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 探讨X线对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并发症的诊断分析,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脱位,其发生率为5.77%;有1例患者出现假体松动,其发生率为1.92%;有0例患者出现骨折,其发生率为0.00%;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其发生率为1.92%,其中假体松动的发生率最高。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同并发症的X线表现不同,临床上需要进行仔细辨别,正确诊断。
【关键词】老年人;髋关节置换;X线检查;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有两种,即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是现阶段治疗常用手段之一,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感,并可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此种技术已在多种原因诱发的化脓性关节炎后遗症、股骨头及髋臼粉碎性骨折、先天性脱位、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中广泛应用,虽然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但是也存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而目前预防和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逐渐受到重视[1]。对此,本次针对X线检查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实验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SAⅠ-Ⅱ级,所有患者排除了重大器质性疾病,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38-71岁,平均年龄为(56.8±3.3)岁;其中有39例患者行THR,有13例患者行FHR;有33例患者采用生物型材料,有19例患者采用骨水泥型材料;初始疾病:其中有18例患者为原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有21例患者为股骨颈骨折,有8例患者为双侧髋关节损伤,有5例患者为继发性骨性关节炎;所有患者均进行骨盆及髋关节的检查,同时术前患者均排除了内分泌系统疾病,也没有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
1.2 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骨盆及髋关节平片检查,检查时间约在术后1天至1个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平均随访时间为(0.34±0.11) 年;对于患者的图像在DR电脑存档,经过DR系统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诊断都是由2位以上的主治医师进行确诊,得出相应的结论。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参照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分析,临床医生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疗效从疼痛(47分)、功能(47分)、关节活动度(5分)及肢体畸形(4分)等四大方面进行评价,其中Harris评分90~100分评定为优,80~89评定为良,70~79分评定为一般,<70分评定为差;X线观察方法:X线检查结果显示假体下沉、移位,假体及其周围骨水泥断裂提示肯定松动,假体周围存在连续性>1mm宽度的透亮带提示很可能松动,假体周围存在不连续性X线透亮带提示可能松动;假体松动评估标准:X线检查结果显示假体下沉、移位,假体及其周围骨水泥断裂提示肯定松动,假体周围存在连续性>1mm宽度的透亮带提示很可能松动,假体周围存在不连续性X线透亮带提示可能松动[2]。
2 结果
2.1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在52例患者中,1.92%感染、0例骨折、1.92%假体松动、5.77%脱位。详见表1:
2.2 临床疗效评价
52例患者中,80.77%(42/52)优,9.62%(5/52)良好,3.85%(2/52)一般,5.77%(3/52)差。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多常被广泛应用于严重非感染性髋关节病变、骨折后不愈合、粉碎性骨折、股骨颈头下骨折、髋臼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并加速关节功能康复,加速恢复患者行走功能,现阶段在临床骨科广泛应用。X线可清楚显示骨水泥、髋杯标志环、髋臼假体和人工股骨头,此外X线还可以清晰反应出患者置换术后工髋关节的具体情况,如在机体中的详细部位、形态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临床效果[3]。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发生并发症之一为脱位,此种并发症最为严重,诱发的重要原因是假体安发方式、部位、大小不当等,患者的髋臼Sharp角变大后,前倾角也会随之增加,而假体股骨颈前倾角则相反,会随之减小,而假体股骨头体积太小也可诱发脱位,所以,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的假体放置部位十分重要。
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还包括假体松动,大部分患者手术半年后极易发生假体松动症状,此种现象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X线可清晰显示假体周边透亮带具体直径、假体是否出现旋转和移动现象,进而可判断患者有无假体松动症状。诱发此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假体和股骨髓不符合、髋臼杯和髋臼锉配比不合理等,此外髓腔过大,置入假体柄后也会产生空旷松弛感,进而产生不牢固现象,时间过长就会产生假体松动。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可以引起感染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或者广泛性的不规则骨质破坏或骨膜反应,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以形成死骨,患者出现高烧、寒颤等表现,局部软组织出现肿胀,慢性患者可以出现红肿,部分患者出现窦道;其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术中没有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没有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引起医源性感染;患者术后没有给予规范的抗生素治疗,术后换药不规范或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不当等;术前体检不严格,对于伴有炎症的患者并没有查出而进行手术。
骨折也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大多患者在术前伴有的基础疾病可能是术后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有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骨性关节病等,同时,若患者长期服用激素也能够引起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等,容易发生骨折。
本研究对于5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结果显示:有3例患者出现脱位,其发生率为5.77%;有1例患者出现假体松动,其发生率为1.92%;有0例患者出现骨折,其发生率为0.00%;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其发生率为1.92%,其中假体松动的发生率最高;1.92%感染、0例骨折、1.92%假体松动、5.77%脱位。这就表示髋关节置管术效果良好,但会产生并发症,而应用X线可准确检出具体并发症。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同并发症的X线表现不同,临床上需要进行仔细辨别,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沈长青, 李耀强, 林先八,等.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X线检查评价[J]. 海南医学, 2016, 27(2):241-243.
[2] 宋同文.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CT检查诊断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 肺栓塞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8):122-123.
[3] 艾英风. 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 49(6):714-716.
论文作者:李洪宇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假体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论文; 置换术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