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论文_朱松滨

提升企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论文_朱松滨

(哈尔滨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本文论述了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以及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建议与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的需求与数量越来越大。因此,将事业单位档案的管理信息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不足,管理人员一定要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探讨了我国现今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如何提升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与策略。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档案管理人员作为负责担纲管理工作的主体,其整体素质对于其工作水平与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中,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学校中所学习的专业与档案管理专业的相关性较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化,而且他们大多数年龄已经比较大,缺乏专业水平的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尤其面临着现代化档案管理越来越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已经难以适应这种现代化的环境,也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现在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其工作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平时的工作中敷衍了事,没有尽到应尽的工作职责去完善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秩序与效率。

(二)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改革机制缺乏时代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改革机制缺乏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的人才教育为了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培育出各种专业的人才,从而适应不同的发展需求,使得人才市场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

(三)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范性。在多数的事业单位中,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缺乏统一性及通用性,各行其是,系统的移植性水平较低。通常很难通过一个管理软件来同时实现文件检索与档案信息管理,加上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繁多,由此给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电子化进程带来阻碍,难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现在,信息化在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较低,对于某些重要的档案记录依然没有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记录,通过纸质的方式来收藏这些档案,存在很大的收藏难度,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翻查难度。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是传统档案管理所无法媲美的。

(一)有利于永久保存档案信息。纸质档案一旦遇到潮湿天气,会破损、发霉,不利于管理,很容易造成信息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可以在电子磁盘中储存档案或备份档案,一方面起到了节省存储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免除了纸质档案受天气影响的弊端,实现了档案信息的永久保存。

(二)有利于更便捷地查找档案信息。传统档案管理,不仅工作量较大,而且其所涉及到的查询程序也比较繁琐、比较复杂,实现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后,可以根据关键词搜索出相关的档案信息,优化档案信息的查询程序,节约人力物力,并且不会影响其他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可以极大地降低其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查询档案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

新时期下,随着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也要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提升档案管理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而想要切实提升档案的服务质量,需要健全以及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按照国家规定的信息化管理要求,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首先,在收集和录入档案的过程中,要遵循我国规定的标识、文字、格式、方法以及著录要求,如果格式和著录不规范,会为档案检索带来一定困难,影响档案的使用和读取;其次,针对当管理的数据指标和文档格式,制定规范而统一的标准,将纸质文档转变为数据资源,提升档案的的共享程度,以标准的管理要求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二)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

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需要以硬件设备作为支撑,利用网络通信、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完成档案信息的传输、使用、加工、储存以及收集等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和实际需求,购置光盘刻录仪、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以及计算机等设备,对现有设备开展统一的使用和管理,延长其使用年限。同时,事业单位还要保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兼容,优化计算机资源使用,保证设施建设满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三)重视信息化安全管理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相比较纸质文献,其具有保存方便、读取方便、储存空间小以及储存成本低等特点,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信息资源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遭遇网络风险,可能导致信息资源丢失或者损坏。针对这一情况,事业单位要重视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第一,基于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信息资源更加容易被篡改和盗取,而事业单位很多档案内容都属于机密文献,如果一旦出现档案泄漏的情况,会对国家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对于具有较高机密性的档案文件,事业单位需要做好身份识别、访问权限以及加密设置等安全措施,切实保证其储存和使用安全;第二,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管理,严格把控档案内容,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的病毒查杀,消除潜存的安全隐患;第三,事业单位要定期更新木马以及病毒查杀软件,发挥其预防的作用性。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

新时期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依然停留在人工与设备相结合的阶段,档案建立索引目录、归类录入等工作,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和完成,对现有的管理人员也提出的新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知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同时还要掌握数据通信以及计算机操作等技术。但是当前很多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方面,难以满足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是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事业单位要从社会中积极吸纳具有丰富档案知识以及较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充实自身的档案管理队伍;其次,事业单位要对现有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促使其掌握信息化技能,进而可以充分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最后,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在生活和工作中注重提升自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困难,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的快速普及和进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为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充分开发事业单位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的共享性,提高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工作。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共享性强、节约管理成本、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明明.浅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J].城建档案,2015(01).

[2]周祥路.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完善[J].办公室业务,2015(01).

[3]罗丽英.聘用制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4]容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J].黑龙江档案,2014(05).

论文作者:朱松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提升企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论文_朱松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