劳动产品,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判断却大相径庭,于是人们便要问,构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不是有别于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而还是由另一个不同性质的内容构成的呢?因为劳动价值论无论就它的本质来说还是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来说都要解释现在这种变化,判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劣。这已引起了我们高度的注意。为了正确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也需要重新思考劳动价值论。什么是劳动价值论?它是什么样的劳动?它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劳动的价值何在?价值体现什么样的劳动?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地、合理地加以解答。
有人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它不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他是不懂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最适合于用来说明市场经济。
从重农学派的“土地是财富之父,劳动是财富之母”观点上看,就孕育着劳动价值论,到了亚当·斯密时就已经将商品的两个因素揭示出来了。马克思则是劳动价值论的集大成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批判地证明了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注:《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65页。以下引用该书时不再另行注明,仅注出其页码。),明确地将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则是他的首创。所以,说劳动价值论不适合于市场经济是言过其实了。至于说它不适用于社会主义则更是荒诞不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用最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由此看来,劳动价值论既适用于市场经济也适用于社会主义,那么是否因此就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呢?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那么,其劳动特征、生产方式应该有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特点。我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认同没有?
有时,我们也难怪别人会持有过时论。翻开我们现在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本看一看,都还是十年前老面孔,计划经济的劳动价值论到了市场经济中仍然只字不改,怎么能够对得上号呢?譬如,我在内蒙就看到电大教材节目还在讲阳光、空气等不是商品,真是恍恍然兮不知其所云了。这位可敬的教员竟然不知道,我们这些人不惜千里迢迢从北京大老远地跑到内蒙草原来,就是为了要见到蓝天白云。难道说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吗?这样的教条怎么能涵盖得了现象丰富的内容呢,要知道,“阳光、空气等”虽然都不是劳动产品,但是这些资源的重置成本都很高,现在是属于高档消费行业,远远高于普通的“大众消费品”了。还有,像污染也不是商品,但是它也有影子价格。在现代经济中有很大一块内容涉及这些不是劳动产品的商品,而且它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劳动价值论是否对此视而不见呢?
看来,劳动价值论大有文章可做。为了弄清事理,我们还得从理论自身说起。《资本论》活的灵魂是劳动价值论,只有理解了劳动价值论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精神实质,包括它的商品价值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资本主义的整个生产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建立在新的、发展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大家熟悉的劳动价值论。商品中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它们是一个铜板的两个不同侧面。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构成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构成的。其中,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体现为商品的价值。“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第50页)这个属性就是商品价值中所包含的劳动的一般性,“它们剩下的只是同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第51页)
那么,作为决定商品价值的人类一般劳动具有什么样的属性呢?
首先,它具有抽象性,在劳动价值论中,马克思舍象掉了一切具体劳动的特质,“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第52页)这样就使我们可以最终以时间刻度如“小时”来衡量。其次,它具有还原性,“它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第57—58页)因而,所有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都可以还原为简单劳动,因而可以用来相互比较和计量。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广大的社会分工就无法正常建立起来。再者,它具有同质性。当把劳动还原为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耗费时,这种劳动就是天生的、具有同质性(homogenous)的简单劳动,“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第59页)。第四,它具有原始性。“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第60页)这就是我们争议之所在了。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进一步分工之前,这种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是不存在多少争议的,它可以是脑力和体力共同耗费的结果,而一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分工,并且形成了产业上的特点以后,那么,这种“还原为共同的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无疑是指向了体力劳动了。第五,它具有社会一般性,也就是说它不是以单一个体劳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而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这样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物化在商品上的劳动都可以用同一尺度来衡量并进行交换。
反过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好与此相对应。可以说,工业社会和制成品生产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论标准。在这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中,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还原为同质的、抽象的简单劳动,价值单位就定义在“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上,如以一个工作日或小时为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比较劳动价值的结果,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标准。譬如,制造同样产品所使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是一致的,那么同样时间内生产其它产品的机会成本也是一样的,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而整个社会生产体系就建立在这种劳动价值基础之上。劳动的这些属性缘于它的抽象力,这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诚如马克思所言,“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第8 页)尤其是它撇开了劳动分工的差别,把一个不断扩展的分工交换关系、缜密的社会组织用一种同质的社会劳动重新加以定义,由此构成了马克思《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石。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劳动分工的差异、劳动水平的差别等等随时代的进步体现了劳动内容的实质性飞跃。同样是运用这个抽象力,我们对这个劳动价值论就会有新的认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社会组织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和实质会相应发展,它同样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譬如,“作为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是不是也有一个历史的水平和尺度呢?进而能不能将所有的劳动都还原为脑力劳动的耗费呢?再者,脑力劳动同样是作为一定体力和脑力劳动耗费的总和,“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但另一方面,物化的脑力劳动能不能更多地体现为智力水平上的差异和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差别?
