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城联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地下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隧道空间,并设置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共同维护、集中管理,形成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我国第一条综合管廊比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管廊晚建了约125年,但现在我国已是综合管廊的超级大国,到2020年总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引言
本文基于对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现状等研究,提出了杜绝管廊安装的安全事故的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1概述
1.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构成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近年来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和维护人员而言,必须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构成有充分的了解。在地下综合管廊中,涵盖较多的管线系统,其中包括能源管线系统和各种结构的管线系统。其中能源管线系统包括高压管线、低压管线和通信管线等,而对于给排水等结构管线而言,则涵盖给水管线、排水管线、电力管线等。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而言,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关注其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的保障,包括电力供应、热力供应、供水供应以及通信供应等,做好这些保障,才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效益。
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而言,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筑时,其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还是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管廊的单仓而言,其采取的建筑结构为口字型,构建口字型结构时,采取的单仓的合理间距为10m/段。在布设好单仓后,要对其进行相互拼接,通过合理的拼接可以形成长距离的地下综合管廊。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时,可能会遇到较为复杂的建造位置,一般需要将地下综合管廊布设在公路结构的中间位置等,在公路结构的中间位置常见的构造是绿化带,这种构造能够很好地实现稳定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建造,能够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坚固性。
在实际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布设和建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区域的发展要求和该区域的整体结构布局来确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形式,结合工程实际可知,可以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分为几种管廊结构形式,即高压管路、低压管路、供水管路和热力管路等管廊结构。不同的管廊结构其功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实际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对不同的管廊结构进行区分,可以借助隔板分离管廊结构,从而使不同管廊结构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避免出现功能交叉和效益受损的现象。
1.2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
机电安装包含一般工业、民用、公用建设工程等,广义来讲还包括石化工程、冶炼工程和电力工程等。因此,机电安装有专业多、规模大、要求高和技术难等特点。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的范围仅限在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热力管道、燃气管道,给水、再生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等,其安装难度相对不大。但由于其线路长、空间小和环境差,并且是城市的地下生命线,因此,需每200米设1个防火分区,每200~300米有1个投料口、1个设备间和1个通风口等。工序复杂,施工安全不容小觑。
2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现状
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主要有电气、消防、动力、给排水和燃气通风等专业协同施工。所有施工材料均通过投料口吊入廊内,各工种的安全风险并不完全相同。地下综合管廊廊内空间有限,加深段较多,地面有起伏坡道,材料入廊后在廊内的二次运输及安装,运输拼装可能会造成“机械伤害”特别是大口径管道。同时,地下空间潮湿密闭,施工过程中通风、照明及监控设施尚未安装到位,易造成中毒和窒息、火灾和触电等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气、消防等施工,前期的配管或敷设桥架,由于登高作业,存在“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设备间配电柜安装,由于有起重作业和二次搬运,也会造成“机械伤害”。
3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3.1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在没有其他方案控制安全风险时,可以改变施工方案,进而成功地回避施工安全中的风险。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但是是一种消极的风险控制策略。尤其是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讲,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临时改变施工策略,那么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日期,进而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3.2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与回避风险相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转移风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意识到安全风险的到来,可以将一部分或者是全部的风险转移到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从而减少自身程度风险的概率。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的风险转移方法有:第一,保险类安全风险转移,主要是指在机电安装施工过程开展之前,或者是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保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的施工安全风险,这样能够有效地将机电安装工程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但是目前我国的工程施工安全保险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所以在进行投保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信誉比较好、知名度比较高的保险公司;第二,非财产类的风险转移,与财产类的风险转移方式形成一定的互补,因此主要是指机电安装工程可以通过外包或者转售,让其他公司进行相应的施工,从而转移自身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3预测风险
预测风险主要是指通过对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成功意识到施工安全风险的存在,从而在进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以前,找到相应的应对方案。与以上两种安全风险控制策略相比,这是一种积极的应对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同时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预防施工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两种:第一,有形的手段,就是在施工进行之前,对于有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的因素采取一定的预防策略,同时将有可能形成安全风险的相关联的因素进行隔绝,从而避免各种风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施工安全问题;第二,无形的手段,主要是指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或者是管理者采取安全教育或者安全培训,使得他们能够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对一些比较普遍存在的安全风险能够进行识别,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手册进行机电安装,从而避免因为人员操作失误造成重大安全问题;另外,可以采取一定的施工安全应急演练,使得工程施工人员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安全风险的控制,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4降低风险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项目采取既定的施工方案,将会发生风险的几率有多大,另一方面则是,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带来的损失有多大。通过对发生风险的这两个主要的方面来进行合理的预测、管理和监控,从而降低在施工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将可预测的风险扼杀在萌芽之中,避免其发生,而将那些已经发生或已经无法避免的风险,通过合理的措施引导向后果较轻的发展方向,从而减少风险发生后给整个项目工程带来的损失。
3.5监测风险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风险,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通过对施工期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来预测是否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从而明晰风险是否即将发生,是否能够避免,是否能将风险的危害降低,并制定出最适宜的控制风险的方案。
结语
未来我国地下管廊建设将进入有序推进阶段,针对管廊特点,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一定能实现安全事故“零”目标。
参考文献:
[1]油新华.城市综合管廊现状与发展趋势[J].城市住宅,2017(3):6-9.
[2]葛兰英,王坚安,孙纪军,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电施工要点[J].安装,2017(5):31-32.
[3]赖佑良.浅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86-89.
论文作者:李永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风险论文; 地下论文; 机电论文; 管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结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