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化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学习效果
教育作为一门古老的行业,其理念和形式必须不断改变和创新,这样才能长久地发挥为社会培育人才的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迅速走进校园,为各学科教学打开了崭新的篇章。所以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接受新鲜事物,抓住课堂改革的良好契机;并认真分析化学学科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喜好和学习困境,据此探索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
1.实施演示教学,抽象化为直观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但是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是肉眼不可见的,它们在溶液中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如何变化、如何反应是我们无法通过眼睛去捕捉的,这便凸显了化学的抽象和复杂,影响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教师拓展了教学思路;并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一些教学工具具有表现形式丰富的特点,它们可以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介来呈现知识内容。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加强演示教学。从而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刻掌握。
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一课时,我便采取动画演示法。首先我引出“电解质”这一概念,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NaCl在水中发生电离的过程。接着,我便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的动画视频。该动画中以白色小球代表水分子,蓝色小球代表氯离子,红色小球代表钠离子。当NaCl被加入水中时,水分子向其靠近,并和NaCl晶体发生作用。然后NaCl溶解并电离,氯离子和氢离子分开,成为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整个演示过程精彩生动,学生也能根据动画视频顺利写出NaCl的电离方程式,从而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开良好开端。
2.加强资料拓展,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知识的难度系数大大提升,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但是学习范围的扩大凸显了学生知识面的狭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会遇见很多陌生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答,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效果,也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获取和交换信息的成本比较低廉,而且信息的呈现形式也十分丰富。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概念或者较为陌生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来加强资料拓展。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时,因为其中很多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的好奇心变得十分强烈,会产生很多问题,我便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资料。比如在了解“铜合金”时,学生产生疑惑:在古代青铜器为什么很受欢迎?它的用途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等等。于是我便给学生拓展关于青铜器的发展史,介绍青铜制品的特点以及一些出土的重要文物。而在学习“钢”时,学生又针对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不锈钢”提出问题:“不锈钢是合金吗?它和钢有什么区别?”我便继续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
3.优化互动环节,调节学习状态
高中化学课堂的知识密度增大,教师的教学节奏难免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互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很容易使课堂呈现一种枯燥沉闷的氛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最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劳逸结合,如果一刻不停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学习兴致也会降低。为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的互动环节,比如设置抢答活动或者游戏环节等等。从而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一课时,我便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设置“你说我猜”的游戏。游戏形式如下:两名学生一组,一人面向屏幕,一人背对屏幕。而我则操控鼠标,在屏幕上随机展示某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或者某一物质,然后面向屏幕的学生从周期、族、最外层电子数等方面对其进行描述,另一人进行猜测。猜测完毕后,二人调换位置,继续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十分积极,并且为了取得游戏的胜利而努力研究和记忆元素周期律。除此之外,轻松有趣的游戏也可以消除学生的疲惫感,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面对接下来的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把握住时代赋予我们的良好契机,要合理运动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日后在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蓬勃.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81.
[2]郁德贤.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4):56.
论文作者:胡银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我便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