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改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效果论文_罗素芹,罗美玲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 湖南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改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10月~2018年3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7例,均为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前BFI评分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FI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QLQ-C30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改善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lymphoma chemotherapy and cancer-related fatigue. Methods: the research phase for October 2017 to March 2018, 87 cases with into the object of study, are for patients with lymphoma chemotherapy with cancer-related fatigue, according to admission order has been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model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ar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care BFI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 After nursing, the BF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lq-c30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nursing, qlq-c30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fatigue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lymphoma chemotherapy and cancer-related fatigu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Lymphoma; Chemotherapy with oncogenic fatigue; Symptoms improve

目前临床上针对淋巴瘤的治疗主要是化疗、放疗。目前化疗分为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等[1]。化疗主要为细胞毒药物,其主要的毒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统反应、骨髓移植、脱发等。化疗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发展也非常明显。但是目前临床有研究对于癌症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因癌因性疲乏会导致患者的能量消耗大,持续时间长,并不利于患者接受继续接受化疗及相关治疗[2]。本次研究共纳入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87例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0月~2018年3月),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在19-71岁之间,平均年龄(39.46±5.35)岁,肿瘤分期:I 期10例,II期13例,III期11例,IV期9例,Mendoza线段量表评估,7分17例,8分16例,9分6例,10分4例。观察组44例,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年龄(40.86±5.62)岁,肿瘤分期:I 期11例,II期12例,III期13例,IV期8例,Mendoza线段量表评估,7分18例,8分12例,9分9例,10分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病理检查、免疫组化等确诊淋巴瘤;③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疾病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血液疾病、凝血障碍者;③神志不清、失语或者智能损害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情绪安抚、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1)环境护理:在肿瘤病房内加强对疾病知识、癌因性疲乏相关知识的宣传,护理人员使用亲切的态度迎接刚入院的患者,对患者完成入院介绍之后,让患者了解病区环境。(2)心理护理:部分家属向患者隐瞒真实疾病的,护理人员同样需要做好保密。重点考虑到淋巴瘤患者因疾病容易受到心理、身体上的双重伤害,因此护理人员更加需要与患者交流,聊天,向患者阐述成功病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3)健康教育: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加全面、理性的认识到疾病,还可以向患者发放疾病宣传手册,采用集体健康教育和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方式,全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对治疗的认知。(4)饮食护理:在化疗过程中患者食管粘膜充血、水肿,食物难以下咽,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在未放疗期间要求患者多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可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疲乏情况,采用美国癌症中心疼痛预警小组制定的简易疲乏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3]进行疲乏程度评估,最低0分,最高0分,分数越高表示疲乏程度越重。

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4]评分分析其生活质量,包含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BFI评分

对照组护理前BFI评分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FI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不同阶段的BFI评分(±s)

2.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变化

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QLQ-C30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变化(±s)

注:t1、P1为对照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的比较值;t2、P2为观察组护理前后QLQ-C30评分的比较值;t3、P3为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的比较值;t4、P4为两组护理后QLQ-C30评分的比较值。

3.讨论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血液肿瘤。2009年我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为 6.68/10 万,占全部癌症发病的 2.34%,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5]。对于接受化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而言,身心以及生活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可能性非常高,癌因性疲乏会导致患者体力下降,还会降低会化疗的耐受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有积极作用。

通过对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开展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疲乏程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前BFI评分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FI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完善的护理干预手段从患者的身体、内心等多个方面开展护理,患者的康复信心有一定提升,这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也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两组护理前QLQ-C30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观察组QLQ-C30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饮食、心理、环境、健康宣教等各方面的干预,为患者创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其因化疗带来的毒副反应,可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程度,增强患者化疗耐受性。

综上所述,针对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改善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罗苑玲,程锡芳,余玲玲.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6):2476-2478.

[2]刘桂兰,汪华玲,周静,周琴.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4,29(08):44-45.

[3]宋春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32):3598-3601.

[4]章海英.护理干预改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913-1914.

[5]缪格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08):661-663.

论文作者:罗素芹,罗美玲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改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效果论文_罗素芹,罗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