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及其实现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路径论文,实质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乡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尽管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并未破解,城乡差距并未缩小,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并未形成。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①中国当前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这一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②我们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源于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差别和对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导致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较之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更为严重和复杂,即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四个层面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鉴于此,中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路径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来缩小城乡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具体路径是集中农村生产要素、发展农村现代产业和推进农村城镇化。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及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转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大多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是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差别和对立,在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1.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异
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适应于生产要素分散和个体经营的传统农业,市场经济则适应于生产要素集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产业。随着分工演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具体来说,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差异如下:
自然经济是以手工生产力为基础、以单家独户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它具有生产要素的分散性、生产目的的自给性、再生产过程的自我完成性、对外经济联系的封闭性等特征。自然经济排斥社会分工、市场交换和要素集聚,因而只能适应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从发展历程来看,自然经济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它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要素分散、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别不大。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式,即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这一中间环节才能运行的经济形式,它具有集聚性、竞争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都必须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的联结才能进行,因而它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产业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先后经历了原始市场经济、古典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具体来说,原始市场经济又称初始市场经济,它是在自然经济夹缝中存在、并作为自然经济补充形式而存在的一种市场经济形式,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古典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它是以机器生产力为基础,以单个厂商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市场经济形式,它主要存在于17世纪到19世纪末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市场经济又称现代型市场经济,它是指建立在现代生产力水平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以生产资料的高度集团化和集聚化为特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形式。现代市场经济主要存在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市场经济国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③
图1 市场经济发展与城乡关系演进示意图
2.市场经济发展与城乡关系演进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演进密切相关。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自然经济(原始市场经济)、古典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等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城乡关系也先后经历了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城乡融合等三个发展阶段(见图1)。具体而言,在要素分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传统农业是经济结构的主体,农村是人类生活居住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总体呈现为一种低水平扩张的相对稳定状态,城乡之间互相依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兴起之后的古典市场经济时期,机器大工业取代农业而成为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这一方面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另一方面也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④,从而出现了严重的城乡分离和对立问题;在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现代产业成为经济结构的主体,城乡之间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功能互补,从而基本实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
我们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是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并存和对立,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化转变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而成为主要经济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经济结构或部门:一类部门是生产要素分散、以手工生产力和单家独户经营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形式,这类部门以传统农业为代表;另一类部门是生产要素集中、以机器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形式,这类部门以城市工业为代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所体现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其本质是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并存与对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自然经济形式趋于消失,市场经济成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从而也就完成了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转变。
(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大多经历了由原始市场经济到古典市场经济再到现代市场经济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在由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演进的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随之自生转化。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这导致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更为严重和复杂。具体来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未能完整经历古典市场经济阶段。中国具有悠久的自然经济发展历史,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原始市场经济缓慢向前发展,并且已经出现了向古典市场经济转化的萌芽。但在清末鸦片战争之后,近代西方市场经济的冲击阻断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自生发展道路,同时催生中国出现了由广大自然经济部门和少数市场经济部门所组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经济战略⑤,阻断了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但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所发展的是现代市场经济而非古典市场经济。因此,中国未能完整经历古典市场经济的熏陶,这导致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先天不足”。
第二,从发展方式来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存在政策扭曲。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演进方式不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带有鲜明的政府主导型特征,因而存在诸多政策扭曲,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后天缺陷”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化转型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为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实现经济崛起,中国实行了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的政府治理结构,地方政府拥有管理辖区事务的财权和事权,中央政府则拥有考核、任命地方官员的绝对权力。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央对地方官员实行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在晋升激励下,地方官员展开了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锦标赛”⑥,这在推动中国经济腾飞和市场化转型的同时,也造成了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政策扭曲,从而阻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第三,从发展深度来看,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最紧迫、最容易解决的农村改革入手,在解决吃饭问题和总结成功经验之后,进而将改革以磅礴之势推向城市领域。此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一直围绕城市部门展开,这使得城市部门的市场化进程领先于农村部门,从而加剧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已发展起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体系较为健全,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在农村部门,由于传统农业长期难以得到根本改造,导致农村仍然在很多方面具有自然经济色彩,生产要素难以获得有效集聚。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城乡差异阻碍了城乡二元结构转化,这同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后天缺陷”之一。
由于中国未能完整经历古典市场经济阶段的熏陶,加之市场化改革中存在政策扭曲和城乡差异,这导致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较之西方国家更为严重和复杂(见图2)。我们认为,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四个层面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也就是说,中国既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一般性的二元经济结构,又有受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路径影响所形成的具有特殊性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政治结构和二元文化结构。具体来说,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现代产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二元对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表现为城乡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存在巨大差异;城乡二元政治结构表现为城乡居民政治权利不平等;城乡二元文化结构表现为工业文明与小农文化的二元对立。中国的城乡“四重”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彼此强化,导致城乡之间存在严重分割与对立,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造成了漫长而深重的消极影响。
图2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与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央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思路不断明晰。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⑦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与城乡关系”。⑧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全面理解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和内涵特征(见图3),并据此提出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选择。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受市场经济发展之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不仅存在具有一般性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且存在具有特殊性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政治结构和二元文化结构。我们认为,中国的城乡差距源于城镇与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市场经济是要素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由于农村的市场化程度低于城镇,导致农村生产要素处于分散状态,这就抑制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因此,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应在城乡尤其是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解决城镇生产要素集中而农村生产要素分散之间的矛盾,促进城乡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逐渐趋同。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指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通过在城镇和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依托城乡生产要素集聚和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打破城乡之间的分割对立状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层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实现城镇与农村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要素流通上的顺畅、资源配置上的均衡、居民权利上的平等、功能特色上的互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由此可见,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其实质是通过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使城乡之间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功能互补,在城乡互动发展中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因而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过程。
