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苏台小学校 广安 638027)
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普及,使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运用点滴。
一、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是很强,对于单一而枯燥的事物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对鲜艳的色彩更为感兴趣。正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点,能够直观明了、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情境,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单一的语言描述,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教学氛围更加愉悦、活泼,这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深受学生的喜爱,从而能够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积极的学习行为,我们的教学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但这并不是学生所熟悉的,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更积极地思考,我将音频、视频、图片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教学氛围,以带给学生全方位的刺激,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地思考与理解。我先用语言导入,让学生说一说大海,再提问:那海底又是一个怎样的未知世界呢?然后给学生播放关于海底世界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目光,接下来给学生播放几段音乐,让学生猜猜都是哪些动物发出来的,当学生完全陶醉于视频时,我在屏幕上出示各种海洋动物的简笔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让他们在图画本上画出来,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物产的丰富,同时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瞬间集中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将学生带入那优美的景象之中,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莫大的兴趣与动机,进而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活动。
二、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轻松学习。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会有一些内容枯燥、抽象,甚至难以理解,如果用传统的教学策略,教师一味单调地讲解,结果只能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勉强消化部分内容。如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图形由静变动、大小转换,也可以实现动态图片或视频的快慢转换。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或视频,置身于所处的课文情境,不仅能够接受知识信息,而且会产生较好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文章中抽象的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形象化、生动化、简单化,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的各个感官从几个层面来感受和接受知识,就可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解难答疑找到完美的突破口。
比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介绍周恩来,同时配上一些画面和背景音乐,来体现出周恩来为国家而鞠躬尽瘁,在民族面临重大困难时挺身而出,而他离开我们这个世界时没有留下一个后人和一份财产,但他却深深地留在了人民的心中。在学生对周恩来有了一些了解后,又观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动画短片,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把文中能够体现出“中华不振”的词语给标注出来,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不振”,通过插入动画短片实例进行说明,讲述一个妇女的亲人在外国租界被汽车轧死,她寻找中国警方帮助讨回公道,结果不但没有讨回公道反倒被警方训斥了一番。我把这段文字播放出来,然后由学生分组朗读,通过形象的文字画面与其切合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运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而小学阶段正处于皮亚杰所论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与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儿童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小儿垂钓》中,前两句诗的内容是“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画面,并配上与文字相符的曲调,让学生在聆听诗文朗诵后,展开丰富的、合理的想象,最后让学生对思考内容进行口头描述,这时候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激发出来了。其实,学生生来就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想象力能否得到开发,就看教师能不能充分利用有效因素进行激发和训练,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探究动机,使得学生在探究中享受了学习的乐趣,达到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开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论文作者: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学生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阶段论文; 周恩来论文; 中华论文; 情境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