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导向引领武备修理所队建设提高装备保障水平论文_曾启洪

以正确导向引领武备修理所队建设提高装备保障水平论文_曾启洪

曾启洪

中国人民解放军92823部队

摘要:以正确导向引领武备修理所队建设是不断提高舰载武器装备修理能力的前提。只有提高舰载武器装备的修理能力,确保部队可靠使用武器装备,才能完成任务,提高战斗力,达到装备取胜的目的。对正确导向引领武备修理所队建设,提高修理能力进行简单的分析及新时期武备修理所队建设进行了探讨,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正确导向;人才培养;武器装备;修理能力

引言

近几年,新型舰艇入列海军越来越多,武器装备修理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有的武器装备修理能力仍然停留在以前的修理水平,严重影响了新型武器发挥作用,也增大了修理经费的开支。如何加快促进武备修理所队转型建设,提高新型武器的修理能力,这个问题日益严峻。必须尽快解决这个制约装备保障部队发展的瓶颈。本文就促进武备修理所队转型建设和提高新型武器修理能力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结合目前的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1以培养优秀技术人才为导向,促进武器装备修理技术水平提高

1.1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修理人员达到优质高效完成任务的目的

一项修理任务是否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除了有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外,主要看修理人员的主观努力。因为故障分析和把握修理的进度都要看修理人员的积极性。从接受任务到故障修复以及修理的质量控制,都与主修人员的修理准备、技术熟练程度和责任心有密切关系。优秀的技术人员责任心强、技术熟练,完成任务既好又快。目前的体制下,完成修理任务的质量,主要看修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修理人员是优质高效完成修理任务的基础。

1.2培养技术全面的优秀人才解决复杂问题

技术全面的修理人员不但能解决修理过程中遇到的电气问题,而且能解决机械问题。而只懂电气修理的专家在修理过程中遇到机械问题时,只能请求机械修理人员的协助。这样对修理进度就会有影响,在完成临抢修任务时就会妨碍快速修理,甚至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技术全面的修理人员则不会受这样的约束,在完成临抢修任务时能争取时间,可以按时完成任务。技术全面的修理人员还能更全面地分析故障,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修理能力,技术水平更胜一筹。

1.3选取具有坚强事业心的优秀人才带动团队修理能力提高

技术全面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修理能力,而且还能带动身边的修理人员提高修理能力。培养技术全面的人才必须经过长期的锻炼,而部队的人员流动性大,不是每个技术人员都能长期坚持在一个岗位工作。因此培养技术全面的人才,不但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还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具有长期为本职工作服务的精神。必须选取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坚强事业心的技术人才,才能带动部队修理能力不断提高。

1.4选拔修理骨干必须经过多次实践检验

培养优秀人才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练。因此选取培养优秀人才的对象必须经过全方位、长期的考察,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际锻炼机会,不能凭一时的直觉和带有主观意愿的推荐来确定。经过不断的锻炼可以使培养对象更快成长。通过实践检验选拔出来的人才,才能担当起完成修理任务的重担。像大浪淘沙一样的方法选取人才,经过实践来检验技术人员的修理能力,可以抵制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杜绝选取的人才是平庸或不实用的低级错误。

1.5正确选取修理人才,提高战斗力

修理骨干是本单位最高修理水平的标志。选好修理骨干关系到单位的选人用人导向和修理能力建设。用人导向是方向、是标杆、是旗帜[1]。正确的用人导向能够为单位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错误的导向只能阻碍单位的发展。选取修理人才必须实事求是,不能以个人好恶为转移。如果选取的人才没有真才实学,则难于担当重任,影响修理任务完成,损伤大家钻研专业技术的积极性。若选取的修理骨干技高一筹能独当一面,必然促进单位修理能力建设,带动团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因此选取修理骨干必须坚持五湖四海、广纳群贤,拓宽视野选人才,不能“以人划线”、“以地域划线”、搞团团伙伙,不能人为设置壁垒。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坚持标准不降低,严格程序不变样,严明纪律不放松,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敢于坚持正确的,抵制错误的,理直气壮地抵制各种不正之风[2]。只有公平公正选取修理人才,才能提高部队修理能力,确保完成修理任务,提高战斗力。

2 准确把握定位,修正认识偏差,为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2.1改变传统管理观念,突出技术保障特点,建设修理技术过硬的保障分队

目前,很多人都把修理所看成是小散远单位,而不是看成技术单位。领导认为只要把人员管控好,不出问题就好了。这种“重管理,轻技术”的“跛腿”认识应该改变。作为一个技术修理单位,其使命是完成修理保障任务,主要目标是提高修理能力,与战斗分队有所不同,要突出技术保障分队的建设特点,合理调整技术人员结构,加快技术转型步伐,强化技术保障专业技能,打造能满足新时期装备修理任务需求的修理分队。要切实认识到战斗分队与保障分队的区别,修理所队其根本性质是技术保障分队,担负的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任务,在职能使命上与战斗分队有根本的区别[3]。如果部队修理能力低,其他科目再红火都是不合格的,也不是过硬的部队,更不要说提高战斗力了。

