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路土石方调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1](2021)在《开发园区土石方智能化时空调配管理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面向开发园区土石方管控的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开发园区土石方时空调配管理现有问题,提出了开发园区土石方自平衡技术,建立开发园区土石方智能化时空调配管理系统,提供可视化空间挖填分析和路线设计服务,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三个环节进行土石方调配管理的整体平衡和协同推进。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开发园区土石方智能化时空调配管理起到有益效果。
陈传宇[2](2021)在《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土石方动态调配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面板堆石坝凭借其坝体结构简单、筑坝材料可就地取材、施工简易、造价低等优势,现已成为当代大型水电建设项目应用较为广泛的坝型之一。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牵扯到多个物料点的开挖和大坝多个部位的填筑,以及开挖料、填筑料的交通运输、料性匹配与上坝强度等多种问题,工程量十分庞大。土石方调配是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及造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对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工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下合理的规划制定工程的土石方调配方案是当前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某面板堆石坝土石方调配困难的问题,在对比甄选相关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传统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并分别利用两种全局优化仿生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在数学模型方面,本文通过对某面板堆石坝背景资料的系统分析,运用动态规划的理论,以总调配费用最低为目标,深入而细致地考虑了各种实际施工中的约束条件,增强模型的准确性。在程序方面,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语言自主编程操作简单、界面友好、适用性强的面板堆石坝土石方调配系统软件,通过软件计算得到了两种调配方案的结果,并通过比较确定了最优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并结合实际工程验证了此次研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王高伟[3](2021)在《基于系统理论的面板堆石坝施工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成为近十年来备受欢迎的一种新坝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特点,在我国水利工程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中的土石方调配、交通运输、坝面填筑三个系统进行研究,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自特点。研究了土石方调配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调配过程中物料匹配、交通道路等因素,建立土石方调配模型,通过最优化求解可得到不同时段供料源至受料源的分配方量,并对供料源和受料区进行上坝统计。采用循环排队理论,综合考虑了各个时段的施工进度、上坝道路等因素,通过模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供料道路来确定机械配套组合和机械利用率,并统计上坝强度、排队等待、车辆运行状况等参数,最终确定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坝体填筑系统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考虑降雨、相邻区上升、防洪度汛等约束条件,并依据坝面各填筑区的施工工艺,采取不同的组织作业方式。通过模拟坝体填筑进度,得出了具体的施工节点、月施工强度、月上升高度以及各填筑层填筑的起始和结束时间等信息。最后,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面板堆石坝为依托,提出了面板堆石坝的土石方动态调配、施工资源配置优化、施工进度等方案,开发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面板堆石坝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了施工填筑进度方案的模拟等目标,同时可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张天航[4](2020)在《基于大系统理论的复杂地形土方调配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土方调配是建筑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期工作,无论是住宅建筑、工业建筑还是堆石坝工程等建筑工程,土方调配工程几乎存在于所有工程建设中。在大型场地施工时,土方调配对工程造价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对在建施工项目的效益、进度、安全、质量、周边环境等有着显着影响。然而,在山地环境中,地形复杂多变,土方工程施工实属困难,以往的调配方式对于此地形优化性不强,因此本文以承德某山地项目为案例,研究在复杂山地地形条件下土方调配优化问题,结合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建立土方调配模型。首先对土方调配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目前常用的土方调配方法(线性规划、土方累计图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对土方调配的相关理论基础概念进行叙述,主要叙述了土方调配的步骤、划分原则,并且详细讲解了土方调配工程的组成元素和影响土方调配的因素有哪些。针对本工程实例情况,提出一种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与土方调配相结合的方法。论文进一步建立土方调配大系统优化模型。将弃土区加入到土方调配运距表中,先是考虑了不同种类的土壤物理性质不同对土方调配的影响,将土壤的物理性质这一影响因素加入到土方调配模型中。然后分别对土方调配中的各项单价进行了介绍并将其引入土方调配模型中。引入工程实例,通过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与Autodesk Revit相结合对施工场地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通过Autodesk Revit快速计算出施工现场的挖填土方量,为土方挖填量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接着按照大系统分解协调的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分区。与传统方式相比较,本方法有效缩短了调配距离,避免了大面积的施工现场土方调配,证明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对土方调配的成本有着显着减少。最后,通过调研统计,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土方调配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三层次两阶段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本工程案例运用该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其中,通过计算土方调配的成本管控、进度控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这四方面的指标权重,得出这四方面的权重系数,进而得到本工程土方调配方案的评价结果。
