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论文_蒋志宇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一0队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将会涉及多方面的工作任务,极易伴随着各类的阻碍性问题,而水文地质问题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问题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影响,水文地质问题如若未能得以规避和妥善解决,将会给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落实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基于此,笔者针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进行了相应的探讨,而后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以下为详述。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探讨

水文地质勘察问题会给整体的工程建筑质量形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会给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所以,工程建设的前期地质勘察工作落实过程中,就需要对水文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和掌握,最大程度的减少水文地质灾害所带来的隐患,有关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人员,需要对此重点关注,履行自身的职责,切实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效率,确保勘察工作质量。

一、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

(一)地下水位的变化危害

如若地下水位上升,将会使工程周边土壤易出现腐蚀、软化和盐渍化问题,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土地滑落或是塌方等事故。

水位下降以后,会导致地面出现沉降问题,对土体结构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最终对于建筑物体的耐久性亦会产生制约。

地下水反复的上升下降,就会一定程度的加深工程基础的破坏或是腐蚀性。水位反复、不稳,也会对土地的紧实度以及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形成负面效应。此外,水位反复升降也会使整体的工程木桩不断处于干湿交替状态,最终很容易腐坏变质,无法满足实际的工程建设施工需要。另外,还会使石膏层和钠盐层的盐分含量出现变动,发生盐分溶解,使建筑工程位置整体偏移。最后,亦会使膨胀性岩土出现不均匀膨胀变形,极易引发崩塌或是裂缝等事故[1]。

(二)地下水活动压力过大危害

工程建设过程中,如若地下水的活动较为活跃,将会产生较强的压力,给周边区域的岩土结构形成危害,地下水活动所产生的压力有时虽未引发地质裂变,但如若加之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力,那么,就会对土体结构的平衡性造成影响,不仅相应的增加了压力,同时会也会给工程施工建设埋下诸多的安全隐患,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下,对工程建设是极其不利的,土体中的粉细砂以及粉土都易形成流沙,而后逐渐引发基坑突涌或是管涌等问题,给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威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法保证施工质量[2]。

(三)潜水位上升危害

如若湖泊、河流以及水库等水位上升,而后潜水位也会随之提升,这一现象将会带来诸多的危害,其一,可对建筑物的实际稳固性造成负面影响,而后使其变软,不仅提升了土体之中的含水量,也会一定程度降低土地的应用强度,最终建筑物极易发生沉降变形。其二,容易使地基从出现隆起或是侧面偏移的问题,使地基逐渐上浮,建筑物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二、水文地质危害的解决对策

(一)对地质勘察工作加以规范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必然环节,应当给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借此确保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合理性和科学性,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落实将会涉及诸多要素,所以,勘察制度体系中,应对各项细节内容予以规定,比如,明确水文地质测绘观测点数等。

而后基于水文地质危害的勘察工作,需要相关勘察技术人员首先明确规章制度中的内容和硬性规定,以此为基础,落实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结合最终的勘察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案,对水文地质危害等诸多问题予以规避[3]。

(二)对地下水进行深层次调查,制定预警方案

对地下水的赋存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建筑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不会因地下水的危害而出现问题,笔者对地下水勘察方式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其一,对勘察工作的最终目标予以确定,制定勘察标准,将此作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依据。其二,对地下水的具体类别予以分析和明确,而后了解并全方位掌握地下水水位的实际情况,对地下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防止出现水体腐蚀等问题。

另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择选环节,有关的采购人员需参照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将此作为材料选择的基本依据,择选和水文地质条件相一致的材料,制定最为适宜的基坑施工方案。实际的工程施工环节,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工程中的诸多条件予以分析,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典型的、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预估,事先制定预警方案和防治对策[4]。

比如,可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基坑的开挖深度进行重点把控,对威胁性极强的地段予以规避,使整个工程建设处于相对安全的施工范围之内。

(三)强化基坑突涌防治力度

针对工程建设施工的基坑水文情况,应进行全方面的勘察,对基坑周边的隔水层状况予以明确,对其岩性以及厚度等进行观察和总结,而后明确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实际情况,具体见下图1,提高基坑深度核验突涌防治工作的效率,在此过程中,需对突涌发生日后可能产生的危害、发生可能性以及发生形式等进行预估,经过分析之后,发现存在突涌威胁性问题,此时,应当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将基坑深度合理调控,而后通过排水孔的加设方式,使承压水位一定程度的降低。

图1-承压含水层示意图

(四)确保地下水潜水位处于正常状态

各类的工程施工质量,都极易受到潜水位的影响,如若潜水位的变化幅度较大,稳定性较差,最终将会导致建筑物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故此,有关部门应对地下水潜水位予以重点把控,可从引水渠水管道以及地下水管道两个层面实施质量监管,如若发现渗漏等威胁性问题,应及时对其修复和维护。基于地下水下降问题,可以运用地下水抽取途径,对此问题进行不断改善,避免出现违章行为[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工程建筑事业发展速度在日趋加快,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通常都会落实地质勘察工作,借此为日后的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很容易面临水文地质危害问题,这些问题如若未能得以妥善解决,将会给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给施工进度形成极大的阻碍,故此,应当对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常见问题予以分析和总结,而后将这些潜在的隐患予以剔除,做好防治措施,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落实,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峰.岩土工程勘察中关于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研究[J].城市地理,2014,15(16):39-40.

[2] 马继.浅谈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23).

[3] 易韵彬.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24(11):48-49.

[4] 蔡景学,广金平.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和水文地质灾害防治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36):1310.

[5] 郭正萌,周晓艳,王婵等.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新材料新装饰,2014,16(13):81-81.

论文作者:蒋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论文_蒋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