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向村镇银行借款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有序概率模型的估计_村镇银行论文

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估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村镇论文,实证论文,农户论文,银行贷款论文,意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是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村镇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资金来源有限、信用风险过大等诸多问题,村镇银行能否发展成一种既盈利又能有效“支农、惠农”的农村金融新模式,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户贷款需求一直是农村金融供给研究的重点问题,农户借贷需求受什么因素影响,能否得到满足,是各级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农村金融研究中的以上两大热点问题,在对设立村镇银行的岐山县、高陵县、洛南县、安塞县的201户样本农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组成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农户收入和农户消费特征、农户财产和自有资金状况、对村镇银行的认知水平以及就农户而言村镇银行与其他资金来源的竞争力对比等。但是,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本文选取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区域变量等因素,分析村镇银行贷款业务引入地区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进行定性分析。

(一)户主特征

1.户主年龄。传统理论和研究表明,户主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向银行贷款。首先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加,农户家庭生产类型越稳定,资金自给率越高,因此改变生产经营业务和资金周转困难带来的信贷需求就会越少。其次,年纪较大的农民更易受“无债一身轻”的传统思想影响,而年轻人更易接受提前消费和拆借资金的信贷理念。考虑到中高年龄的农户户主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和更沉重的家庭负担,资金需求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并且其发展资金投入密集的农业项目的意愿也强于年轻人(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而中高年龄的农户更倾向于依托土地和农村),致使中高年龄段的农民贷款意愿可能更强。从这个角度分析,户主年龄对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方向是否明确,需通过后续的模型验证。

2.户主文化程度。户主文化程度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的影响方向极可能为正。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的认识就越深入,从而具有较好的现代金融意识。而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家庭生产经营范围较广,生产能力也相对较强,对资金的需要也就更加强烈,易于产生贷款需求。

(二)家庭特征

1.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口数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不确定。家庭人口数多,意味着消费较高,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等消费更高;家庭人口数多有可能表现为该家庭的劳动能力和总的收入水平比较高且人均收入高,也有可能表现为人均收入低。

2.家庭供养比。定义为家庭被供养人口/总人口。大量学者在研究农户的借贷意愿影响因素时都没有考虑家庭供养比这一变量。本文之所以选用这一指标,首先是考虑到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庭供养负担对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具有积极的发展驱动力,供养负担越重,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发展需求越强烈,对资金的需求越旺盛;其次供养负担重也可能意味着家庭消费支出大,消费性贷款需求越旺盛。基于以上分析,家庭供养比对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极可能有正向影响。

3.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方向是否明确,也需通过模型的后续验证。从消费和生产性支出的角度考虑,在同样的支出模式下,农户人均纯收入越高,农户的贷款需求越小,反之,农户会有更高的贷款需求;从收入获得的角度考虑,人均纯收入较高可能需要的原始投入较大,此时农户的贷款意愿可能更强。

4.家庭土地经营面积。家庭土地经营面积对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不明确。虽然农户土地经营面积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但一部分农户保留土地发展自给小农业,一部分农户经营土地发展设施农业,两者在资金投入和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方面存在重大差异。

5.家庭农业收入比。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极可能为正。在同样的收入条件下,农户农业收入占比越高,表明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越好。由于调查区域主要的农业产业为设施农业、特色作物种植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固定资本投入和后续资金支持的发展项目。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更可能产生贷款意愿。

6.家庭拥有现钱和银行存款。家庭拥有现钱和银行存款对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极可能有负向影响。农户家庭富余资金越多,贷款意愿越弱,反之,则越强。

7.家庭现有负债。家庭现有负债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也不明确。农户的未清负债额越大,可能表明其资金需求暂时得到满足,再借贷意愿不大;也可能表明农户资金周转不利或正在从事需不断投入资金的项目,这时再借贷意愿反而更大。

8.家庭社会关系。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农户而言,家庭在村庄中的地位,如是否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是村干部或在政府部门任职、是否是大姓和长久住户、是否是农信社社员、是否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在银行系统工作等,都会对农户的贷款需求及意愿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只选取是否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是村干部或在政府部门任职,是否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在银行系统工作两个指标简单衡量家庭社会关系。村干部在村庄中拥有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进入正规金融渠道比一般村民要更加容易,在银行系统工作对于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认知的加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这两个指标倾向于对农户贷款意愿有正向影响。但考虑到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村干部与其建立起的合作互信关系更加稳固,有效贷款需求向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的转化程度反而很低。综合以上分析,家庭社会关系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影响方向不明确,需模型的后续验证。

(三)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和评价

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和评价是指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政策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村镇银行的贷款便利程度、贷款利率水平、贷款期限水平的评价,这些变量对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村镇银行认知和评价是本研究考察的重点。这类变量极可能对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均有正向影响。

(四)区域变量

不同区域的农户在生产经营类型和可获得的区域资源禀赋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不同区域为农户提供的信贷资源和便利程度也不同,这些因素对农户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把县域农户所处区域分为农区、小城镇、县城郊区、县城四类,区域变量也极可能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有正向影响,即越接近县城的区域的农户贷款意愿越强。

二、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有序Probit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

1.因变量。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可分为有明确的贷款意愿,明确没有贷款意愿,和说不清有无贷款意愿(视情况而定)三种。因此,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选择是个三分类离散变量。农户表示对村镇银行有明确的贷款意愿时,因变量取“1”;农户明确表示对村镇银行没有贷款意愿时,因变量取“0”;农户说不清有无贷款意愿,指出视情况而定时,因变量取“2”。

