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蒋光贵
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大陆与台湾两岸关系的思想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认真研究其两岸关系思想,对于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中国梦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是铸牢两岸民族共同体的目标指引
(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
一个民族要有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希望和团结一致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把我们整个国家的追求、56个民族的向往、海内外同胞的期盼融为一体,不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和全体同胞的整体利益,也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它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号召力。大陆与台湾同胞同属于中华民族,因此,实现中国梦就成为两岸的最大公约数。
(二)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大陆与台湾同胞共同追寻的梦想
近代台湾人民在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大陆人民积极支援台湾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明末清初郑成功从大陆出发,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开罗宣言》明确敦促日本归还其侵占的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如今,许多台湾同胞纷纷表示两岸一家亲的心愿。在大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的不断实现,将极大地振奋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信心,必将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极大地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三)实现中国梦,两岸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实现中国梦,两岸应相互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之所以是“必由之路”,是因为这条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历史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60多年的探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要弄懂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研究它的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形式和内容,既要研究历史传承,又要研究这个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既不割断历史,又要把握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正是考虑到了历史与现实,我们才提出对台实行“一国两制”。我们尊重台湾的历史。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成功地保障了香港、澳门的稳定和繁荣发展。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台湾同胞因为自己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有自己的特定心态,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对此,我们尊重这种选择。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时又指出:“60多年来,两岸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实行不同社会制度。道路和制度效果如何,要由历史去检验,让人民来评判。两岸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让这类分歧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
依据计算成果,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对河系防洪泄洪、河势稳定、河岸堤防等水利工程设施、防汛抢险的影响及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的防御洪涝标准及其措施等。
发展两岸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发展中华文化,铸牢两岸联系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他强调:“台湾同胞保持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牢固的中华文化情感,打心眼里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这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是不可磨灭的。”因此,两岸同胞走近、团圆,这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割裂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发展两岸文化交流。当前,两岸文化交流中,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中华文化在融合、传承、发展、创新中繁荣昌盛。一是两岸可以加强艺术、戏曲、宗教、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可以挖掘和交流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既尊重差异,又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特别是要在多样性中看到一致性。二是发展两岸的文化产业。当今文化产业是世界性的黄金产业,应该大力发展两岸的文化产业,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例如,发展语言学习、中文教材、电影、音乐、国际中文市场等。台湾的文化产业起步早些,在创意、人才、研究开发、市场营销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大陆的文化产业则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广阔的文化市场和稳定的政策环境,这些是大陆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这些产业合作与交流,不但可以发展两岸的经济,而且可以扩大和加深中华文化的影响,达到求同存异、化异为同,以增强两岸一家亲的意识。三是加强两岸的教育方面的交流。文化给予教育社会价值,教育给予文化生机与活力。大陆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1985年就开放了台湾学生报考大陆高校,2006年开始承认台湾学历,2007年开放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等等。然而,台湾在教育方面却比较消极,2008年国民党采取了“三限六不”政策严格限制,民进党更是严加阻挠。可见,探索两岸教育交往是非常必要的。
两岸同胞本是一家人,要和平、要交流、要协商合作,这些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2008年以后,两岸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了19项协议,实现了“三通”,开放了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实现了大陆学生赴台学习。两岸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经济发展较为突出:贸易投资稳步发展,产业合作逐步走上制度化阶段,金融合作也逐步深化。政治上,双方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是最重要的进展。文化交往也逐步增多,一些精彩的文艺节目不断上演,例如,大陆的儿童艺术团、北京京剧院、重庆歌舞团、广东粤剧院等到台湾演出,台湾爱乐乐团等也到大陆演出。艺术节、文化月、文化周、研讨会、大学生篮球赛、青少年朗读比赛、青少年夏令营、中小学书画展等也在两岸之间开展起来。这些活动的开展,密切了两岸关系,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台海动荡紧张,两岸冲突对抗,民众深受其害;走和平发展之路,谋互利双赢之道,利在两岸当下,功在民族千秋。”因此,大陆十分欢迎更多的台湾同胞参与到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行列中来,“大家一起努力,出主意、想办法,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 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铸牢两岸关系
(一)加强两岸联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梦不仅仅是祖国大陆人民的梦想,同时也是港澳台同胞和广大海外侨胞的共同梦想。在谈到大陆与台湾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二)历史和现实要求加强两岸中华文化的联系
检测装置主要用于获取大型机械设备的吊臂顶端的电场数据,并将电场数据转化为距离输电线的距离数据,通过RF433无线射频发送到报警装置。当检测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进入休眠状态,从而降低功耗。报警装置对距离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不同的距离范围进行不同等级的声光报警,同时通过GPRS通信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后台数据库进行记录[21-22]。报警装置通过北斗/GPS定位系统获取位置数据,将发生报警的位置发送到后台数据库。检测装置与报警装置的程序运行流程如图8所示。