赵瑜,陈传宇,张建伟,孙凯[5](2020)在《基于遗传算法的面板堆石坝土石方调配研究》文中指出土石方调配是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及造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对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面板堆石坝土石方调配困难的问题,在对比甄选相关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传统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在数学模型方面,以总调配费用最低为目标,深入而细致地考虑了各种实际施工中的约束条件,增强模型的准确性;在程序方面,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语言自主编程操作简单、界面友好、适用性强的软件,通过软件确定土石方最优调配方案,并结合实际工程验证了此次研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兰宇[6](2020)在《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的土石方调配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心墙堆石坝进行坝体填筑施工时,施工工期长、工程量大、工序多,且极易受降雨条件影响。因此,在坝体填筑的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的土石方调配规划一直是坝工建设研究的重点。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的雅砻江干流上,其挡水建筑物是最大坝高295m的心墙堆石坝,坝体填筑的总方量约4100万8)3。由于坝址区地形、施工场地、耕地资源和水库蓄水等因素限制,土石方调配系统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本文针对坝体填筑料种类多、填筑量大、调配强度高、运输系统复杂,坝料级配特殊且易受降雨量影响等特点,对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土石方调配系统进行分析,通过两河口水电站大坝结构布置图构建坝体模型,获得各填筑层的填筑工程量,建立基于坝体填筑进度仿真的土石方全过程动态调配模型,仿真模拟坝体填筑料的运输过程和坝体填筑层填筑进度,为优化土石方调配方案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1)建立两河口坝体模型。根据两河口水电站大坝结构布置图,建立坝体模型,根据坝体各区域的填筑层厚度获得坝体填筑层的工程量。2)预测坝址区降雨过程。以坝址区往年的降雨量数据为学习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获得坝址区在坝体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降雨过程预测数据。3)分析坝体填筑料的运输规划。基于开挖区、料场、掺和场、中转场、渣场和坝体填筑料的运输道路布置,结合不同填筑料的运输过程,分析得到各填筑道路的填筑高程和使用时段。4)建立坝体填筑层填筑进度仿真模型。利用离散事件仿真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坝体填筑层填筑进度仿真模型,以降雨量和相邻区填筑高程为约束条件,得到不同区域填筑层的起止高程、填筑体积、累计体积、填筑开始时间、填筑结束时间。5)建立基于坝体填筑进度仿真的土石方调配模型。根据坝体填筑进度的仿真结果,对料场开采提出合理需求,明确各料场供料情况,得到填筑料源和开采工程量,为优化土石方调配方案提供依据。
孙晓青[7](2020)在《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公路交通作为拉近人员和物资时空距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与此同时,公路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废弃物,特别在穿越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地区,可能需要挖掘隧道或修建桥梁等施工方式,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土石方的挖填作业。如果开挖量与回填量不平衡,就需要对土方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迁移,在此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废弃土石方。本文针对公路施工弃方材料绿色化再利用问题,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提出集成弃方材料再利用的动静态数学模型、弃方材料再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一体三柱”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再利用路径方案,并结合实际数据开展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山区公路弃方材料再利用实证研究。首先,对弃方材料再利用现状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宁夏山区公路施工的S60西吉至会宁(宁甘界)公路工程A5合同段项目的概况,并结合绿色施工难点和影响因素,确定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构建了集成弃方材料分类、弃方再利用的静动态数学模型、弃方材料再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一体三柱”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再利用路径方案。