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省(自治区)农村校外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治区论文,校外论文,健康状况论文,农村论文,青少年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调查背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早在1996年就开始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合作,为我国贫困地区农村校外青少年提供生活和生产技能的培训,该项目在儿基会与中国政府教育合作计划中被定名为“非正规教育”。2006~2010年是该合作项目的第4个周期,在此周期中,共有10个省(自治区)作为项目省参与校外青少年的发展工作,包括甘肃、贵州、河南、湖南、内蒙古、青海、陕西、四川、云南和新疆。在每个省(自治区)里,都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项目县,在每个县里,又有7个自然村作为项目村,共计140个自然村。在这些村子里,儿基会和中国科协为校外青少年建立学习信息资源中心(以下简称学习中心),为他们提供有关生活技能和生产技能的各项培训。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各项目县校外青少年的现状及其在未来 5年项目周期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通过项目工作促进校外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儿基会与中国科协组织10个项目省的项目负责人做了基线调查。本报告根据这次基线调查的部分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校外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二、调查方法
基线调查于2006年6月至10月间开展。项目专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个项目县的7个项目自然村中,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共计60个自然村。调查实施时间为8月至10月,共计1,854名校外青少年参加了问卷调查。由于个别青少年的年龄超过了21岁,被视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843份。样本分布见表1。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软件做处理、统计和分析。
儿基会项目顾问、中国科协项目负责人、项目专家和省县级项目负责人还访问了青海省和湖南省各6个自然村的近60名校外青少年、社区学习中心辅导员、县项目负责人和青少年的家长。
三、调查结果
(一)农村校外青少年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1.个人基本情况
在1843名被调查者中,男生为1004人,占54.5%;女生为839人,占45.5%;男生多于女生9.0%。年龄在10至12岁的青少年占5.5%;13至15岁的占31.6%;16至18岁的占54.0%;19至21岁的占8.9%。参与调查的绝大多数青少年(91.1%)属于该项目的受益群体(年龄在10至18岁)。汉族占全部调查青少年的79.1%;有11个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参加了调查,包括土家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彝族、回族、水族、哈萨克族、苗族、白族和满族,共占20.9%。
有20.8%的青少年未完成小学教育,加上小学毕业的12.7%,共为33.5%,即有1/3的青少年只有小学毕业或以下的教育程度。另有35.8%的青少年未完成初中学业,与前项相加为69.3%,即有2/3强的青少年未能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及以上的青少年仅为30.7%。小学完成率为79.2%,初中完成率为30.8%。
2.家庭基本状况
大部分父亲(87.0%)的年龄在34-50岁之间,平均年龄42.9岁。同样,大部分母亲(89.8%)的年龄大多在32~48岁之间,平均年龄40.7岁。53.0%的父亲在家里务农,27.1%的父亲外出打工,其次是在村里务工(8.4%),不到1/10(7.6%)的父亲做家务。近一半(49.6%)的母亲在家里务农,36.6%以上做家务,近1/10(8.6%)外出打工,极少数(3.3%)在村里务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青少年占全部回答该问题青少年的5.5%。
有11.3%的父亲是文盲;识字班和小学没毕业的两项相加为29.7%;小学完成率为59%,初中完成率为27.2%。有23.3%的母亲是文盲;识字班和小学没毕业的共为33.6%;小学完成率为43.0%,初中完成率为18.1%。父母平均的小学完成率为51.0%,初中完成率为22.7%。父亲受教育平均水平高出母亲0.74,且差异十分显著(t=89.273,df=1746,p=0.000)。而且,夫妻间的受教育程度也呈正相关(r=0.486,p=0.000),即丈夫受教育程度越高,则妻子受教育程度越高,反之亦然。电视是大多数家庭(82.5%)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1/3强的家庭有电话(34.5%)、收音机(30.7%)和手机(30.1%)。但其他家庭信息资源相对比较贫乏,只有1/4的家庭有书籍(25.9%)和报纸(25.4%),有村有线广播(10.1%)和杂志(9.3%)的数量很少,极少家庭拥有电脑(2.0%)。1/3强的家庭有马、牛、驴、骡等耕畜(35.1%)和奶牛、羊、猪等牲畜(34.4%),不到1/3的家庭有果树或林木(26.6%),1/5的家庭有汽车、拖拉机或其他农用车(19.6%),仅有1/10的家庭有农用机械(11.1%)。
(二)农村校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1.自我满意程度
农村校外青少年对自己各方面“非常满意”或“有些满意”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与父母关系(70.7%)、与同伴关系(60.5%)、性别(56.9%)、健康(54.6%)、性格(42.4%)、体型(37.9%)、相貌(34.0%)和学习成绩(28.3%)。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满意度最低,“非常不满意”或“有些不满意”的共占41.6%。应该注意到,有1/4强的青少年对自己的体型(27.1%)、性格(26.1%)和相貌(24.8%)满意程度很低,缺乏自信,还有近1/5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19.8%)和性别(18.3%)不满意(见表2)。
女生对相貌(3.08:3.22,t=2.470,df=1707,p=0.014)和健康(3.48:3.64,t=2.599,df=1696,p=0.009)的满意程度要低于男生,且差异显著,尤其是对自己的性别(3.56:3.78,t=3.680,df=1667,p=0.000)满意程度更低,且差异十分显著。这说明,女生在性别认同方面比男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综合上述所有方面,男生(26.05)比女生(25.23)的自我满意程度平均值高0.82,且差异明显(t=2.520,df=1799,p=0.012)。
少数民族青少年对相貌(3.00:3.20,t=2.846,df=1701,p=0.004)、与同伴关系(3.60:3.80,t=2.942,df=1670,p=0.003)和与父母关系(3.88:4.07,t=2.635,df=1665,p=0.008)的满意程度要低于汉族青少年,且差异显著。综合上述所有方面,汉族青少年(26.38)比少数民族青少年(23.03)自我满意程度平均值要高3.35,且差异十分显著(t=8.427,df=1790,p=0.000)。13~1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比其他年龄段的青少年综合自我满意度更高(见表3),且差异显著(F=3.508,df=3,1724,p=0.015)。
从各省(自治区)情况来看,陕西青少年自我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湖南和河南;满意度最低的是青海,其次是贵州和新疆,且地区间的差异显著(F=27.111,df=9,1791,Sig.=0.000)。(见右图)
不同省(自治区)青少年综合自我满意度差异图
2.自信程度
