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红[1]2003年在《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文中认为信息资源数字化与信息传递网络化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实现提供了条件与便利。图书馆是社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体。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国内最丰富的信息资源,首先推进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至关重要的。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可提高整个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信息保障能力,从而加速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详尽地论述了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第一部分首先概述了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从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的基础地位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契机方面分析了中国高等学校信息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的有利条件。第叁部分从高校图书馆上网状况、高校图书馆文献的协调采购现状、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现状、高校图书馆馆藏实体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现状、高校图书馆对网络虚拟型信息资源的组织现状方面对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即:加速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标准化进程、完善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快高校特色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促进高校知识信息导航服务体系的发展、提高高校文献信息的传递效率。
王爽[2]2012年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研究》文中提出现如今我们已经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意味着信息已逐步取代了物质和能量,成为当今社会的最为根本的财富和资源。信息化的社会即将来临,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社会变革的重大冲击,如何更好地建设高校图书馆以达到资源共享,本课题及由此而得出。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是指大学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等,也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其服务对象是高校教学与科研。高校图书馆拥有国内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而单一型高校图书馆,或者某些收藏力相对低下高校图书馆不可能对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包罗万象,更不可能及时地为各类型用户提供全方位、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因此,适时地加强对高等院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是摆在高校图书馆人面前的首要任务。论文从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概念出发,研究了近年来信息资源的理论基础分别是信息交流论、整体效应论、价值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在研究这些理论基础的基础上为本文进一步研究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和发展做了铺垫。通过对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研究和理论的发展现状的阐述:如在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规模大小,发展程度快慢、实际应用效果好坏及取得的成绩等方面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进行评估。本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做了比较研究,在比较的基础上研究哪一种模式才是适合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同时提出了影响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对区域跨系统模式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做了系统的描述,并提出了其相应的保障体系机制,为网络环境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保驾护航。
汤巨霞[3]2007年在《高等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院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共享,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在高校间达到均衡分布,缩小不同地区和高校的资源贫富差距,同时也可以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提高利用率,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资源需求。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观念以及体制束缚等原因,使得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与障碍,导致高校校际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一直未能有效实现。本文结合信息共享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进行了经济效率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经济效率的具体措施。在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参考,及对我国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和用户共享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包括共享技术障碍、资源配置不均衡、传统理念缺陷、管理体制不完善、知识产权问题、经费问题、人才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与障碍,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共享模型以及信息共享平台的原型。所设计的信息平台主要向用户提供注册认证、目录管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用户培训等服务内容。而基于该平台建立的共享模型则主张以各个高校的校园网为接口接入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使校内用户可以访问到更多其他院校的相关资源,同时对于校外用户,也可以通过账户注册的方式取得平台的访问权限。为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推动共享的有效实现,本文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该机制以先进的技术体系作为基础,以合理的共享方式作为依托,以系统的组织管理结构作为协调,以完善的法律保护制度和行政干预机制作为保障,以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政策及测评体系作为促进。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在于:1、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共享的经济效率及经济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指导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实施。2、对目前高等院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及用户的共享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共享的障碍因素。3、对高等院校数字化资源共享的机制提出一个总体构架,从技术支撑、共享方式、组织结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何路路[4]2012年在《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高校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逐渐区域化、国际化的今天,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高校关注的新焦点。基于该时代背景,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该部分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近五年的相关文献,对当前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实地调研与对策探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实地调研。研究选定南昌地区20所高校的600名师生和数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南昌地区高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南昌地区高校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力度和重视程度不一,共享资源方式以校内共享为主,较少有校际共建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经验与计划,超过2/3的师生具有免费共建共享意愿,存在本专科院校资源建设不均、资源开发与利用失衡、资源建设部门多且各自为政、区域共建共享渠道闭塞、资源重复率高且更新和后期维护不足等问题。鉴于南昌地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内部发展和外部保障两方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内部发展方面包括对共建共享和版权保护的错误认知、高校文化心理差异的产生及民众的信息素质不高。外部保障方面则有经费的持续化供给不足、技术标准化进程缓慢、非专门化的组织运作、管理职能发挥不充分、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及服务缺乏人性化元素。提出以下促进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和建议:1)更新观念,加深对“共知、共建、共享、共赢”愿景的认知;2)明确特色定位,制定区域资源共建共享蓝图;3)统一资源共建共享标准,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撑;4)成立专门组织,发展专业队伍;5)加强区域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质量监控;6)提升人员素质,重视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等。
