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现今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供电保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和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继电保护中形成了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将使得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供电保障中的作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今,应当加大对于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投入,从而使得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
关键词: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 ;应用
引言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属于一种保护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手段,能评价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判断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减少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1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概念
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是通过电流、 电压保护等方式控制系统运行故障的发展。 目前继电保护可以明确的发现故障发生位置,并且准确分析其原因,发出警报信息,并以跳闸的方式来保证系统局部关闭,降低其影响范围。电子自动化继电保护是一种新的继电保护方式, 是以自动化为核心,以智能化为发展方向的继电保护方式。 继电保护不仅可以分析和发现故障, 还能够提供一定的故障解决方案,提高故障的处理效率。 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发展过程中,缩短时间,保证安全并且不断的提高运行效率是其主要发展方向。 继电保护分为以电流差动保护和电压差动保护,在目前的电力系统运行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2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应用原则
2.1持续运行原则
继电保护是对动态的电路进行保护, 必须具有持续性。 一旦继电保护出现中断,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要具有合理性,在管理上,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原则,及时做好继电保护专治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了解继电保护原理,了解其运行周期和寿命,随时关注其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2.2宏观调控原则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 管理人员要具有宏观的把控。 对继电装置的处理上,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保证系统运行与维护的一体化,将其使用、维护和更换等工作进行统一,明确责任,保证其效率的提高。 宏观调控还包括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模式的掌控, 在对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 其安全防护措施, 自动化控制方案存在差异,要在分析后制定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方案。
3继电保护自动化的相关特点
3.1范围性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系统可以在系统规定的范围内,实现对该范围线路进行安全的保障。当规定范围内的线路出现相关的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自动化设置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控反应,对该区域内的线路进行相应的保护。然而,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具有范围性的特点,对与不在控制范围内的线路并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3.2灵敏性
对于电力系统规定范围内的线路发生相应故障的时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装置会迅速对电力系数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判断,反应十分灵敏,对故障问题也可以进行及时的解决。通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灵敏性的特点,可以及时的将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及时的切断处理维持整个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可选择性
当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时候,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会根据线路或者装置发生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选择,对于较为严重故障的线路会进行及时的线路切断,对于故障较轻的线路进行相应的维护处理,防止故障的蔓延化、扩大化。通过继电保护自动化的装置的选择性特点可以有效的维持电网的正常运行。
4影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相关因素
影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 电源操作不当:由于电源操作不当,在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将电源切除,导致酸性或蓄电池出现电流不稳定现象,影响了装置的可靠性;b. 周围环境的影响: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工作温度较高,工作环境周围存在着许多发电残留物,导致装置出现极速老化的现象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导致装置丧失保护功能;c. 质量不过关:在出厂投入使用前未进行相应的运作测试及检验操作,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恶意将零部件换成质量较差的材质进行制造,降低了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使用性能。
5提高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措施
5.1优化设计、维护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
在进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硬件冗余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并联、多数表计、备用切换等方式将装置的可用性及拒动率提高,全方面的显示设备误动率,在进行冗余硬件的设计过程中应立足于全方面的继电保护系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最合适的冗余方式,节省设计成本,减少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此外,在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还应加强维护设备,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首先针对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实施定期检查及维修,针对设备原件标志、按钮及动作等进行检查,针对设备的配线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脱落、打结现象应及时进行故障排除,针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总结分析,采用预防性的手段及措施进行解决,将故障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2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全面了解设备的设定值、初始状态等情况后,由于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结构及运行较为复杂,其初始设定情况对于后续的运行操作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原始数据的设定情况是评价装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备投运前应对相关初始数据进行全面了解,针对技术资料、设计图纸、数据信息、装置的运行情况等进行统计及分析,将其作为参考对运行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定期检查及排除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检修工作的科学性及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注意自动化装置技术的更新与改造,不断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选择两套不同的自动化装置,在相同院里下对线路及母线进行保护,减少事故的发生。采用全数字化保护系统进行保护,使用装置检测器对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进行检查,用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及红外线成像技术等实施设备的日常监测及保护。
5.3提高维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
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责任意识对于提升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提升维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及应对能力等首先应对维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让维护人员熟悉掌握维修相关技术,清楚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实施责任制,从根本上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效率。
结束语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有效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实施优化设计、维护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及提高维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等措施最大程度提高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卢 信 军 .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和 继电 保 护 的 关 系 探 究 [J]. 科 技 经 济 导刊 ,2016(14):91+88.
[2] 刘海仙 , 许鑫磊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研究 [J]. 价值工程 ,2016,3528:97-98.
[3] 蔡 启 锐 .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 动 化 和继 电 保 护 的 关 系 探 讨 [J]. 科 技 展望 ,2016,2630:90.
论文作者:韩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装置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可靠性论文; 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