实现中国梦,两岸应加强往来,相互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将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谈话中都肯定了广大台湾同胞的爱国精神。为了振兴中华,大陆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台湾要摆脱旧观念束缚,明确振兴中华的共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台湾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想法。例如,2013年4月,他在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的时候就提出,要加强产业合作,扩大投资,深化金融服务业合作以及探讨经济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给予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加强形势、政策、发展规划沟通等问题。
然而,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后,日本在台推行殖民文化,对台湾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强烈冲击。1949年以后,国民党统治台湾时期,虽然大力消除了日本文化的影响,重建了中华文化,但却在民众中培养反共、反大陆的情绪。李登辉执政时期推行“台独”,大搞“文化台独”,以乡土意识和地方意识为幌子,企图使台湾民众对文化的认同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独立出来。彼时,两岸交流受到人为阻扰,台湾民众无法了解大陆,在“文化台独”思潮的影响下,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产生了一些混乱。民进党执政时期,推行所谓“去中国化”的“台独”对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产生了更大的伤害。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主要是在经贸交流方面,虽然发展这方面的交流是必要的,但是,绝不能忽视发展文化交流,因为只有文化交流才能使两岸同胞从深层次、在情感和精神上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在当前台湾当局不愿展开两岸政治对话的情况下,发展文化交流可以弥补政治对话的缺失,为政治对话和化解政治分歧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再者,两岸民众团结成一家人,就能更好地遏制“台独”势力。
(三)积极探索两岸中华文化联系的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抛弃偏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力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大陆人民的梦想,也是台湾同胞的梦想。台湾同胞与祖国内地人民要守望相助、携手共进。中国梦与台湾的发展也密切相关,两岸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地域、不分宗教,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台湾同胞有深厚的爱国热情,也有经济力量等优势,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三 必须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大局
大陆与台湾有着共同的文化,这是两岸天然联系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发展当今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其根本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以至于“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因为“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将中华文化看作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这是很深刻很有见地的。中华文化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命,就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信息表现、传达、沟通、交流的体现。大陆与台湾有着共同的精神基因,那就是中华文化。
(一)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这就是说,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是,两者同属于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领土与主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素,是一个国家是否独立完整的根本标志。一个国家领土与主权不完整,就不可能是一个自主的国家,就没有国家的尊严。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因为中国丧失了一些领土和主权。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马英九会面时指出:“‘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因此,要维护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就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也就是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离开这个政治基础,就可能危害祖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正是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同时,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同胞绝不会答应。当前,威胁祖国领土和主权的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对他们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企图阻挠两岸关系的行为,要进行坚决的斗争。
(二)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翻模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最重要的环节。混凝土的拌和生产、浇筑等工序应由专人负责,浇筑前应认真检查模板,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严格按照对称、均匀的原则进行混凝土浇筑。分层振捣,确保浇筑稳固。
(三)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要增进同胞的亲情和福祉,让两岸同胞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只要是有利于两岸和平的事,有利于两岸发展的事,有利于两岸增进感情的事,有利于两岸同胞福祉的事,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两岸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做。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途径:一是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双方加强宏观政策沟通,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大陆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欢迎台湾以适当的方式加入亚洲投资银行。二是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两岸同为中华民族,双方同为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需要挖掘和阐发,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地域、富于永久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弘扬起来,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为民族未来培养优秀人才。三是要发展两岸的基层关系。“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因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基在基层”。要让广大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特别是了解大陆的发展,要多提供条件让他们加入到两岸交流中来。有了坚实的基层,才能有效抵制“台独”势力,才能不断密切两岸关系。四是要看到两岸的希望在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为此,必须为两岸青年的学习、创业、交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遇、创造尽可能多的好的条件,从而使青年一代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夙愿。自古以来,台湾与大陆都休戚与共。历史上,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紧密团结,打败过荷兰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透过历史风云变幻,可以深切体会到,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儿童起病与成人起病肌张力障碍苍白球内侧神经波动比较及临床意义 ………………………………………………………………… 王爱华,张睿俐,耿馨佚,等 19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这种共同的根使我们这个民族的海内外同胞情深意长,共同的魂使所有中华儿女心心相应,共同的梦使我们每个人在奋斗中同心同德。只要两岸同胞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减少未扰动或扰动较少的相对天然岸线的开发,提高已开发岸线设施的利用效益,统筹防洪与生境保护的对立统一关系[1],为长江珍稀保护水生生物物种提供一个适宜且能完成其基本生活史的生境,理应是长江保护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产出为新时期不搞长江大开发,注重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提供了一个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合适理念。
责任编辑/林文剑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
标签: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