其中弃方材料动静态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施工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弃方材料再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缓冲区模型和分类调度模型相结合方式构建而成;而生态容量评价方法和效益分析方法则从生态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为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材料再利用的生态学效应和经济学效用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基于宁夏南部山区公路施工的项目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弃方产生原因及其分类,提供了传统以经济指标衡量的弃方处理方法;然后,以绿色施工为依托,利用项目数据,验证设计的动静态调度模型;并从弃方再利用耕地容量和生态容量、黄土制砖方案弃方再利用的经济效益、弃方再利用导致的生态赤字与生态补偿等方面,分析弃方再利用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合对比以经济学指标为导向,计算兼顾生态学指标的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成本情况,并探讨了新方法与传统弃方再利用评估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为其他施工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王仁超,张鹏程,徐跃明[8](2020)在《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土石方动态调配算法及验证》文中指出针对堆石坝填筑进度控制以及土石方动态调运问题,受AlphaGo-Zero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的土石方智能动态调配模型。该模型以当前累计填筑工程量、紧邻前一月份完成工程量以及当前月份为状态,用各月填筑工作面对应的填筑可达强度约束动作空间,综合考虑节点工期、总工期、坝面施工机械费用和土石方调运费用等因素构造奖励函数。此外,结合本文研究问题的特点,对MCTS迭代中的上限置信区间算法(upper confidence bound apply to tree,UCT)进行了改进和比较分析,最后以一个工程实例对本文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与施工仿真相比,以MCTS为框架的土石方动态调配模型的计算分析时间大大减少,为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型与手段。
钱露瑜[9](2020)在《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产生了历史性变化,许多创造位居世界前列,中国铁路在服务于国内民生的同时,也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而不懈努力。然而,铁路快速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产生的环境资源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世界环境问题、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能源匮乏等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重点关注的战略性问题,绿色铁路应运而生。因此,为建设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倡导实施绿色铁路发展,建设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对节能环保的说明及工程领域“绿色”概念的发展,结合西北地区独特的资源环境,将绿色施工的概念引入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施工过程中,对土石方调配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度评价指标,紧密联系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引入木桶原理,构建一套适用于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应从压力型、承压型入手,包含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其次,依据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专家经验标准值和高水平论文中的标准值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等级量化,并将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施工绿色程度等级划分为深绿色(稳定程度)、绿色(理想程度)、非绿色(不稳定程度)。采用G1-熵权-最小二乘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中一级指标资源消耗的权重值最大,二级指标中料物挖-填平衡度对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的影响最大。引入状态空间模型定量描述和测度系统综合状态,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中的状态点确定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施工的绿色程度。最后,以兰渝铁路甘肃段5个施工段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合实际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兰州至榆中段和渭源至岷县段是绿色程度,榆中至渭源段是深绿色程度,岷县至宕昌段和昌至陇南段是非绿色程度,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本文构建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结论与展望提出论文后续研究内容和需要改进的内容。
张鹏程[10](2019)在《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受水文、气象以及地质的影响,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之间会出现一定偏差,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以及总工期的影响,对土石方调配过程进行实时控制,是保证工程按期完工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土石方动态调配方法是基于计算机施工仿真技术的土石方优化调配系统,但该方法存在计算分析时间长、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等缺点。近些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受AlphaGo-Zero设计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的土石方智能动态调配模型(earthworkdynamicallocationmodel,EDAM),为堆石坝施工进度的实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堆石坝填筑过程、土石方调配过程以及相邻月份填筑上升约束,将当前累计填筑工程量、紧邻前一月份完成工程量以及当前月份作为模型的状态,用各月填筑工作面对应的填筑可达强度约束动作空间,综合考虑节点工期完成情况、总工期完成情况、坝面施工机械费用和土石方调配费用等因素构造奖励函数,建立了 EDAM模型,将堆石坝填筑施工进度控制与土石方动态调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针对本文的特定问题,对MCTS迭代过程中的上限置信区间算法(upper confidence bound apply to tree,UCT)做了改进,结合工程实例,比较传统MCTS算法和改进的MCTS算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改进的MCTS在算法的质量和稳定性方面要优于传统MCTS。(3)确定型土石方动态调配分析。为了验证EDAM模型的可行性,本文选取的比较对象是计算机仿真结果。由于计算机仿真采用有效施工天数描述环境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首先忽略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将EDAM模型中的状态转移过程看作确定型决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生成的填筑进度计划基本一致,验证了 EDAM模型的可行性,而且EDAM模型的计算分析时间大大减少,为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型与手段。(4)风险型土石方动态调配分析。研究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筑进度计划与考虑风险后的填筑进度差异很小,模型生成的进度计划和土石方调配策略是可靠的,与实际施工情况也比较相符。