刘赛君[5]2011年在《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信息服务机构和集散中心,是国家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一支中坚力量。而它们作为一类发展相对缓慢的单一型图书馆根本不可能尽包尽含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更不可能及时地为各类用户提供全方位、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所以适时地加强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满足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这类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状况进行了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典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及国内几个典型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案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目前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通过多种方法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特点、共建共享的现状以及在共建共享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应借鉴国内外的模式,提出了适合此类院校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然后从建立起有效权威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组织、建立信息资源联合采购协调组织、建立完备的信息检索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多样性数字化信息服务、构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网络信息资源传递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多渠道获取必要的经费来保障共建共享工作的持续性发展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目标与步骤。最后论文从组织协调、人才支持、经费支持等诸多方面对如何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
张苗苗[6]2008年在《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一直是图书馆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什么样的模式开展活动关系共建共享实现的程度和水平。因而近几年来,共建共享模式的研究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共建共享理论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七家具有代表性的共建共享组织的典型调查与研究,透视共建共享模式问题。调查的七家对象是:CALIS、NSTL、CASHL、JALIS.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湖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系统论述国内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历史发展和模式研究综述。第叁章介绍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包括调查课题的选择、调查内容的设计、调查对象的选取、调查方法的采用、调查的组织安排。第四章就各共建共享组织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资源建设、服务提供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第五章得出调查研究结论。首先,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我国共建共享现行模式进行类型划分为:层级模式和平行模式;自主建设模式和采购协调模式;集中服务模式和分布服务模式。其次,提出关于共建共享模式的思考:牢固的合作关系是共建共享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根基;模式构成要素由布局模式、共建模式和共享模式构成;组织间有进行大共建大共享的可能性。最后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武叁林, 栗荣杰[7]2011年在《山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状况,对山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剖析了制约共建共享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山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七项对策,即设立权威性的组织协调机构、构建联合采购信息系统、创立山西高校图书馆联合目录查询系统、有侧重地建立特色资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法则及分配机制建设、拓宽和强化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功能。
刘晓华[8]2009年在《建筑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国内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而建筑院校图书馆作为收藏力相对低下的单一型图书馆根本不可能尽包尽容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更不可能及时地为各类用户提供全方位、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因此,适时地加强对建筑院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是摆在建筑院校图书馆人面前的首要任务。论文针对建筑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研究,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访问调研法和实证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建筑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以及建筑院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出建筑院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指出建筑院校图书馆应借鉴国内外的模式,提出了适合建筑校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并通过建立权威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建设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联合采购协调组织、建立完备的信息检索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构建网上信息资源传递体系等几个步骤提出了建筑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构想。最后论文研究了建筑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机制,从组织协调保障、政策法规、人力、财力、利益、安全保障等几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白新勤[9]2013年在《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态势》文中指出总结了国内影响较大的CALIS、CASHL、NSTL、DRAA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提供的典型服务,并通过图书馆网站,调研了河南高校信息资源保障项目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的举措,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高鑫[10]2016年在《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资源得到了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数字化与信息传递网络化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也对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集中聚集地,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国内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广大的用户人群,因此,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等内容。第二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及其服务的范围。第叁章主要是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的典型案例的介绍,拟从定性的角度对这一项目的具体内容提出建议。通过对典型案例的介绍,总结归纳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的先进经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拟从定量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提出建议。首先介绍了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情况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近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影响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的进程及读者需求。最后,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宏观角度进一步明确共建共享服务的建设内容。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基于第叁章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的定性分析及第四章的调查统计研究的定量分析,本章从资金保障、制度建设、利益均衡、知识产权保护四个方面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 周永红. 湘潭大学. 2003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研究[D]. 王爽. 吉林大学. 2012
[3]. 高等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D]. 汤巨霞. 浙江师范大学. 2007
[4]. 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研究[D]. 何路路. 南昌大学. 2012
[5].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 刘赛君. 天津师范大学. 2011
[6].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调查与研究[D]. 张苗苗. 河北大学. 2008
[7]. 山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 武叁林, 栗荣杰.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1
[8]. 建筑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 刘晓华. 吉林大学. 2009
[9]. 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态势[J]. 白新勤. 情报科学. 2013
[10]. 河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研究[D]. 高鑫. 燕山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