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势在必行_石油论文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势在必行_石油论文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货市场论文,势在必行论文,石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石油市场激流涌动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1973年以前,国际油价被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所控制。当时,以固定价格为主的短期合同一签订就是若干年,油价几乎没有短期变化;而且,第三世界产油国的力量比较弱小,非欧佩克国家生产的石油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国际石油市场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

70年代,发生了两次著名的国际石油危机,这两次石油危机使得70年代末的国际油价比70年代初上涨了近20倍,从1970年的每桶1~2美元,上涨到1981年的35~40美元,最高时曾突破45美元。

1999年3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再次大幅度上涨。国际三种基准原油: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欧洲布伦特原油和亚洲迪拜原油2000年的现货平均价格达到了30.50美元/桶、28.63美元/桶和26.36美元/桶,比1999年分别上升了11.12美元/桶、10.57美元/桶和8.9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2000年9月8日每桶价格达到37.81美元,而在两年前的1998年12月10日,布伦特原油曾创下9.13美元/桶的三年来的最低价格,三年间布伦特原油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4倍。

突发性重大事件也会对石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当天,国际原油价格发生了剧烈震荡。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上市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暴涨了3美元多,涨至每桶31.0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3%,后收盘回落至29.06美元。"9·11"恐怖袭击事件在石油现货市场上也造成了恐慌。美国消费者担心汽油涨价,因此争相排队加油。密西西比州在袭击事件发生前的平均油价仅为1.30美元/加仑,事件发生后涨到了5美元/加仑,俄亥俄州更是涨到6美元/加仑以上,涨价幅度在300%-400%。

我国对依赖石油市场的依赖性增加

建国以来,我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949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到2001年,我国原油年产量已经达到1.65亿吨,居世界第4位。尽管如此,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和成品油。2001年我国进口原油6026万吨,成品油2070万吨,净进口石油7000多万吨。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近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1月份中国进口原油47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1月份出口原油24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64%。据专家分析预测,即使需求按下限估计,产量按上限估计,2005年我国石油供求缺口也将超过1亿吨。2000年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为30%,在未来5年内,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超过40%。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且这种趋势在本世纪内将一直延续下去。

我国石油市场面临挑战

首先,入世后我国石油市场将全面融入国际竞争。我国已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依照有关协议,国内石油市场游戏规则将发生重大改变。

在关税减让方面,从2002年1月1日起,原油进口关税税率从16元/吨降为零;汽油从9%降至5%,柴油和燃料油维持6%不变。在市场准入方面,逐步放开成品油的分销业务,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3年放开成品油的零售业务,5年放开成品油、原油的批发业务。中国加入WTO后第一年即允许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720万吨,以后每年递增15%,10年后重新审议该增长率;非国营贸易进口成品油基础量为400万吨,每年递增15%,2004年对该增长率进行重新审议。入世后第一年成品油(含燃料油)进口配额的初始准入量为1658万吨,以后每年递增15%,直至2004年取消成品油进口配额。2002年1月28日,国家经贸委发布公告,宣布本年度成品没进口配额总量为2200万吨,大大超出了入世协议规定的1658万吨的初始准入量。

入世后,我国石油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国内石油石化两大集团专营的格局被打破,国内石油公司将直接面对国外大石油公司的竞争,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竞争优势下降。其次,在外部环境上,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总体上供过于求,国外石油巨头们纷纷瞄准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的炼油化工能力严重过剩,更是把中国作为其重要的目标市场。

其次,我国应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以应对挑战。为了建立规范有序的石油市场,近年来我国对石油工业管理体制和石油流通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998年以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从出厂到零售均实行政府定价。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变了单一政府定价,开始推行市场化定价模式。

现行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油价形成机制给我国的石油价格管理体制注入了一些生机,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调价时间的滞后性。根据现行机制,以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水平作为国内调整成品油零售中,售价格的依据,国内油价变化比国际油价滞后。其次是价格接轨的简单机械性。现行的油价接轨机制使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依照国际油价而确定,没有考虑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及消费季节等方面的差异,难以反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真实供求状况。

在未来挑战面前,我国应建立包括现货、远期和期货在内的现代石油市场。在油价形成过程中不应被动地接受国际油价,而应建立起一个能够直接反映本国市场供求关系的油价形成机制。期货市场是一个公开、集中、统一以及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期货市场上产生的价格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全社会对石油价格的预期,能够反映真实的市市场供求关系,是真正的市场价格。政府部门借助于石油期货市场可以建立科学的石油定价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石油流通体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我国石油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战略作用

首先,有利于增强企业抵御石油价格风险的能力。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给我国企业及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价格风险。东方航空公司200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9.58%,但却亏损2.5亿多元,因为占公司总成本近30%的航空燃油价格上涨使上半年公司总营运成本增幅达到15.98%。目前我国虽已有四家大型国有企业经批准可在境外从事石油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但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都无法通过期货交易避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十分被动。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给众多企业提供避险机制,可以增强我国企业抵御石油价格风险的能力。

其次,有利于争取石油定价权,增强国际竞争力。石油定价权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表现。目前国际油价的确定是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石油期货价格为基准价格。我国石油产量和进口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理应拥有相当的石油定价权,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本国石油期货市场,主动参与国际油价的形成,有利于改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不利地位。在欧洲、美洲和亚洲三大传统石油期货市场中,亚洲新加坡市场的影响日渐弱小,日本又于去年推出了石油期货,如果我们不尽快推出石油期货,日本有可能取得亚洲能源市场中心的地位,这对我国是十分不利的。

再次,有利于提高国家对石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现代石油市场是一个由功能和作用各有不同的现货市场、现货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完整市场体系。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不仅可以提供可供参照的价格指标体系,而且国家对石油市场的宏观调控可以通过现货和期货市场同时进行,不仅多了一个手段,也增加了灵活性,有利于提高国家对石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水平和效果。

应选择燃料油作为石油期货的楔入点

燃料油是目前我国石油及石油产品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品种。在2001年10月15日国家计委公布的新的石油定价办法中,正式放开燃料油的价格,燃料油的流通和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国内外价格基本接轨,产品的国际化程度较高。2001年我国进口燃料油1816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8%,进口金额26.75亿美元。在我国目前3600万吨的燃料油年消费量中,进口量占到50%左右,燃料油已成为除原油以外进口量最大的石油产品。目前我国经外经贸部批准具有燃料油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共有55家,这些企业可以直接从事燃料油的进出口业务。国内经营燃料油的企业有上千家,我国燃料油市场的竞争程度很高,是一个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

燃料油市场的特点是价格波动非常剧烈、频繁。以新加坡港交货的180CST高硫燃料油为例,1999年3月份的现货价格为每吨不到70美元,仅仅在一年后的2000年3月8日价格却上涨到198美元/吨,一年间价格上涨幅度达182%。剧烈的价格波动使燃料油的经营企业和用户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因此,目前我国许多经营燃料油的企业都强烈呼吁应尽快推出燃料油期货,为国内燃料油市场提供一种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合理的定价机制和避险工具,同时争取为我国石油流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提高我国石油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标签:;  ;  ;  ;  ;  ;  ;  ;  ;  ;  ;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势在必行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