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献资源开发与市场经济”提法的三点异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提法论文,三点论文,资源开发论文,异议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是我国的既定国策。图书馆作为收集、加工整理、传播人类知识和科学技术信息的场所,同样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如何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大家众说纷纭,并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许多好的实践经验和作法。但据笔者了解,一些带共性的认识和观念尚值得商榷。因为这些认识和观念上的差误,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文献工作走上歧途,背离图书馆工作的方向。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1 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而是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运行,要有信息市场支持。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如果没有信息市场的支持就会停顿,而且市场经济本身就包括了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由单一的计划经济转轨到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学校教育要适应经济体制的转轨,其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科研方向等一系列工作都在作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级人才的新的要求。学校的科学研究方向和内容也要随之进行调整。作为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图书馆,其藏书结构和内容、服务方式和手段也必将随之进行调整。这是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客观要求,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中心,文献资料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充分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自然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并不就是赚钱。目前图书馆面临书刊价格涨幅较大,经费投入不足,新书入藏锐减,供求矛盾突出等诸多困难,图书馆界同仁一方面为书刊资料不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而疾呼,一方面又认为只有向社会开放,多一点经济效益,才是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方面有的馆将本来有限的经费拿来购买了一些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书刊资料向社会开放,或向校内读者收费借阅,这样使教学科研本来就缺的书刊资料更加缺乏,在读者中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主要应针对学校教学科研需要而进行,这是图书馆工作者的职责。如果本职工作尚没做好,就去搞“社会兼职、走向市场”,势必背离图书馆的工作方向。
2 文献资源开发不等于向社会开放。开发是对文献资源的深加工、再创造,赋予新的知识和劳动价值,而开放只是服务面的扩大,并没注入新的知识和劳动价值,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有的同志认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只要面向社会开放,开展有偿服务就有了市场意识,就是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了。笔者不敢苟同。所谓开发,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知识产品,必须是在原有技术或产品基础上经过再研究、再创造,并赋予新的内容和知识,有较之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才具有开发价值。作为“知识产品”的文献开发亦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只有应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把文献中的技术资料、数据和信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浓缩、综合论证,创造性地进行深加工、变成二、三次文献或机读数据库或其他形式的产品,并经过用户应用而转化成新的技术产品或知识成果,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文献中的信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才是文献资源开发的真正内涵。
3 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不等于有偿服务,不能以经济效益如何来评价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文献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是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的标志之一。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的可以创造新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但这并不能说,利用经过开发的“知识产品”就必须是有偿的。因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图书馆的人、财、物都是国家提供的,我们工作的基点就是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搞好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对学校的这种服务不应该是有偿的。虽可在搞好校内服务的前提下,利用图书馆的人才、文献等优势,扩大对社会服务面,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绝不能以经济效益如何来评价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因为各个学科性质不同,各个学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是国家的基础学科,是靠国家扶植资助的,无直接的经济效益可言,有的则是国家主要的经济学科,与国民经济各主要产业有密切的联系,其信息产品容易被利用而产生直观的经济效益。若以经济效益如何来评价文献资源开发水平,一不公平,二可能造成误导。如农业科学、地球科学等,学科属基础科学,行业属事业性质,其技术和产品、科研成果大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的,本身不属产业性质,有关的信息产品很难卖钱而产生经济效益。但这并不等于这些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工作做得不好,相反正是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图书馆,由于其馆内专业人才相对集中、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做得比较好。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开发、为学校的教学科研项目提供定题跟踪服务、建立本学科情报数据库、开展科技情报检索查新服务等方面都很有特色,较好地发挥了馆藏文献的作用。因此,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不能简单地与经济效益划等号,也不能只讲有偿服务而不考虑服务对象的承受能力和社会效益,高校图书馆更不能如此。
(收稿日期:199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