2.2在现有的法规制度框架内合理、民主制定管理制度

各级组织和领导为了部队的建设,在制定各项制度时有充分的自主权。如果制定规章制度只是为了管理的方便,而忽视了技术保障部队的特点,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小的阻力,甚至会有怨言。领导若在行管中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兼顾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培养修理人才、营造和谐的管理关系会有帮助。在法规制度内,结合修理保障分队的特点,通过充分的民主制定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2.3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出发,培育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单位战斗力强不强,与这个单位的团结密不可分。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锐不可当,克服更大的困难。修理骨干是本专业的带头人,在提高修理能力建设方面要挑起重任,其他技术人员要密切配合,大家共同想方设法完成技术上较难的修理任务。在排除疑难故障时要培养年轻技术人才,起到“传、帮、带”的作用。领导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关系到个人利益时要一视同仁,不能从个人目的出发,以关系亲疏来论赏罚,要一碗水端平。更不能拉帮结伙,欺下瞒上,错误地认为自己拉一帮亲信能糊弄上级就可以了,没必要其他人来均分利益。必须人尽其才,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才能使单位的战斗力最强。小帮派团体不是部队要求的团结,不利于调动全体积极性,有损战斗力,必须坚决抵制。

2.4公平公正地看待技术人员的工作,挖掘每个人修理装备的潜力

目前,修理单位对人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修理单位是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工作,缺了谁都照样转。这种陈旧的观点导致修理能力下降或停滞不前,甚至很多新装备根本不能进行保障修理,这样下去迟早会遭淘汰,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修理人员很难有较高的积极性。必须将部队奖惩和个人利益与其修理能力挂钩,挖掘每个技术人员修理装备的潜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坚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激励修理人员爱岗敬业

3.1破解体制存在的弊端

3.1.1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

目前,修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待遇没有体现出脑力劳动的应有报酬,比如修理人员的岗位津贴没有体现其不同技术水平的差别,现有体制下难于调动修理人员的积极性。武器装备修理工作是脑力加体力劳动,不但要有较强的体力,而且还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必须公正地评价技术人员的工作,科学的调查分析,对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做出适当的评定。修理人员的工作和技术水平只有得到恰当的评价,才会有钻研专业和提高工作积极性的信心。

3.1.2提高技术人员专业基础素质

目前,武备修理所队的人员专业基础素质不是很高,是造成修理能力提高不快的原因,也是造成很多新装备不能修理的主要原因。武备修理所队是技术性较强的单位,部分修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也没什么实践经验,不适合于修理工作,应当采取恰当的措施,安排其他工作或调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较强修理能力的技术保障队伍,提高武备修理所队技术人员的专业基础素质非常必要。因此提高修理人员素质和准入门槛,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修理骨干队伍非常迫切。

3.1.3采用淘汰制,防止技术人员安于现状和混日子

武备修理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其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较缺。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可以促使修理人员具有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热爱本职工作,为修理人员钻研技术带来强大的动力。对于一些长期修理能力较低,在修理所队混日子的修理人员,应当及时淘汰。禁止一些人为了贪图享乐来修理部队熬年头混日子,建设一支精干的武备修理技术队伍。

3.2 实事求是的绩效考核原则促进修理人员爱岗敬业

对修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质和量的考核是衡量其修理工作成绩的一种手段。必须按照修理能力、修理水平、工作时间进行衡量。核心技术人员有高于一般修理人员的能力,对于其工作要适当肯定。主修人员与辅修人员能力有高低,在完成任务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应区别对待。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并与个人的晋升挂钩。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给修理所队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责任。通过绩效考核彻底改变工作作风和行为习惯,激励技术人员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努力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部队的转型建设增添动力。只有所有的修理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工作,才能加快修理所队发展。

3.3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促进技术人员合理竞争

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是调动全体人员积极性的基础。在实行奖励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不能因为与领导关系亲近就放宽要求,滥用奖励手段则失去了奖励的重要意义,这样会使奖励的效果不佳;如果与领导的关系疏远就过于苛严,该奖不奖则会适得其反,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在实施奖励时一定要考虑奖励的效果,必须一视同仁;更不能弄虚作假以简单的数字欺骗领导糊弄群众。通过奖励要确实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战斗力。

4 以积极进取的修理文化建设为导向,实现保障有力的目标

4.1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的精神

牢记职责和使命,把武备修理视为一件神圣的工作。刻苦钻研修理技术,努力提高自身本领为修理人员的信念。作为修理人员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有长期为武备修理工作服务的思想准备,技术上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提高修理技能。我们的工作是能够为部队带来经济效益和提高战斗力的。

