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降低补液患者晕针现象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爱珍

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急诊科 200431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降低补液患者晕针现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6月在我院急诊补液室的补液患者1000例,1-3月选择补液患者500例为对照组,4-6月选择补液患者50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则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均连续进行3个月。结果 连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在出现晕针的例数、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补液患者的晕针现象,提升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和康复,有利于提高病人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优质护理的开展,有利于患者疾病早日康复。

【关键词】晕针;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5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269-02

晕针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昏厥,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强烈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兴奋亢进反射引起血管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使脑血流量广泛减少,短暂脑供血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1]。往往发病急骤,原因也较复杂,正确及时诊断及治疗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急诊补液室的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2]。2014年4月起我们对补液患者的晕针现象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4年1-6月在我院急诊补液室进行补液治疗的患者1000例,1-3月补液患者为对照组,4-6月补液患者为干预组,各500例。

1.1.1 入选标准(1)患者年龄在20-60之间,意识清楚,有一定的理解力,沟通能力;(2)患者无心脑血管疾患;(3)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1.2.1 建立静脉补液质控小组 科内经过选拔,静脉补液质控小组由5位高年资护士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2名是医院静脉补液小组核心成员;1名参加市护理学会的继续教育培训,具备PICC核心能力适任证。质控小组全面负责急诊补液知识、操作技能培训,承担科内有关静脉补液问题的会诊,解决补液操作过程中的疑难杂症[3]。每周对科内静脉补液进行护理质量质控。

1.2.2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药物治疗)

1.2.3 干预组的护理措施

1.2.3.1 注意饮食(1)若非病情、检查需要,必须绝对保证患者不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输液,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空腹补液的危害,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并支持我们的行为,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目前应清淡,宜进食半流质易消化饮食;(2)若患者因病情、检查需要,无法进食时,安排靠近补液登记站的座位补液,加强巡视,并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随时目测观察患者全身状况,严防晕针现象出现。

1.2.3.2 心理护理(1)我们主动热情对待补液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信任我们,理解并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2)及时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焦虑,对注射针头的恐惧等不良的心理活动[4]

1.2.3.3 护士操作技术 提高科内每个护士的静脉操作技术,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一针见血,一次成功。避免因护士技术导致来回穿刺,引起患者心理紧张,恐惧,而出现晕针现象。

1.2.3.4 患者自身体质 接受患者补液登记时就询问患者有无晕针史,观察患者是否特别劳累疲倦。避免因患者自身体质因素导致机体处于应激降低,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患者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脑血流减少,而出现的晕针现象。

1.2.3.5 患者体位 当发现患者处于疲倦状态或病情不稳定而处于应激状态时,我科采用 卧平车补液,几乎无晕针现象发生。

1.2.3.6 药物因素 给予患者静脉补液穿刺成功后,及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药物的性能,不良反应。特别是容易导致患者应激反应的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严格控制补液滴速,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等变化,及时倾听患者的主诉,以防引起晕针现象。

1.3 观察指标 连续观察3个月,每个月累积补液患者出现晕针现象的例数,以及对我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质量是采用卡方推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记录

2.1 两组补液患者每个月出现的晕针例数 见表1

3.讨论

3.1 晕针的鉴别

晕针反应应与药物过敏性休克相鉴别[5].药物过敏性休克是因为致敏源进入人体内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诱导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细胞释放组织胺,5-羟令胺等。炎性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锐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皮疹,药热和血清样反应(面色潮红,药热,关节痛,荨麻疹等)。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再次用药症状会更加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晕针一般没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更不会出现皮肤过敏性反应和血清病等。一般平卧休息5-10分钟就可恢复,继续用药不会发生反应。

3.2 晕针的原因

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它是由于强烈的刺激,与迷走神经兴奋亢进,短暂性脑供血障碍密切相关,属反射性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自身神经功能调节差,是发生晕针的基础,过程刺激是发生晕针的诱因[6]。。静脉补液过程中发生晕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3.2.1 心理因素 患者在接受静脉补液时,常常怀着恐惧,疑虑的心理,情绪过于紧张[7]。紧张是静脉补液病人发生晕针的主要心理因素。病人由于心理恐惧,精神紧张使迷走神经兴奋亢进,内脏器官血管扩张,引起心率缓慢,心肌收缩乏力,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出现晕针现象。

3.2.2 体质因素 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机体血管收缩,血流量不足容易引起晕针。劳累疲倦时,患者机体本能处于应激状态,可引起轻度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供血量减少,发生晕针。

3.2.3 患者体位 急诊补液室的椅子均为坐位,而坐位时,血液循环着重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因而脑供血量相应减少,所以易发生晕针现象。采取平卧位时,心脏,下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回心血量相应增多,脑供血量就增多,故平卧位时不易发生晕针现象。

3.2.4 疼痛刺激 刺激较强的药物或来回反复穿刺操作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强烈疼痛,使患者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脑供血量不足,发生晕针现象。

3.2.5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疼痛敏感度相对较低。青壮年因反射正常,敏感度较高,疼痛感觉相对较高,故易发生晕针现象。

3.3 晕针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前应详细的了解患者目前状况,做好患者疏导解释安慰工作。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避免在患者饥饿,紧张劳累的状态下进行补液。有晕针史,体质弱的患者应采用平卧位的注射,分散其注意力。注射时应动作熟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应做到一针见血,进针要快,动作干净利索,减少患者的疼痛。一次穿刺失败后应告知患者对不起,取得患者的原谅。请患者休息片刻,再请一位高年资的护士注射,以减少患者的紧张及不安全感。患者一旦发生晕针现象,立即采用一人抱,两人抬的手法搬动患者,严禁以扶持的方法搬动患者。避免因体位改变使得脑部缺血,使晕针加剧[8]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注意保暖,氧气吸入,做好安抚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必要时遵医嘱以药物应用,一般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

3.4 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急、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提供心理支持。同情,安慰,鼓励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在做输液操作或巡视时,给病人提供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使病人感觉我们是他们的守护神,是白衣天使。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做到:对待年轻的患者微笑一点、对待老年患者主动一点、对待外地病人和蔼一点、对待不知情的患者耐心一点、对待性情急躁的患者忍耐一点、对待自高自大的患者顺从一点、对待有困难的患者帮助一点、对待有主见的患者诚恳一点。

3.5 提供优质护理,完善输液操作的舒适护理

急诊补液室的护士应提高个人素质,苦练基本功。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根据老年、肥胖、小儿不同病人的血管特点,提高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知道尊重患者,尊重生命价值,并对待患者,从实际工作出发为患者做实事,做好事。操作前有解释,操作失败后有道歉,患者离开时嘱走好。在巡视看望病人时,表达真诚的关心与问候,与患者保持零距离[9]。

4.小结

晕针现象实际上就是人体心理反应到生理反应的一个过程,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状况。在急诊补液室时有发生,及时的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降低晕针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林琳、李霞、张栗珍等 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综合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R):19-20

[2]王青 患者晕针发生原因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4):777

[3]陈炜、吴茜 门急诊静脉补液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效果[J].上海护理.2014,5(14):80

[4]励跃平、李天菲 护理干预改善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上海护理2012,5(12):39

[5]龚晓春、范志红 晕针和药物过敏的诊断与处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6,7(5):54-55

[6]隋熠靖 诱发晕针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在药学应用.2008,2(8):111-112

[7]张晶、张彤 诱发晕针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药,2008,3(19):182

[8]唐春艳、张晶、姜会玲 晕厥的急救护理措施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3(8):220

[9]钱春香 护理干预对门诊补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2,6(8):37-39

论文作者:陈爱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降低补液患者晕针现象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爱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