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信息素养,培养途径、教师、学生
信息素养的理论研究
1974年,Paul Zurkowski(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第一次定义了信息素养,1978年[1],国际上第一篇有关信息素养的论文发表,我国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始于1994年,2002年,我国召开高效信息素养教育学术研讨会,此后,业界对信息素养的关注度逐年上升,但专业从事信息素养研究的学者较少。
信息素养的定义
1974年,Paul Zurkowski提出信息素养即“利用大量信息工具解答问题的技术与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去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2]。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始于图书检索技能,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能力成为了信息时代公民的必备技能,也成为了用人单位评判人才的基本指标。
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
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对信息的敏感性,能够主动关注并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组织服务;信息技能是指获取、筛选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包括运用信息工具,检索、提炼、交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信息伦理是指个体在获取、使用信息过程中的自我约束,是否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3],李宇峰、隋君则认为信息素养结构也可按过程分为六个方面:确定任务、决定策略、搜索获取、加工利用、合成展示和鉴赏评价[4]。
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硬件的普及,教育信息化的条件日趋成熟,想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要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筑牢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和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实需求,教师承担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不断促进教学持续发展的重担,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求。
(二)信息素养是教师应对信息高速更迭的需要
信息时代,每一天都有新的知识产生,取代过去的知识和观点,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保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新的时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持续学习,还要高效学习——教师获取、处理和创新知识的方法和效率至关重要,如果教师不能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则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难以担当育人的重任。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
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信息化,为百年教育大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全方位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势在必行,具体的培养途径有:
(一)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首当其冲应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过去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最普遍的作法是“单方面”“填鸭式”教育,每个问题都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教育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变化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向学生具象化理论知识只是信息技术的初级应用,教师应该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单方面”“填鸭式”的灌输型教育方式,借助信息技术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讨课程内容,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应当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机械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信息技术的使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应该注意观察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起到了反作用,分散了学生注意力,若发现类似现象,则应反思使用信息技术的初衷,积极探索解决之道,问题得到解决之时也就是教师信息素养得以提升之时。我们应当重视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切不能急于一时,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揠苗助长的做法可能适得其反。
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素养是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而当下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是,学生普遍存在信息意识不足,信息收集能力差,信息伦理意识淡薄等问题。
(一)信息意识不足。当下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学生对信息的反应迟钝,无法洞察信息的价值和重要性,更谈不上信息嗅觉,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的需求搜索信息。
(二)信息收集能力差。信息收集能力是对信息进行集中和分类,一边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信息。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信息收集能力差主要是因为不了解信息获取渠道,如图书馆资源、数据库、专业网站、专业杂志等。
(三)信息伦理道德素质不高。当下各种直播平台上不时出现以博人眼球为目的的低俗表演,未经证实的谣言往往能在一夜之间覆盖成千上万人,盗版电影,侵权电子产品随处可见,贩卖他人联系信息,住宿信息等行为甚至演变成有组织的地下产业,这一系列的现象已经扭曲了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途径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善用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不良信息却可以令我们折戟沉沙,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已迫在眉睫,具体培养措施有:
(一)构建完整的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为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养的要求,学校应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开设特色信息技术课程,建立健全完整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做好硬件准备。
(二)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的信息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信息素养,因此,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当务之急是要提升教师整体信息素养,多组织教师参加信息素养培训,增强教师信息意识,丰富教师信息知识。
(三)构建信息素养线上培训体系。随着网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在线学习已不再遥不可及,通过在线学习,学生能够逐步习得准确检索信息的能力,课堂的上的线下学习帮助学生筑牢基础,课后的线上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更多的信息素养能力。
(四)加强学生信息伦理教育。为培养学生信息伦理,我们必须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目的加以引导和管制,扩大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范围,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良计算机应用。
信息素养是每个公民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也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人文素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风向标,信息素养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依赖某一学科,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才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祖国,李兰文,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关键词次频分析 [J].情报学科,2005(1):68-70
[2]陈玉国,大数据时代期刊编辑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C]。 第十二届全国核心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 2014
[3]祝智庭,顾小清。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 [J]中小学电教,2000(8)
[4]李宇峰,隋君, 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研究 [J]教育科学与边缘学科
论文作者:张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信息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育信息化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