二、道路土石方调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路土石方调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开发园区土石方智能化时空调配管理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开发园区土石方时空调配问题 |
(1)企业、项目间形成信息孤岛。 |
(2)缺乏统筹管理。 |
(3)监管力度不足。 |
(4)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
3 开发园区土石方智能化时空调配管理系统 |
3.1 总体架构 |
3.2 基于多源地形数据的三维土石方计算方法 |
3.3 开发园区土石方自平衡方法 |
(1)自动初始化。 |
(2)人工干预。 |
(3)土方估算。 |
(4)联动设计。 |
3.4 系统实现 |
(1)调配信息查阅 |
(2)项目信息管理 |
(3)取土/弃土分析 |
(4)调配过程监控 |
(5)汇总统计分析 |
4 实际应用 |
4.1 优化规划编制 |
(1)优化总体规划编制。 |
(2)优化详细规划编制。 |
(3)优化专项规划编制。 |
4.2 支撑智能分析决策、科学调度 |
4.3 实现土石方调配过程全周期全方位监管 |
5 结 语 |
(2)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土石方动态调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2 面板堆石坝土石方调配及优化原理 |
2.1 土石方调配分析 |
2.1.1 调配问题的产生 |
2.1.2 土石方调配系统组成要素及各要素关系 |
2.1.3 土石方调配基本原则 |
2.1.4 土石方调配常用方法 |
2.2 土石方调配基本原理 |
2.2.1 动态规划 |
2.2.2 遗传算法 |
2.2.3 粒子群算法 |
2.3 土石方调配数学模型 |
2.3.1 建模步骤 |
2.3.2 目标函数 |
2.3.3 约束条件 |
2.3.4 程序的实现 |
3 面板堆石坝土石方调配系统研发及应用分析 |
3.1 系统开发的目标及原则 |
3.2 土石方调配系统设计 |
3.2.1 系统设计思路 |
3.2.2 系统功能设计 |
3.2.3 系统构架设计 |
3.3 土石方调配系统功能的实现 |
3.3.1 系统基础数据功能设计 |
3.3.2 土石方调配平衡计算功能 |
3.3.3 系统数据输出功能设计 |
4 工程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布置及特点 |
4.1.2 自然条件 |
4.1.3 施工导流 |
4.1.4 料场规划 |
4.1.5 施工道路布置 |
4.2 总体要求 |
4.2.1 调配原则 |
4.2.2 调配目标 |
4.2.3 调配时段与指标 |
4.3 边界条件设置 |
4.3.1 填筑时段划分 |
4.3.2 开挖进度 |
4.3.3 填筑进度 |
4.3.4 道路匹配矩阵 |
4.3.5 供料线路信息 |
4.3.6 各种损失系数 |
4.3.7 土石方转换系数 |
4.3.8 其他约束 |
4.4 调配方案优化成果 |
4.4.1 土石方调配成果一 |
4.4.2 土石方调配成果二 |
4.4.3 调配成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系统理论的面板堆石坝施工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方调配研究现状 |
1.2.2 堆石坝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面板堆石坝仿真建模系统理论 |
2.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概念 |
2.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
2.3 动态规划 |
2.4 排队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 |
3.1 面板堆石坝施工流程分析 |
3.2 土石方调配系统分析 |
3.2.1 调配目的 |
3.2.2 调配系统的组成要素 |
3.2.3 调配原则 |
3.3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3.4 坝面填筑系统分析 |
3.4.1 堆石料施工 |
3.5 本章小结 |
4 面板堆石坝施工仿真系统模型的建立 |
4.1 土石方动态调配模型 |
4.1.1 目标函数 |
4.1.2 约束条件 |
4.2 交通运输模型 |
4.2.1 交通运输模型分析 |
4.2.2 交通运输优化流程 |
4.2.3 基于Anylogic建立交通运输模型 |
4.3 坝面填筑模型 |
4.3.1 坝面填筑系统 |
4.3.2 坝面填筑约束模块 |
4.4 三维可视化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1.1 建筑物枢纽布置 |
5.1.2 施工导流方案规划 |
5.1.3 大坝整体填筑规划 |
5.1.4 施工道路布置 |
5.1.5 施工方案规划 |
5.2 坝体施工边界条件设置 |
5.2.1 物料开挖进度 |
5.2.2 坝体填筑方量 |
5.2.3 道路匹配矩阵 |
5.2.4 月有效施工时间 |
5.2.5 物料供应路线 |
5.2.6 运输机械相关参数 |
5.2.7 土石料转换系数 |
5.2.8 施工损失系数 |
5.2.9 各填筑区规划 |
5.3 仿真成果分析 |
5.3.1 土石方调配成果 |
5.3.2 交通运输成果 |
5.3.3 大坝填筑进度成果 |
5.3.4 三维可视化仿真成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大系统理论的复杂地形土方调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土方调配基本理论 |
2.1.1 土方调配的定义 |
2.1.2 土方调配工程的组成要素 |
2.1.3 土方调配的步骤 |
2.1.4 土方调配原则 |
2.1.5 影响土方调配的因素 |
2.2 土方调配线性规划模型介绍及其求解方法 |
2.3 大系统理论 |
2.3.1 大系统理论定义 |
2.3.2 大系统的特点 |
2.3.3 递阶控制结构与分解协调原理 |
2.3.4 分解协调的优点 |
2.4 模糊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介绍 |
2.4.1 层次分析法理论 |
2.4.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2.4.3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大系统土方调配优化模型的建立 |
3.1 场地内土方的流向 |
3.2 土方调配影响成本的因素 |
3.3 土方调配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土方调配建模思路 |
3.3.2 土的可松性系数和夯实度 |
3.3.3 数学模型 |
