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刘庆华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刘庆华

摘要:一直以来,社会经济水平往往影响着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尤其是近几年,社会经济水平迅猛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容易受到各个环节的影响,包括设计、规划、施工、维护和管理等。而在众多的环节中,由于施工环节的环境比较复杂多变,所需材料和设备也要比其他环节多出不少,再加上工程工序繁多且复杂等等这些因素,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难度增加了许多,所以施工环节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规范工程的施工过程,也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是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途径做出了阐述,对施工现场如何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1.1施工注浆法

在建筑地基施工中,对地基进行强夯后,还可以进行施工注浆法,施工注浆法是将混凝土和地基进行注浆,使两者合二为一,形成强烈的粘连性。这就会使建筑物的承载力瞬间得到提升,在具体的地基施工中,应用螺旋钻进行钻孔,对里面进行土质检测,并倒入适量的混凝土浆液,使混凝土和地基进行融合的粘连。在地基土质和混凝土充分粘连之后,对地基进行加固和压实,消除土地之间的剪切力,并且压实可以保证地基的压缩程度,确保地基长时间的定型,从而加强地基的承受能力。

1.2防渗漏技术

在对墙体进行施工时,在依据图纸设计要求选择保温材料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墙体的渗漏问题。从目前的建筑材料来看,国内的保温材料在一定程度根本无法满足墙体的防渗漏要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与现代的施工工艺相结合,以此达到墙体渗漏的预防问题的产生。首先,要根据砌块的本身收缩特性,在砌块材料进场之前,一定要求厂家满足保温砌块的养护龄期,已防止砌块本身收缩出现裂缝,而出现渗漏事故。其次,砌筑时,一定要按照规范要求对砌块进行适当湿润,以满足砌筑过程中与砂浆结合而造成温度收缩产生裂缝。最后,要严格控制砂浆的使用配比,其配比必须要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从而保障砂浆在于保温砌块进行结合时,能够达到充分的结合,以此来预防由砂浆引起的裂缝。

1.3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在对建筑工程路面进行施工时,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需达到4.0~5.0MPa,抗压强度达到25~40MPa。在混凝土的配比选择上,要结合路面的设计要求以及施工环境的要求,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标号。混凝土路面进行浇筑时,应确保一次浇筑到位,且在混凝土进行振捣过程中,一定要振捣均匀到位。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要加强养护,采用潮湿的材料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防止恶劣天气的影响,造成混凝土路面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为防止产生温度收缩裂缝,要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切割,切割缝距离不得大于6m。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管理

2.1技术管理

(1)熟悉图纸。建筑施工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管理。管理人员要在工程开展前,分析研究图纸的内容,对整个工程要有一个总体概念和认识,并对整体施工进行统筹安排。做到全面的思考问题,考虑各个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计划。

(2)做好技术储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很多的专业工序,所以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做到对一些新型材料和施工工艺深入了解,在分配工程施工任务时,要根据施工人员的自身优点,合理的进行分工,使他们能发挥各自的优势,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2材料管理

(1)材料采购。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好的建筑材料可以提升整体的建筑质量。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工程所需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进行严格的计算,避免由于人员疏忽而造成的材料浪费和材料短缺。在材料的采购上,要对供货商进行相应的调查,可以通过多家对比,选出适合工程的最优材料和供应商,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成本。材料的采购人员要对材料的性质、成分做到充分的了解,能够分辨材料的质量程度。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建筑材料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标准,确保工程材料采购的质量,材料购买后要字字核对并检查验收,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采购的速度,为工程的建设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提升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2)材料保管。材料的保管也是施工管理的一部分。在材料保管时,要根据材料不同的种类和性质分开摆放,可以将性质相似的材料放在同一区域,同时要注意材料的防锈防潮。对于容易受潮的材料要进行特殊保管,减少因保管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害。在材料的摆放上要整齐,这样有益于材料的拿取和补充。对出入库的材料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对库存要定期进行盘点,标注材料的数量和用途,以便及时的了解材料的使用状况,方便材料的补充。

2.3机械设备的管理

(1)正确选型,合理调配。在机械化广泛应用的时代,机械设备对建筑施工影响深远,只有合理使用才能保障施工的整体进度和质量。由于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的不同,即使看似相同的设备也存在不同的参数和特性。因此在购买机械设备时,要结合自身施工工序,选择合适的设备。并且要选择生产正规和高质量的机械设备,并派专业认识对及其设备进行合理的调配。

(2)正确使用及保养。在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使用,杜绝私自调配、减少和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并且要注意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

(3)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在工程施工中,需要运用到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对于这类设备,如果操作稍有不慎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要派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定期的维护,从而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

2.4人员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才能,增加施工队伍的凝聚力。无规矩不成方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合理分工,一视同仁。同时,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多多听取施工人员的想法,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相处。不断增强员工的集体感和荣誉感,促使施工人员共同努力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理人员以身作则,禁止滥用职权,不得向施工单位推荐和指定工程所需原材料、产品等的供应单位,并不得接受施工单位的报酬和好处。

2.5施工管理

在工程开展前,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图纸合理的安排工程的进度,并根据实际施工中的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施工监督,做到按时完工。施工管理是建筑的重要保障,在工程建设中,应将管理做到位,文明施工,规范施工;还要将施工的目标分配到岗,责任到人,对于完成工作较好的工人进行奖励,此外还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将进行严格惩治查,绝不偏袒。同时,建筑工程竣工后,要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较长的使用年限,对加强对竣工后施工质量的全面检查,并出具工程竣工报告。对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避免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损害,将建筑工程的质量放在首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是施工开展的重要保障,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可以使工程建设事半功倍,同时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非常重要,通过对技术、材料、机械设备、人员、施工、竣工等各项管理,不断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俊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4):83-84.

[2]莫兴岩.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80-81.

论文作者:刘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刘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