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分析论文_张文俊

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分析论文_张文俊

甘肃省临夏市第一中学 731100

摘 要:数学家华罗庚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长期的重要目标。可以说学生获得的技术和技能绝大部分都是自己自学得来的。一个人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博学广闻,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新时期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具有较高自学能力的人。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参加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自由探索,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学能力 培养

数学自学能力是在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与技能的前提下,通过自学数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数学课本或有关的参考书、资料,深入理解和领会其精神实质,解答相应的练习或问题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前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学会读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提高、课外训练,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读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出发点

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就在于会读数学书上。因此,在读书方面我下功夫对学生进行了培养:

1.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以初一课本为范例带学生们一起读书,我的做法如下:(1)模仿教师的读书方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到读书的方法和技巧。(2)模仿教师在读书时大量的提出问题的方式,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一些相关的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3)模仿教师的联想和知识的大量提取,检查所输入的知识信息提取的准确程度。(4)模仿教师的读书与常见习题的联系,初考26个必考点的常见习题与课本的字里行间紧密联系,易错的题型要常见且常练习。(5)模仿教师的读书的方式:粗—精;浅—深;读—思;读—记;读—联;读—总。

2.教给他们用几种方式读书。(1)眼看;(2)脑想;(3)笔写;(4)卡片。也就是经常所说的“眼读书”,“笔读书”,“脑读书”,读书后把不会的记录在卡片上,把知识的网络记录在卡片上,把必会的知识点记录在卡片上,就可以在第二遍复习时有的放矢。我让学生把记录的不会的知识内容随时反馈给我,上课时由教师统一解决或由学生讲解,使课时节省了,重点突出,学生反映也好。

二、做好学生预习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规划

要学好初中数学,首先要学会预习数学新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怎样预习呢?预习什么?预习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展,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如何引导?笔者认为导学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在钻研教材、课标和翻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把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配备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形成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找到预习的方法。

利用导学案进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将“导学案”中的“学案”提前下发,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预习新课,并完成预习作业,使学生在自我训练中学会怎样预习一节课。检查预习的过程不能纯粹对答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题,谈谈其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进而学会提出数学问题、学会探索数学问题、学会自我利用例题处理数学问题、利用习题学会自我检验自学成果设计的预习模式。

三、课堂上不断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在开学初对学生提出课堂要求时就明确指出自学的内容。学生们根据导学案的引导,自己制作自学设计,然后选择三组学生(好、中、差)上讲台,分别根据自己的自学设计,写出本节的笔记、小结及注意事项、网络图及规律。最后由教师评价,表扬自学好的、笔记认真的及能够总结出规律的学生,并把本节知识点及与其他节的知识联系加以说明,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延伸。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指导了学生的自学,还更好地提高了上课效率;同时配合教师的自学提纲,学有目的,学有兴趣,学有成果,也为以后的自学增加了乐趣、提高了兴趣。

四、课外为学生创设自学平台

在课堂上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想方设法把学生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向课外拓展、延伸。例如:学习了正负数后学生自己寻找家中的正负数,学习了统计之后自己统计自己家的垃圾、家中开支等等,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活动,锻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水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

五、注意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

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敢说“习惯也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一种态度,而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拥有一个积极的、良的学习态度,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更快的进步。我们始终注重独立自学习惯的培养,除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在课后布置学生确定小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第二天再来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交流,发表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习惯。

总之,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期培养工作中,读书给学生擦亮了发现知识的眼睛,预习为学生自学开启了思考之门,课堂指导为学生指明了方向,课外自我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应用靶场。这样,学生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兴趣,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坚持,必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张文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分析论文_张文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