3.4 求解方法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工程实例 |
4.1 工程简介 |
4.1.1 工程信息 |
4.1.2 工程地质构造 |
4.2 施工重难点 |
4.3 土方调配整体规划 |
4.3.1 土方量计算 |
4.3.2 基本参数的确定 |
4.3.3 确定土方调配单价 |
4.4 结果输出与数据分析 |
4.4.1 土方调配结果输出 |
4.4.2 土方调配结果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土方调配综合评价 |
5.1 土方调配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 综合评价 |
5.3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土方调配方案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5)基于遗传算法的面板堆石坝土石方调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遗传算法 |
2 土石方调配模型 |
2.1 目标函数 |
2.2 约束条件 |
(1)受料源约束 |
(2)供料源约束 |
(3)中转场容量约束 |
(4)弃渣场容量约束 |
(5)中转场平衡约束 |
(6)调配结束中转场堆存量的零约束 |
(7)供料线路约束 |
(8)非负约束 |
2.3 程序的实现 |
3 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2 土石方调配原则 |
3.3 调配结果分析 |
4 结 论 |
(6)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的土石方调配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方案 |
2 两河口工程土石方调配的系统分析 |
2.1 坝体填筑期填筑进度分析 |
2.2 开挖区规划分析 |
2.3 料场规划分析 |
2.4 掺和场规划分析 |
2.5 中转场规划分析 |
2.6 渣场规划分析 |
2.7 填筑施工道路布置分析 |
3 两河口工程土石方调配的数据准备 |
3.1 建立坝体模型获取坝体填筑信息 |
3.2 运用神经网络算法确定坝体填筑期降雨量数据 |
3.3 坝体填筑料的运输规划 |
3.4 坝体填筑进度仿真 |
4 两河口工程土石方调配方案 |
4.1 两河口工程土石方调配模型 |
4.2 坝体填筑区的调配方案 |
4.3 坝体填筑的调配方案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7)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施工弃方材料绿色利用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 绿色施工理念理论与方法 |
2.1.1 绿色施工管理方法 |
2.1.2 绿色施工技术与环境保护理论 |
2.1.3 绿色施工质量与进度控制理论 |
2.2 弃方材料动静态调度理论与方法 |
2.2.1 弃方材料的动静态调配基本概念 |
2.2.2 弃方材料静态调度模型 |
2.2.3 弃方材料动态调度模型 |
2.2.4 弃方材料再利用动静态调度模式方法 |
2.3 公路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理论 |
2.3.1 公路生态容量的几个基本概念 |
2.3.2 公路废弃方材料再利用与生态容量的关系 |
2.3.3 兼顾生态容量评价的弃方再利用施工效益测算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宁夏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弃方再利用方案设计 |
3.1 项目介绍 |
3.1.1 项目基本情况 |
3.1.2 宁夏山区公路施工特点 |
3.2 绿色施工对宁夏山区公路弃方材料再利用的影响及实施难点分析 |
3.2.1 有无绿色施工要求的弃方处理策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2.2 绿色施工背景下弃方材料再利用难点分析 |
3.3 绿色施工宁夏山区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
3.3.1 绿色施工背景下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2 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
3.4 宁夏山区公路弃方材料绿色再利用方案 |
3.4.1 “一体三柱”组织架构 |
3.4.2 弃方材料分类及处理 |
3.4.3 弃方材料动静态调运 |
3.4.4 弃方材料再利用生态评价与效益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弃方再利用方案在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的实证分析 |
4.1 传统项目管理下的弃方处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4.2 本项目建设中的弃方分类 |
4.3 宁夏公路建设中弃方与利用的静动态平衡分析模型测试 |
4.3.1 静态调度模型验证 |
4.3.2 动态平衡调配模型验证 |
4.4 宁夏山区高速公路弃方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验证 |
4.4.1 弃方利用对耕地容量的影响 |
4.4.2 弃方再利用的生态容量计算 |
4.4.3 黄土制砖的方案进行弃方材料再利用 |
4.4.4 生态赤字与生态补偿 |
4.5 绿色施工的效益及其影响分析方法测试 |
4.5.1 绿色施工下弃方再利用施工效益评价参数说明 |
4.5.2 基于兼顾生态容量评价的传统方案与绿色施工方案对比分析 |
4.6 决策建议 |
4.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土石方动态调配算法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
2 智能视角下的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分析与模型 |
2.1 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与计算机围棋问题的对比分析 |
2.2 基于MCTS的土石方动态调运模型与假设 |
3 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及其改进 |
3.1 传统的MCTS算法 |
3.2 改进的UCT算法 |
3.3 算法流程 |
4 工程实例验证 |
4.1 工程概况 |
4.2 参数选择 |
4.3 不同最终动作选择策略结果对比分析 |
4.4 与传统MCTS算法结果对比分析 |
4.5 与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6 土石方动态调配实例 |
5 结论与展望 |
(9)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现状 |
1.2.2 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2 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
2.1 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概述 |
2.1.1 铁路绿色施工 |
2.1.2 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的内涵 |
2.1.3 西北地区对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的影响 |
