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管理的启示_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管理的启示_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管理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启示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2日泰国取消外汇管制后,国际金融炒家即狙击泰铢,随即波及东亚其他国家,使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大幅下跌,金融危机随之而生。这次亚洲金融危机,无论是严重性还是扩散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危机使亚洲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收支状况恶化,导致信贷风险急剧上升。1997年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出现10年来的首次下降,其中流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四国的私人资本减少了将近1000亿美元。

1998年初随着资本流出减慢,经常项目状况有所好转,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开始回升。但是,由于市场脆弱,印度尼西亚局势不稳以及年中时日元汇率下滑,亚洲地区的货币再度面临新的压力,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明显低于早先的预测。

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同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和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是危机到来之前这些地区的私人资本流入大增;二是信贷评级机构的良好评估结果,使各种投资者纷纷前来;三是国内有大量未用套头交易进行自我保护的借贷者;四是金融体系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但亚洲金融危机也有不同于前两次危机的地方。首先,亚洲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虽有不足,但在发生危机之前基本尚可,以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衡量,宏观经济总体上也较为强健;其次,亚洲新兴市场的外来债务多属私人债务,因此经常项目的不平衡主要反映私人投资超过了储蓄。而且,亚洲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根源是结构上的,特别是对金融部门的监督、规范和风险管理较差,有时仅凭“道义”而不是按经济规律办事。

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是资金周转危机,而不是偿付能力危机。没有证据显示东亚国家在汇率调整和恢复竞争力后仍无法赚取足够的外汇来偿还外债。一般来说,储蓄率高达40%的国家和出口能力强的国家,只要给予合理的还债时间,不应该陷于困境。事实上,这场危机是由生产力、信心和秘密行动的资金流向所造成。

新加坡有学者将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各种各样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归成七类:一是游戏规则说。国际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并非由所有参与者公平制定,而是由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大国制定。而体现其大国利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制定与监控游戏规则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游戏规则总是对其既是制定者又是参与者的大国有利。其结论是,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导致了小国受损的金融危机。二是投机破坏说。此说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大基金、大炒家阴谋、投机,所破坏的结果。国际基金操纵数万亿美元兴风作浪,到处做局设陷,一夜间就可以搞垮一个小国的金融市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先生是此说的主要代表。三是市场缺陷说。认为自由市场不能有效运作,需要管制。也有的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并非自由竞争市场,而是形成了垄断市场结构。那些富可敌国的大基金就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垄断者。垄断力一定会用来操纵市场,以危害他人牟利,由此导致金融风暴。四是硬通货与软通货供需不对称说。按照这种说法,由于信心、保值和储蓄的需要,人们总是对硬通货,特别是美元有一种过度需求,从而不对称地减少对软通货(例如小国货币)的需求。这种趋势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货币危机:即软通货相对硬通货暴贬。亚洲金融风暴正是由此产生。假若各国货币没有软硬之分,没有可兑换与不可兑换之分,是对称的,也就不会有货币危机了。五是市场开放有序说。此说认为商品和其他市场应开放在前,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应开放在后。只有在其他市场发展成熟、完善之后,金融市场才可以全面放开。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许多亚洲国家过早地开放了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中国之所以没有受到此次金融风暴的太多冲击,就是因为它没有过早开放资本市场的结果。因为在其他市场没有成熟完善之前就开放金融市场,资本和货币的分配就很容易被其他市场扭曲,造成金融资源的无效配置。六是亚洲裙带风,甚至亚洲价值观造成说。此说认为亚洲价值观产生裙带风,这种裙带资本主义造成了银行制度的不透明,贷款、资本和其他金融资源的分配不是以效率导向,而是以关系导向。结果造成过度借贷,大量坏帐,由此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七是外债结构说。此说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短期外债过分超过了它的外汇储备,就会为投机者提供攻击的机会。一旦一个国家无法用自己的外汇储备来对抗炒家,保护自己货币的币值,维持人们对其货币的信心,货币危机就会到来了。

我国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不是很大,主要是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政府扩大内需,加大基本建设投入,使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我们可以从这次危机中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必须深化金融改革,坚持对外开放。一些东亚国家在金融管理上裙带关系严重,任人唯亲,长官意志,作业不公开,造成大量呆帐、死帐。金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它本身问题很大的话,一旦遇到风吹草动,企业没有金融作后盾,就无法抵挡外部或内部的风险冲击,致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最近我国人民银行实行大区分行制,有助于改变目前金融业管理疲软的状况。

第二,避免短期资金用于长期投资。东亚金融危机严重的国家,其银行资金大多被房地产投资者套住。由短期资金作长期投资而产生的恶果已经害了许多国家。我国前几年也有这种情况,而且情况相当严重。好在国务院采取了软着陆的办法,使经济在宏观的控制中得到了调整,才没有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成为替罪羊。

第三,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控,实现外汇储备多样化。90年代以来,信息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超高速,那些对冲基金可以在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里调动数百亿甚至数千亿美元的资金。信息不灵者,必败无疑。我国应该加强国际间和地区间的金融合作,因为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从长远来看是十分需要的。

第四,发展高科技产业,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大多数是传统行业,而高科技产业所受到的影响很小。因此我国要以高科技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大力扶持高科技产业。

第五,既要扩大内需,又要防止信用膨胀。近几个月来,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再三强调要正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要用扩大内需来保证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减少城市失业人口。用扩大财政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办法来扩大内需的做法,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不能作为一种长期的财政政策或金融政策。如果作为长期的政策,势必产生通货膨胀的恶果。

第六,加强对企业外债和外汇管理的审计。许多企业从境外借入大量的外债,并没有按国家规定向有关政府部门上报,直至到期未能偿付,国家才得以知晓。一些进出口公司为了小集团的利益,将大量应收外汇留在境外,未能及时收回,这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资产灭失的危险。因此必须加大对企业外债和外汇管理的审计监督力度。

标签:;  ;  ;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管理的启示_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