2.自变量。根据对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的理论分析,结合相关研究和调研数据,本文研究选取农户户主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和评价、区域变量四类变量。这四类变量具体选取情况如表1所示。

(二)有序Probit模型

本文反映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的数据是分类的离散数据,分析离散选择问题的理想估计方法是概率模型(Logit、Probit和Tobit)。对于因变量离散数值大于两类的,研究时应采用有序概率模型(William,1997)。用有序Probit模型处理多分类的离散数据是近年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Jayachandran,1996)。有序Probit概率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本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组织的对陕西省5家村镇银行(岐山硕丰、洛南阳光、高陵阳光、安塞建信、安塞农银)所在4县(宝鸡岐山县、商洛洛南县、西安高陵县、延安安塞县)的县城和所辖农区的农户所进行的调查。其他两家村镇银行(富平东亚村镇银行、韩城浦发村镇银行)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各项业务开展不完全而未选入样本。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问卷来获得数据。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农户的基本情况、农户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农户的贷款意愿和农户的信贷约束状况四个部分。调查人员于2011年9月22日~10月21日完成了对陕西省4个县域5家村镇银行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选择了与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有密切联系的镇和行政村展开调研,调查的基本方法是由村镇银行职员介绍其客户,调查员在直接访谈客户完成问卷的基础上再在该地区随机选取农户调研。本次调查累计完成201份问卷,其中200份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9.5%。有效问卷的相关统计特征见表2、表3、表4、表5。

四、贷款意愿影响因素的Probit回归分析

为研究各自变量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程度,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调查农户的横截面数据进行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模型估计结果如表7所示。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样本描述性统计如表6所示。

第一,在户主特征中,户主年龄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有负向影响。户主年龄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和第二部分户主年龄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影响不明确的分析结果吻合。年龄因素通过对家庭财富积累、家庭生产类型稳定性、户主信贷观念以及家庭结构和负担的复杂程度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影响,来影响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由于以上影响的路径方向不同,影响程度不一,最终户主年龄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表现为不显著。户主文化程度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影响显著。户主文化程度的回归系数β=-0.3112<0,统计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597。这表明,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越弱。该结果和因素分析的预期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可能为:一是大部分农户的文化水平都为初中(占调查样本的54.5%),初中水平在变量分类中被归类为了文化程度较低的层次(变量值为2);二是文化水平高的农户的贷款意愿更易被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吸收,这样就导致了其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减弱。

第二,在农户的家庭特征中,家庭人口数、家庭种植作物面积、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现有负债、是否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在银行工作、是否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担任村干部或政府部门任职,这些变量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影响不显著,与因素分析的结果一致,可能原因如因素分析中所述。家庭农业收入比对农户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影响不显著,与因素分析中指出的其可能存在正向影响有一定偏差,主要原因可能为:发展设施农业的大部分农户资金投入密集期已过,收入稳步增长,贷款意愿下降导致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变弱;非农产业(如经营建材、粮油批发等)投入和消费性支出在调查样本中也占有较大比例。

第三,在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和评价中,贷款便利程度、贷款利率水平评价和贷款期限水平评价的影响不显著,对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在大于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而贷款政策和服务的满意程度的影响在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农户对政策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对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呈正向的关系(β系数为1.0376>0)。农户对村镇银行政策和服务越满意,贷款意愿越强,反之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就越小。s

五、结论

本文根据陕西省村镇银行服务引入的四个县的实际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验证了各变量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方向,得出如下结论:户主文化程度(X2)、家庭供养比(X4)、家庭拥有现钱和银行存款(X8)、农户对贷款政策和服务的满意程度(X13)、区域变量(X17)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数估计值绝对值在0.28以上),户主年龄(X1)、家庭现有负债(X9)、是否有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担任村干部或政府部门任职(X11)、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X12)、贷款便利程度(X14)、贷款期限水平评价(X16)(参数估计值绝对值在0.10以上)也是影响农户贷款意愿的重要因素。

首先,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受家庭特征的影响,村镇银行在发掘潜在客户时不仅需要了解农户的一些家庭特征,更需要把握这些影响农户贷款意愿的家庭因素的变化状况。这对村镇银行建立高效的客户管理模式和发展优质新客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贷款政策和服务满意度对贷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启发村镇银行在业务开展时需注重服务品质的提升。虽然农村金融市场依然是卖方市场,但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特殊主体,在业务发展、服务完善和认知度水平提高上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尤其要在农户信贷满足方面做足工夫。以岐山硕丰村镇银行为例,其引入了信贷业务下乡活动,信贷员把办公地点选在村民最熟悉的公共场地,一边向农民宣传村镇银行的贷款政策,一边收集农户的授信资料,贷款额小于5万的农户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就直接可以签订贷款合同。这种短链条、高效率的贷款服务在农户中产生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充分说明了农户对政策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对其贷款意愿影响很大。因此,对客户多方面的了解是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增强认知度的有效途径。

最后,区域变量对农户对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镇银行客户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改变农村金融主体竞争不足的状况以及金融“支农、惠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更应在业务开展方面做到扎根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如果只注重发展脱农市民客户或县城郊区和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客户,村镇银行的社会效应就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因此,村镇银行应提高传统农区的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贷款意愿,克服困难以满足信用高的农户的授信需求。对于增大农区贷款量引起的贷款成本激增问题,可通过设立村镇联系人和集中办理业务方式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村镇银行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标签:;  ;  ;  ;  ;  ;  ;  

农户向村镇银行借款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有序概率模型的估计_村镇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