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分析论文_张进坚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分析论文_张进坚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信宜供电局 525300)

摘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由线路和设备等组成,线路在将设备连接在一起同时,负责电能传输等工作。只有线路处于完全安全运行状态,电力系统可靠程度才高。在实际中,供电企业会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线路维护监管工作,主要是为了避免线路故障,线路故障有多种,线路安全隐患出现的原因有多种,相关人员要对这些内容了如指掌,才能制定线路安全运行的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承担的负荷越来越大,用户的用电需求及要求也变高,这些都对线路运行提出了新要求,相关人员还要从实际出发,了解线路运行中的影响因素,然后采取措施,使其不会成为线路运行失控的罪魁祸首。这些因素与外界环境有关,与人员行为有关,相关人员要考虑齐全,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系数提升。本文主要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进行分析。

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

1、气候环境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规模庞大,横纵多种地貌地域环境,这些环境中的气候条件自然也不同,有的地区气候环境很恶劣,其增加了线路架设以及安全运行难度,相关人员在架设之前,要考虑线路对环境的适宜性,考虑线路在温度应力影响下的变化,在安全运行维护中,更要考虑暴风骤雨以及雷电气候对线路的影响。这种极端天气很容易使线路本身受到质损,久而久之,线路绝缘失效,功能下降,安全系数也下降,最终线路以及相关设备都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这对供电工程运行十分不利。很多线路会穿过森林等地区,这些地区中的树木会对线路造成影响,尤其是风灾等天气,这种天气不仅会损坏线路,还会使线路出现闪络现象,供电区域可能会出现停电或电压失稳现象。

2、人为因素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路架设或设备安装工作等都需要由大批工作人员完成,这些人员数量较多,流动性较大,会使现场一片混乱,混乱的环境容易滋生隐患,这些隐患大部分都由人为失误造成[1]。这些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或不规范或安全防范意识差等问题,很容易使线路施工技术落实不到位,这些隐患会在线路运行中出现,进而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所以相关人员还需要控制人为风险,减少人为带来的隐患。

3、质量因素

线路运行失控与其本身也有很大关系,优质、性能高的线路运行安全隐患出现几率较少,出现的安全问题数量也很少,如果线路本身质量不满足要求或质量较差,其在运行中,承受隐患的能力也会下降,久而久之,线路可能会在使用寿命未到时便出现断裂或过度老化及绝缘失效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降低线路的安全系数[2]。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措施

1、绝缘子防污技术

绝缘子是线路绝缘有效的重要保障,一旦绝缘子出现问题,线路绝缘失效,线路安全系数会下降许多,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触电事故。绝缘子主要依附在线路表面,所以其会随线路一起接受气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外部飞扬的尘土以及鸟类粪便等也有可能会附着在绝缘子外面,使其洁净度下降,此种状态下的绝缘子功能已下降,如果出现雷电天气,该种设施很容易出现绝缘失效问题,线路中的电流也会通过绝缘子流露出来,这增加了线路的危险性。要保持线路安全可靠性,相关人员还要将绝缘子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对其采取防污技术,利用硅油等物质来保证其表面不会受损。在绝缘子运行中,相关人员还要利用先进设备监督该设施的运行情况,并在线路相关位置处安装预警装置,如果绝缘子失效,该装置会发出信号。在绝缘子保护中,相关人员还要做好防潮防水处理,使绝缘子表面不会因为受潮而出现电流泄露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路防风技术

线路在运行中,也会受到风灾影响,相关人员还要采取电路防风技术来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首先稳定基础,使杆塔在应用中不会出现倾覆倒塌现象,杆塔两侧还要设置拉线,利用拉力来减小风力带来的影响。拉线力度以及密度、硬度等都要满足防风要求[3]。杆塔在应用中还要保持完整性,以增加杆塔应用的安全系数。杆塔数量要以线路长度以及区域风力大小为参考依据,杆塔材料的质量及性能也要满足要求。

3、防雷技术

对线路采取防雷技术于线路安全运行大有裨益,在线路安装架设中,必须施加防雷技术,避免雷电击穿及雷电故障。工程线路中的防雷技术综合性及复杂性较高,其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有不同的应用要求。在利用防雷技术时,相关人员需要关注两点,即雷电天气下线路的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以及雷击状况下线路的跳闸率。针对第一点,相关人员可以从线路本身选材方面入手,选用优质的材料,保证材料防雷效果最佳,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试验等方式获取承受能力最强的线路。如此这种线路在雷雨天气下,也不容易出现击穿或击中事故。在安装这种线路时,相关人员还应对感应电压进行处理,使电压能在线路中有效耦合与分流,如此线路的避雷效果才显著。针对第二点,主要从杆塔接地电阻值方面入手,通过控制其数值大小,来提升杆塔的避雷效果。杆塔与线路都具有防雷性能,其在应用中不容易出现雷电反击现象,一般将杆塔的接地电阻控制在10欧姆左右。在雷电预防中,相关人员还可以利用耦合电线,来增加分流数量,耦合电线本身具有耦合作用,其与相关设备连接在一起,电路系统整体的耦合作用都会增加,相关的电压便会下降[4]。自动重合闸对线路避雷大有裨益,相关人员可将其安装在适合的位置处,在应用防雷技术以及相关防雷装置时,还需要保证线路运行的连续性与可靠性。在防雷技术中,还要提高避雷器或避雷针的应用效率,使线路不会受到雷电攻击。

4、加大工程线路系统信息化建设力度

工程线路系统多与计算机设备相连接,相关人员完全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监控线路的运行过程,分析线路故障,这可以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系数。所以供电企业还要加强线路运行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使每个工程都能与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使电量可以被预测,使多种指标以及空间负荷等能被有效预测。在线路工程建设中,供电企业需要了解该区域的用电情况以及用电结构等信息,如此才能做好电力营销工作以及线路安装施工。针对这一点,相关人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相关的信息。电力系统需要与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以提升输配电等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如此线路检修及维护才能实现自动化。技术人员还要利用远程遥控技术来监控线路运行系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线路故障可以被有效发现、解决,这种技术便是故障快速仿真决策技术,即利用专家系统自行判断线路运行情况,专家判断的信息及相关检修决策会被反馈给相关系统[5]。

结语

在线路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线路短路、断路或雷电击穿等故障,这些故障都有显著的表现特征,相关人员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并在巡检中,检查线路是否有这些故障隐患。并针对线路运行采取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措施,如此线路运行环境才安全,其本身也能保持一定的安全可靠性。相关人员还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监管线路运行过程,使线路不会有新隐患。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李志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242.

[2]鲍海燕.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186.

[3]陈雯.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科技风,2018(23):192.

[4]张浩.探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J].数字通信世界,2018(08):277.

[5]姚天军.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技术[J].通讯世界,2018(05):279-280.

论文作者:张进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分析论文_张进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