2.2 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的内涵 |
2.2.1 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概述 |
2.2.2 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理论基础 |
2.2.3 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特点 |
2.3 权重确定方法的分析选择 |
2.3.1 主观赋权法 |
2.3.2 客观赋权法 |
2.3.3 组合赋权法 |
2.4 评价模型的选择 |
2.4.1 常见综合评价模型 |
2.4.2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3 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2 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施工行为分析 |
3.2.1 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系统的构成 |
3.2.2 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系统施工调度关系 |
3.2.3 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的绿色施工 |
3.3 基于木桶原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评价等级标准的确定 |
3.4.1 评价等级标准确定的依据 |
3.4.2 压力类指标及分级标准 |
3.4.3 承压类指标及分级标准 |
4 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方法的分析 |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1.1 基于G1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 |
4.1.2 基于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 |
4.1.3 基于最小二乘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5 实例分析 |
5.1 兰渝铁路甘肃段工程概况 |
5.2 基础数据收集 |
5.3 引入兰渝铁路甘肃段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评价 |
5.3.1 运用G1—熵权—最小二乘法确定指标权重 |
5.3.2 工程绿色施工综合评价 |
5.4 评价结果的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工进度控制研究现状 |
1.2.2 土石方调配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智能视角下的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分析 |
2.1 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与计算机围棋的比较分析 |
2.2 基于AlphaGo-Zero设计思想的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分析 |
2.2.1 AlphaGo-Zero思想及相关技术 |
2.2.2 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分析 |
2.3 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的MDP模型表达 |
2.3.1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
2.3.2 土石方动态调配MDP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及其改进 |
3.1 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涉及的背景知识 |
3.1.1 蒙特卡洛方法 |
3.1.2 多臂老虎机问题 |
3.2 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 |
3.2.1 MCTS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3.2.2 MCTS算法迭代搜索过程 |
3.2.3 上限置信区间算法 |
3.2.4 MCTS算法特征 |
3.3 改进的蒙特卡洛树搜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确定型土石方动态调配分析 |
4.1 确定型土石方动态调配模型的建立 |
4.1.1 状态空间与动作空间 |
4.1.2 奖励函数 |
4.1.3 剪枝优化 |
4.2 案例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参数设定 |
4.2.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险型土石方动态调配分析 |
5.1 影响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5.2 风险型土石方动态调配模型的建立 |
5.2.1 施工进度计划风险的定义 |
5.2.2 填筑施工进度不确定性分析 |
5.2.3 考虑环境不确定性的状态转移 |
5.2.4 REDAM模型的求解流程 |
5.3 案例分析 |
5.3.1 参数设定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道路土石方调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发园区土石方智能化时空调配管理研究与应用[J]. 陈超. 城市勘测, 2021(04)
- [2]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土石方动态调配优化研究[D]. 陈传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3]基于系统理论的面板堆石坝施工仿真研究[D]. 王高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4]基于大系统理论的复杂地形土方调配优化研究[D]. 张天航.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5]基于遗传算法的面板堆石坝土石方调配研究[J]. 赵瑜,陈传宇,张建伟,孙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1)
- [6]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的土石方调配方案研究[D]. 兰宇. 三峡大学, 2020(06)
- [7]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D]. 孙晓青.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土石方动态调配算法及验证[J]. 王仁超,张鹏程,徐跃明. 水利学报, 2020(04)
- [9]西北地区铁路路基土石方调配绿色施工综合评价研究[D]. 钱露瑜.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研究[D]. 张鹏程.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土石方论文;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论文; 绿色施工论文; 进度偏差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