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的临床体会论文_许晓红

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的临床体会论文_许晓红

许晓红(青岛大学医学院 重症医学科 山东青岛 266021)

【摘要】目的:总结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到我院内科重症监护静脉血栓栓塞患者7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实施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对照组38例常规预防,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5.3%,对照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18.4%;两组差异(P<0.05)。观察组ICU病死率占7.9%;对照组ICU病死率占26.3%;两组差异(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使用。

【关键词】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间歇充气加压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156-02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重症患者,其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需要临床研究充分重视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形成。另外内科重症患者伴高龄、长期卧床等危险因素,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人群。因此,必须要采取合理方法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现笔者以76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方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到我院内科重症监护静脉血栓栓塞患者76例,经诊断,患者均符合静脉血栓栓塞诊断标准;男42例,女34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5.2±3.4)岁;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参与研究进行对比(P>0.05)。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为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符合静脉血栓栓塞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未形成静脉血栓栓塞;排除病情危重,可能会在14d内死亡患者;未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预防静脉血栓栓塞。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观察组实施间歇充气加压预防。患者采取DL-1200K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由韩国大星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双下肢每天2次接受间歇充气加压治疗,每次30min,有条件患者可进行上肢治疗,患者治疗期间不采用药物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ICU病死率及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文中研究所有数据在处理分析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采用( ±s)表示均数±标准差,以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发生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3%;对照组发生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非栓塞,发生率为18.4%;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ICU病死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4周内,观察组3例死亡,占7.9%;对照组10例,占26.3%;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

2.3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5±5.8)d,ICU住院时间(8.4±6.2)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2.3±7.4)d,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

2.4 不良反应 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但临床方面并没有足够认识和重视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常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在静脉血栓栓塞预防中主要是采用机械、药物及机械联合药物三种方法。静脉血栓分为浅部静脉血栓和深部静脉血栓,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大多数发生在患者下肢,并且会呈进行性发展,成为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障碍。

采用机械方法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主要是增加静脉回流,减少的腿部静脉血流的瘀滞。间歇充气加压方法是根据压力抗栓泵原理,以规定压力按照规定顺序由远侧气囊向近侧气囊进行充气加压和放气挤压[3],使下肢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提高血流速度,降低静脉中血液的瘀滞。而且通过机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不会出现出血风险性。若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也不需要对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此避免出血症状,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在此组研究中,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而在此次研究中,发生13例ICU病死患者,主要是源于心源性病因、脑卒中及静脉血栓栓塞,因此,通过降低静脉血栓栓塞可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而对脑卒中猝死率也可起到显著的降低作用。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间歇充气加压预防,对照组常规预防,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5.3%,对照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18.4%;两组差异(P<0.05)。观察组ICU病死率占7.9%;对照组ICU病死率占26.3%;两组差异(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可见,采用间歇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减少患者静脉血液瘀滞,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易疆莺,李浩,杏建东,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J].四川医学,2011,32(11):1695-1698.

[2]张川,曾薇,周红,等.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11,23(09):563-565.

[3]亚星,朱彪,王群.间断充气加压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J].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38(19):574-576.

论文作者:许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  ;  ;  ;  ;  ;  ;  ;  

预防内科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的临床体会论文_许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