4.2 积极营造学技术的氛围,调动大家提高修理本领的积极性

目前,舰艇部队的武器型号较多,正处于新老装备更替时期,所队的修理能力提升与新装备快速列装步伐有差距。很多专业、大部分人员都缺乏后续培训,装备保障的技能靠在工作实践中摸索,远远跟不上装备发展的要求[4]。新装备没有经过修理技能培训,所队不能修理,严重影响了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同时舰艇部队还有大量的老装备存在,需要修理。这种情况使修理人员的学习任务繁重,要求修理人员在提高老装备修理水平的同时必须努力学习新装备知识,掌握新装备的工作原理,才能进行新装备修理。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学技术、精修理的风尚,以修理技术精为荣,不学无术为耻,鼓励技术人员努力提高修理技能。

4.3 大力奖励钻研新装备修理技能的人员,提高新型武器装备修理能力

成立新装备修理技术攻关小组,对新装备修理技能进行技术攻关,提高新装备修理能力。对新装备修理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技术人员实行重奖,鼓励大家积极钻研新装备的修理技能。同时外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生产或修理新装备的工厂和有新装备教学任务的院校去学习,促使本专业人员的修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改变新装备修理能力落后的局面。

4.4 建立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提高武备修理质量

树立全员质量检查观,建立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培养修理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服务。武备修理关系武器使用安全,必须对可靠使用有安全的保证,也是关系到修理部队形象的工作。全体修理人员必须为维护修理所队的形象而努力,对于完成任务好的修理人员要适当奖励,损害修理所队形象的修理人员要严肃处理。

4.5 提高修理技术水平,实现快速保障

实现快速保障是武备修理所队奋斗的目标。只有快速保障,才能为使用单位完成战备训练任务提供武器装备的可靠保证。因为现代海战无论哪种作战形式,最先碰到的问题和最后留下的问题都是装备保障问题[5]。快速保障是打赢现代战争的基础,我们武备修理所队必须实现这一目标才能不辱使命,也是新时期保障部队建设的要求。

5为实现修理所队转型建设,积极打造高素质能力强的队伍,提高新装备维修能力。

5.1 努力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强的技术人才队伍,为新装备维修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精良的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军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发展必然越来越快。与其相配套的武器装备保障能力也必然要相适应,才能保证发挥新型武器装备的威力。因此,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训和使用机制,储备充足的优秀技术人才队伍,是完成新装备维修保障任务的有力保证。突出抓好信息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推进装备转型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进一步完善与装备转型建设相适应的法规制度体系,加强正规化建设,为推进修理所队转型建设是新时期部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5.2 积极探索提高新型武器装备修理保障能力的途径

新装备维修技术保障单一依靠所队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难度较大,因为在技术上和备品备件方面部队修理部门都不占优势,而研制新装备的单位或生产厂家却占有很大优势,但是研制单位和制造厂离使用单位路程太远,来回的路费占了修理经费大半部分,而且需要较长的旅途时间,难于做到快速、及时保障。特别是舰艇出海完成任务需要随舰保障时,只能由所队专业技术修理人员来完成。因此建立军民结合的新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提高新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是目前完成新装备维修保障任务的必然趋势。由于所队修理能力和完成任务的质量,大部分都不如工厂,造成修理所队的形象较差。作为维修人员必须努力提高修理水平,改进工作作风,为使用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可以通过学习工厂保障的模式,提高所队的修理能力来改变服务质量。通过军民联合保障,带动所队专业技术修理人员的新装备修理水平提高,达到完成新装备修理保障任务的目的是目前有效的途径。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军委提出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军上下都在创新军事理论,转变作战观念,探索制胜之道,全面推进以军事信息系统和信息化主战武器系统建设为主体、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和保障的信息化进程。我们作为装备修理保障部队必须加快部队转型建设的步伐,抓紧钻研新型武器装备的理论知识和提高新装备修理能力,才能适应装备转型建设,完成装备维修的保障任务,实现装备维修保障快速、及时、高效,为打赢现代海上局部战争提供重要的装备保障支撑。参考文献:

[1]哲祖平.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N].浙江日报,2011年7月26日(3)

[2]罗星海,黄友兰.怎样坚持正确用人导向[J].交通职业教育,2008(04):34-35

[3]孙勇,吕建新.对武警部队修理分队(汽车)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13(9):69-71.

[4]康希宗,程钧谟.修理所队战时维修能力的再认识[J].海军装备维修,2014(4):28-29.

[5]程钧谟.新体制下应急抢修能力建设思考[J].海军杂志,2013(7):66-67.

作者简介:

曾启洪,92823部队高级工程师,1966.04,主要从事舰炮随动系统与电气控

论文作者:曾启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0

标签:;  ;  ;  ;  ;  ;  ;  ;  

以正确导向引领武备修理所队建设提高装备保障水平论文_曾启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