校外青少年“经常”或“总是”感到“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54.4%)和“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36.4%),但对自己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表现得并不自信,只有17.7%的青少年有这种自信感。值得关注的是,有近一半(44.1%)的青少年“有时”、“经常”或“总是”对自己感到失望,有42.6%的青少年感到自己是别人的负担。(见表4)
经相关性分析,青少年的自信程度与自我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r=0.296,p=0.000),即自信程度越高,自我满意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3.情绪
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程度不同地存在不良情绪,诸如“有时”、“经常”或“总是”“想事情或做事精力不集中”(58.4%),“看见不顺眼的事爱发火”(55.5%),“晚上睡觉时难以入睡或醒了之后不容易再睡着”(53.5%),情况不容乐观。(见表5)
经相关性分析,稳定情绪与自我满意程度之间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r=0.265,p=0.000),即自我满意度越高,情绪越稳定,反之亦然。稳定情绪同样与自信程度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r=0.220,p=0.000)。
四、结论与建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所得出的结论,仅适用于调查的10个省(自治区)贫困地区农村校外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年龄在10至21岁,受教育水平不高,父母多务农、打工或做家务且受教育年限较低,家庭学习资源相对缺乏和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一)农村校外青少年自我接纳程度较低
调查发现,2/5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不满意,同时有1/3强的青少年对自己的体型、相貌和性格满意程度很低。更值得关注的是女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总体自我接纳程度要低于男青少年和汉族青少年。根据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05年在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和贵州10个省(自治区)的46个区县184所中小学做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以下简称“儿童发展状况调查”)[1],我国在校儿童对相貌和体型表示满意的占82.1%,对健康状况表示满意的占83.1%,对性格表示满意的占76.9%;对学习状况表示满意的占69.5%。比起这些在校儿童来,贫困农村地区的校外青少年对自我接纳程度要低很多,相差最大的是相貌,占48.1个百分点(82.1%~34.0%),其次是体型,占44.2个百分点(82.1%~37.9%),第三是学习成绩(状况),占41.2个百分点(69.5%~28.3%),接下去是性格,占34.5个百分点(76.9%~42.4%)和健康,占28.5个百分点(83.1%~54.6%),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青少年在正确认识自己之后,欣然接受自己,并获得自尊是心理发展的正常轨迹,而农村校外青少年由于社会、经济、家庭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自我接纳程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受到社会各界更大的关注。建议项目工作中,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让农村校外青少年在实践中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独特作用,愉快地接纳自己。
(二)农村校外青少年自信心不足
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青少年程度不同地对自己感到失望,还有2/5强的青少年感到自己是别人的负担。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中,有68.1%的儿童认为自己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并有89.8%的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农村校外青少年前者的比例是17.7%,相差50.4个百分点,后者的比例是54.4%,相差35.4个百分点。在访谈中也发现,农村校外青少年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对未来感到茫然。
我国农村青少年这种低程度的自我接纳和自信心不足很容易导致自卑、消极、悲观和封闭,对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是较大的障碍。建议项目工作中,更加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特别是女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自尊程度,加强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加和谐的成长环境。通过参与农村社区的建设和义务工作,培养青少年的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增加并强化他们的成功经验,鼓励其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增强自信心。青少年在服务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自身价值得以体现,自信心得以提升。
(三)农村校外青少年程度不同地受不良情绪的侵扰
不容忽视的是,还有半数以上的农村校外青少年经常有不良情绪,包括焦虑、无助、压抑和睡眠障碍等,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很大的威胁。贫困、自我封闭、与外界交流的限制、实际生活的各种困难等因素给农村校外青少年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和生活压力。比起城镇较为富裕的青少年群体,贫困农村地区的校外青少年会更经常地体验到挫折和受到不良情绪的侵扰。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适当的释放,压抑久了就会变成对社会的不满,最终爆发攻击性行为[2]。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很大的挑战甚至是威胁,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建议通过项目组织的各种活动,疏导校外青少年的不良情绪,增加他们人际交往的互动性,适当地为青少年提供不良情绪的释放渠道,通过各种健康方式,包括运动、读书、唱歌、跳舞和同伴间的倾诉等,转化不良情绪。
(四)大力开展生活技能教育势在必行
儿基会在为农村校外青少年建立的非正规教育项目中一贯倡导开展生活技能教育。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活技能定义为,个体采取适应和积极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有效的交流能力、调节情绪能力、缓解压力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十种能力[3]。生活技能教育的目的就是使青少年掌握这些生活技能,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了解生活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个人潜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自我充分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理想。生活技能教育可以通过参与式教学、同伴教育、青少年活动俱乐部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在儿基会以往项目周期的活动中,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取得了好的经验,并将在本周期的项目活动中开发更多的案例,为农村校外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不懈的努力。
收稿日期:200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