所以说,“劳动”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的上述属性也是不断变化的,“劳动价值”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概念。那么,具有人类劳动一般性质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到底如何呢?
首先,人类一般劳动体现为一定体力和智力的付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第190 页)因而不是单纯表现为体力劳动,“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第202 页)因此,它体现为各种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其次,各种劳动之间在量上可以相互转化。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仅表现为一种劳动形态,在工业社会中同时还表现为特定的劳动分工形式,在这种分工体系中,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经验证明,这种简化是经常进行的。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第58页)因此,“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第60页)在各种人类劳动活动中,脑力劳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撇开特定的社会形式,“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态变化, 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第202页)因此,无论从其形式上还是从其内容上看, 体力劳动仍然不能完全代替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三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进一步分化的结果便产生了新的社会分工,形成了一个以研究与开发活动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和分工形式,形成新的产业联结方式。人类正在逐步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占有、支配知识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人类劳动历史表现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进化史,是从一个低级劳动向高级劳动的转化过程。刀耕火种的原始技术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大量的、重复的、简单的体力劳动,19世纪以来各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复杂劳动和脑力劳动无论是作为劳动的形态或是分工形式都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由此,作为价值决定的基础也会不断提高,作为价值衡量标准的“社会一般劳动”的质量和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而作为一个劳动的分工体系来说,知识生产、智力创造也越来越独立于生产环节。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就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体。
脑力劳动作为价值主体的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重视和强调发挥人的“创新”精神,而不是重复的、被动的简单劳动。若按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脑力劳动作用于生产就更为直接和明显了。创新活动包括以下五种类型:(1)产品品种或产品质量上创新;(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3)发现新的市场机会;(4)获取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货渠道;(5)企业组织形式变革。因此,有了技术发明还不等于创新, 它同时必须要有勇于承担风险将这些新的发明引入经济中的企业家。这样脑力劳动的独立性就更强了,活动的范围更广了,更有效地调动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更大程度上开发了人力资源。试想,如果这一切只是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言,恐怕真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我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前景不会是这样的,除非它有效地实现了产业升级和产业转换。但是这样做是有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创新体制,是难以实现这一转变过程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决定了价值内涵和体现价值的劳动方式也会相应变化。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则集中体现在知识产品生产上。首先,知识生产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独立出来,研究和开发活动(R&D )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其次,人的创新活动能够脱离实物生产体系,不受实物资本制约。再者,创新活动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且随创新活动而扩大。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体系中,劳动生产率等于工资率,这样,知识创造的价值就内化在要素的价格之中,并要取决于工业生产体系本身对劳动的需求状况。这就产生了价值创造与(劳动力)价值生成之间的分离,一方面“这个(生产)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就越需要这种意志。”(第202页)其结果不利于进行自我投资, 由于知识创造价值同时要取决于生产体系中对劳动的需求状况这就往往使得自我投资的收益率偏低,同时,知识所创造的价值内在化于要素的价格之中也造成自我投资的周期太长。
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使得知识创造价值独立化、市场化,使得它的周期大大地缩短了,知识越来越成为衡量价值的尺度。舒尔茨指出“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的因为公司股份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这种知识和技能多半是投资的产物。”实现技术创新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健全创新体制,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我们讲技术创新机制着重指的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这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最为能动、最富有创造力的要素。过去二十年里成功实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技术创新充其量只是个配角,有大量的现成技术,通过投资在“边干边学”中熟练掌握,运用自如,不需要投资于专门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所以,技术创新机制并不健全,有时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管理层、技术人员的奖励、分配制度上的一些改革,并且也不彻底。这一时期,企业家精神突出不了它的创造性。现在是到了营造这一机制、发挥其作用的时机了。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它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