图3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与内涵
从具体内容来看,由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四个层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出发,我们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至少应包含以下四层内容⑨:一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即破除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工业和服务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二是城乡社会一体化,即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三是城乡政治一体化,即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赋予城乡居民在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中的同等权利,从机制层面消除城乡分割政策的形成基础;四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即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并在城市化进程中留住农村的人文关怀⑩,推动城市文化与小农文化之间的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新型城乡文化。只有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四个层面均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是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的并存与对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们认为中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路径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农村以市场经济替代自然经济,实现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具体路径是以集中农村生产要素、发展农村现代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为“支点”,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见图4)。世界银行(2009)认为,城乡生产要素集聚和生活水平的趋同可以兼得,其关键在于提供无空间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11)我们所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径与这一思路是一致的。
图4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一)根本路径:发展市场经济
中国的城乡差距源于城镇和农村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在中国农村,单家独户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传统农业长期难以得到根本改造,农村生产要素分散,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很低,这就为自然经济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阻碍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城镇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是城市的主要产业,市场在城镇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就与农村发展形成了鲜明差异。因此,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在城乡尤其是农村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提高农村的市场化水平,从而实现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大力发展城乡市场经济:一是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商品市场体系。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构建“县城—大镇—社区”三级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二是积极发展城乡统一的各类要素市场。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使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实现城乡合作共赢。三是大力维护农村市场运行环境。在市场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健全农村市场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市场欺诈行为,维护城乡市场运行秩序。通过在农村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在农村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有助于改善生产要素集聚状况,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从而在城乡互动发展中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二)具体路径
集中农村生产要素、发展农村现代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具体路径,这三者之间彼此互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1.集中农村生产要素
集中农村生产要素是发展农村现代产业和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条件,而发展农村现代产业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又是促进农村生产要素集聚的基本途径。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生产要素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从而带动城乡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改善。因此,应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障碍,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向县城、乡镇和农村社区集中,以此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具体而言,应从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四个方面加快农村生产要素集聚。
第一,在劳动力要素集聚方面,应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采取“1/3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就业、1/3农村劳动力在县城就业、1/3农村劳动力在镇政府所在地或农村社区就业”(12)的“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路径,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集聚过程中,应逐步放宽中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第二,在资本要素集聚方面,应盘活农村分散的富余资金,采取“县城有大中型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镇政府驻地有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社区有信用社网点和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三位一体”的金融机构布局路径,形成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各类民间金融组织有机结合、功能互补的城乡金融体系。城乡金融机构布局的完善,可以使城乡资金实现自由流动和合理集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在土地要素集聚方面,应逐步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具体来说,应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13)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应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引导作用,发展“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第四,在技术要素集聚方面,应集中配置农村科技资源,采取“县城有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镇政府驻地有农业技术服务站,农村社区有农业技术服务员”的“三位一体”的农业技术布局体系,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力度。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应通过集中配置农村科技资源,加强科研机构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大户、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发展农村现代产业
发展农村现代产业既是农村生产要素集中的落脚点,又是农村城镇化的载体,对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目标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岗位的关键是发展现代产业,由此可见发展现代产业对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应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来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各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明确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产区。在此过程中,应积极引导育种、加工、储运、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农业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户的引导作用,从而构建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在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方面,应引导农村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企业—产业—产业集群”三位一体的农村企业发展路径,促进农村工业产业化和服务业产业化。若干同类企业形成产业,若干同类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农村工业产业化和服务业产业化可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合作共赢。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深加工力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进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为农村生产要素集聚和现代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持,是农村生产要素集聚和现代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农业生产率、拉动消费等途径促进经济增长。(14)与此同时,农村城镇化也为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基本条件,从而有助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应采取“大县城—大镇—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的农村城镇化路径。通过拉大县城骨架,可以促进县域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县城集聚,充分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通过撤乡并镇和做大做强小城镇,可以吸引镇域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向镇政府驻地集中,使乡镇承担起连接县城和农村社区的桥梁作用;通过建设农村社区,可以将城镇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选取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中心村进行重点建设,将这些中心村建设成为集聚周边生产要素、服务周边群众生活的农村社区。通过重点建设农村社区,可以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大县城—大镇—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的农村城镇化格局的形成,城乡社会管理可以融为一体,城乡公共资源能够实现均衡配置。例如,在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方面,通过逐步撤销行政村,可以实现“社区管理中心—乡镇政府—县级政府”三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方面,可以实现“社区办幼儿园—镇办小学—县办中学”三位一体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格局;在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方面,可以实现“社区办卫生室—镇办卫生院—县办综合医院”三位一体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格局。这样,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将逐步实现一体化,从而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②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经济学家》2010年第8期。
③白永秀、任保平主编:《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1—4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2页。
⑤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8—66页。
⑥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⑦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载《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724页。
⑧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24页。
⑨更全面地说,我们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包含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城乡收入分配一体化。参见白永秀、赵伟伟、王颂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演进》,《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⑩白永秀、吴丰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文关怀及其设想》,《改革》2010年第7期。
(11)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译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2页。
(12)白永秀:《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形成、拓展、路径》,《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1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848—1864页。
(14)白永秀、王颂吉:《由“被动城市化”到“主动城市化”——兼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演进》,《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