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论文_卢松

试析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论文_卢松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天津 300250

摘要:现代水利工程学多注重水流控制及其设计计算,以保证水工建筑物承载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但在水利工程建设和实际改造中,往往会忽略水体自身的需求,包括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等,基于上述问题,有关学者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生态水工学。河道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的重要对象,应在遵循景观尺度和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河道整治中,推动水利工程朝着生态水利的方向发展。文章分析了河道生态治理原则及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河道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河道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引入生态水利的概念,生态水利建设既是当前河道治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水利技术提升的重要体现。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的应用,在确保河道的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还能有效地规避水利工程对于周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够有效地推动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河道生态治理原则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需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尊重自然。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环境治理,都应首先做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尊重自然的原则下,让河道水环境恢复生态功能。第二,全面治理。河道本身的功能有排水、抗洪。所以在全面治理过程中,要在建设河道的原始功能原则下,再合理规划它的景观效应。第三,整体规划。治理工作要充分考虑河流的上下游、两侧河堤、河面与河底对整体系统生态的影响,确保河道功能性的完整和工程质量。第四,科学管理。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并非一次性的工程,在长期的治理之余,还要对河道进行妥善的维护,保证河道水环境不被二次破坏。做好河道治理工作,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性

河道在发挥泄水、引水、溉灌、航运等功能的同时,也使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不同程度遭受到破坏,严重的影响着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既能兼顾河道工程的建设,又能兼顾生态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国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为生态水利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因此,把生态水利应用到河道治理中已经迫在眉睫,其重要性主要有:一是生态环境恶化。在河道运行中不同程度河流水系遭受污染,破坏水域内原有生物种群的平衡状态,影响水资源的质量,还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二是生态水利是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资源,而传统的河道工程无法长久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将生态水利应用到河道治理中,是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三是生态水利是实现生态系统循环的需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河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将生态水利应用到河道治理中,能够净化水资源,实现水生态系统的优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进行生态河道治理的措施

3.1平面布置问题

河道治理需进行平面布置,它决定了流域以及河流该如何规划,因此必须合理布局点、线、面。这里的点,是指重点治理河段的某一部位,由于河段不适靠近城镇就是耕地,而河道部分地段经过冲刷之后,容易出现垮塌现象,因此必须加以治理。线,是指在河道上下游,或者河道两侧,布置相应的堤线。适当调整河势或者流水方向,可发挥出河道的最大作用。由于堤防所占据的行洪断面比较大,水位很容易被抬高,因此不适合建丁坝。有些地段必须建丁坝的话,坝轴线、水流央角不能大于30°,这样可减小丁坝阻水,有效保护好耕地以及建筑物,以防挑流危害到对岸,而且还能提高堤坝的稳定性。当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河道的转弯半径需控制好,最好形成一条抛物曲线,将上下游的提线衔接好,确保左右岸看上去十分协调。弯曲的河道类似于浅滩,缩窄河道的断面,可使流速增大,最好选择抽心束水归槽这种方法,防止推移质进入河槽当中。河流平面、挡水面以及断面,应保持协调。

3.2增强洪区管理,改善调洪功能

行洪区通常和洪水位密切相关,因此对行洪区强化管理极为关键,诸如疏浚河槽以及平整河滩等操作对于改善行洪功能十分重要。因此,河道治理必须对私采或者是乱挖等行为加以禁止,并对采砂企业相应作业进行规范,采砂坑必须做到及时回填以及修正,从而避免农村河道流势因采砂而受影响。其次,还应对沿河存有的采矿废渣加以全面清理,从而确保河床宽度得以有效拓展,从而实现雨季时洪水含砂较低且对下游泥沙淤积进行控制性。此外,还应对打着旅游开发或者是水上娱乐旗号的违规建筑进行逐步清理,确保河道重新获得自然面目与属性。

3.3恢复河道自然状态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应用,应将河道浅滩及河道水土多样化生物栖息作为关键内容,在保证河流正常的通航及防洪能力的前提下,对河道的自然状态进行恢复。首先,需要结合河道实际情况,应尽量保证河道走向更接近于自然状态,河岸线路平顺,宽窄适中,要避免人为改造不合理线路的出现。其次,在对河道治理工程进行设计时,要着重考虑河道与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要使河道生态系统与周边环境结合在一起,以拓展和稳定自然生态系统。然后,在进行河道治理时,要尽可能恢复土质河岸,在河道沿岸多种植绿色植物,植被品种尽量选择那些适宜在水边生长,又对生态系统内其他动植物的影响较小,以实现陆域生态环境能够与水环境生态系统很好地融合,保持河道生态环境体系的稳定性。最后,在修筑河堤及沿岸景观时,尽可能地选择自然石料,既可以使景观的自然和谐,又有助于河道生态系统的自然稳定发展。

3.4做好治理规划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规划,根据城市河道水环境的实际情况,讨论好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再进行决策,整体规划一定要以健康城市发展为核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城市化建设一定要与自然环境妥善融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为人们自己留下宝贵的自然财富。

3.5建设生态河堤

在对河堤进行设计时,为满足生态河堤的需求,可以在河道两侧设置浅滩、实地等,既给沿岸居民提供了欣赏河道美景的场所,又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谐美化河道的整体性。在河道河堤施工中,应该合理选择材料,将周边自然环境作为材料选择标准,在一些防洪压力较大的区段,尽量选择混凝土砌筑河堤,而对一些防洪压力较小的区段,可以采取自然石料进行河堤修建,尽可能减少其对于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助于沿岸生态系统原始面貌的修复,提升河道与河堤的融合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实行生态治河是河道生态恢复的方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是不容忽视的。通过河道疏浚、堤岸生态修复等河道治理措施以及水环境保护、防洪预防等环境保护设计措施,能够切实解决河道当前存在的水环境及水生态问题,实现该地区水生态的综合治理,使其成为当地靓丽的水生态景观带。

参考文献:

[1]左晓霞.浅析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思路与治理措施[J].湖南水利水电,2014(03):72-75.

[2]王朋,荣飞,宋俊.浅谈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227.

[3]蒋旭.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珠江水运,2018(10).

[4]桑猛.生态水利用于河道治理工程的实践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0).

论文作者:卢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试析如何进行生态河道治理论文_卢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