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 R15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的方法。为此我们把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解决压疮、血栓性静脉炎、中枢性高热等问题的实践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经过循证使用自制冰垫冰敷病人骶尾部(治疗压疮),用人工冬眠配合物理降温为中枢性高热的病人降温,对血栓性静脉炎的循证等过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认为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有益,而且还可以丰富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 实践
【正文】:1.临床资料
1.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病区护士长、责任组长、组员各一名,学历均为大专,均接受过有关循证护理知识培训
1.2提出问题 循证护理小组每周一次总结病房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把对病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作为研究科目。
1.3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 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根据提出的问题,找出相关资料,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应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
2.护理方法
2.1 关于静脉炎
循证问题:由于本科脑血管疾病较多,很多病人表现为头痛、烦躁症状,在治疗上均需降颅压、快速静滴甘露醇。有一倒56岁的男性脑出血病人,人院后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医生给予20%甘露醇q8h加压静滴,用到第3天时发现静脉穿刺部位红、肿、痛并呈条索状。经热敷,效果不好。
循证支持:经过小组人员仔细的查阅资料和认真的讨论解决问题发现,造成这种病症的问题有三种。①静滴速度过快可致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视力模糊、寒战、高热、心动过速、胸痛、尿潴留、脱水。②大剂量久用,可引起肾小管损害及血尿。③在注射部位可有轻度疼痛,由于甘露醇属高渗液体,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极易诱发局部血栓性静脉炎。如外渗,可导致组织水肿,深处较多时,可致组织坏死。
护理干预:①50%硫酸镁的热敷,59溶于温水(41-50℃)中,3-5rain更换1次敷料。②改用静脉留置针,在穿刺时有计划地选择血管。
效果:①通过硫酸镁的热敷,24h后疼痛明显减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很好地控制输液速度,达到治疗目的,其次对于躁动的病人,不仅减轻了由于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痛苦,还减轻了血管静脉炎的发生。③通过查找文献,护士掌握了甘露醇静滴是的注意点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了经验。
2.2 关于中枢性高热 循证问题:有一例15岁男性被电击伤后心肺复苏成功,继续脑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中枢性高热,体温持续39.3℃以上,体温持续不降。采用酒精擦浴,冰块敷大动脉处,头部置冰帽等效果均不理想。
循证支持:循证护理小组经与医生共同查阅文献发现,冬眠疗法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所以体温降低。
护理干预:遂给予病人5%葡萄糖250ml,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静滴,控制在10滴/min左右,并配合物理降温。
效果:三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
2.3 关于压疮
循证问题:由于神经内科的特殊性,脑出血、脑梗死的病人较多,卧床时间比普通病人的时间长,经过实际案例发现,在对其病人的护理中,稍有不当便会引起压疮。选择一例。有1例64岁的男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入院8h即发现骶尾部有一块2cm×4cm的红肿区,皮肤潮湿,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
循证支持:询证小组人员首先仔细分析引起压疮的原因,经查阅相关的书籍和医学资料,发现当病人皮肤受压循环障碍时,如果病床内温度和湿度升高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因皮肤温度升高,会加快组织代谢并对氧气的需要量增加10%,同时70mmhg的压力持续2小时可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性。
护理干预:询证小组人员做了如下措施①制作冰垫。用乳胶手套内装自来水扎紧袋口使其不漏水。将其放入冰箱内冷冻0.5h左右使温度降到20℃。②用法:病人平卧时,在其臀部垫气圈,于气圈的中间空隙处放置冰垫,冰敷30min后取出,间隔3-5rain后再更换另外一个冰垫放入。当病人侧卧时,可用同方法,连续冰敷24小时,并观察局部皮肤变化。
效果:在冰敷12h后,病人骶尾部触疼明显减轻,红肿范围缩小,皮肤温度降低,24h后,骶尾部压疮完全消失,皮肤温度正常,疼痛消失。
3 讨 论
经过实际研究得出科学的理论,循证护理比普通护理的治疗效果要好好多。压疮症状要根据不同的病人状况,实际为理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工作人员更好的研究方向和指导,培养了护理人员的医学精神,树立良好的医德。要想更好地实施循证护理的优越性,在未来的实践中,应当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开拓创新更好的研究方法。
论文作者:姜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病人论文; 甘露醇论文; 静脉炎论文; 中枢论文; 小组论文; 皮肤论文; 体温论文; 《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