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效果
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以广泛肝细胞坏死为病理基础,并以肝功能衰竭为临床表现的严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导致患者的死亡,拥有着极高的死亡率[1-2]。因此为促进患者疾病的改善,我院选取了数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疾病治疗研究方案的制定,制定的医疗方案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起止时间控制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将我院收治的42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213例)和常规西医治疗组(n=213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男女病患人数分别为106例和107例,患者年龄28-71岁,均值为(49.63±1.18)岁。另一组常规西医治疗组中男女病患人数分别为108例和105例,患者年龄29-70岁,均值为(49.37±1.51)岁。相较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二者之间数据的比较并无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常规西医治疗组:使用常规西医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即为患者进行20毫升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西安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ml,国药准字:H20066563)的静脉滴注治疗,每天治疗1次[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服用中医药物。即在治疗期间将牛角120g,赤芍15g,生地20g,猪苓10g等加入到500毫升的水中进行400毫升药物的煎制,每天分早晚各服用1次的方式服用1剂[4]。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问题的改善效果。
1.3观察指标
(1)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的比较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为SPSS24.0,并对我院所进行研究后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形式:();计数资料表示形式:%。而进行数据检验期间,则采用t值以及卡方值2予以代表,并且使用P<0.05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在治疗效果的比较方面,相比于常规西医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表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
在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表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2。
3.讨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是医护人员在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实施治疗期间所使用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药物,西药护肝和抗病毒治疗可减轻肝脏炎症、坏死、纤维化并延缓疾病的进展,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优质措施。而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将中药联合运用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更具优势。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属中医“急黄”“瘟黄”“血证”的范畴。其病机为湿热疫毒炽盛,损伤津液,累及营血。将牛角、赤芍、生地等药剂进行中医药物的煎制,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服用,则能够对患者起到抗炎、缩短出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降低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是促进患者肝功能水平得以提升的优质手段,有利于患者经过治疗后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5]。
结合研究,在治疗效果和肝功能问题改善效果的比较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P<0.05)。以此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运用,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优质措施,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殷雪琴.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脾肿大患者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肝脏, 2018,23(8):47-49.
[2]程刚, 江应安, 武渝忠. 慢性乙型重症肝炎中西医诊疗概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2):1360-1363.
[3]胡建华, 李秀惠. 清肝利肠方结肠透析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7, 27(2):72-74.
[4]梁红梅, 朱清静. 芍药甘草汤联合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8, 28(3):20-22.
[5]杨卓杰, 蒋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0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17, 49(7):22-24.
论文作者:张警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肝炎论文; 西医论文; 两组论文; 肝功能论文; 常规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