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与世界审计组织(连载3)_审计准则论文

中国审计与世界审计组织(连载3)_审计准则论文

中国审计与世界审计组织(连载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组织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审计组织职业准则委员会(四)

世界审计组织职业准则委员会近年来曾设立了三个项目组:审计质量控制项目组、准则协调项目组和透明度与问责制项目组,以承担开发国际审计准则的特定工作。

在2007年巴林举行的职业准则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审计质量控制项目组。该项目组拥有9名成员,新西兰审计署担任主席。项目组负责起草关于各类型最高审计机关开展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所适用的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即“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体系”中的ISSAI 40-49。目前,质量控制准则(ISSAI 40)已经完成,并在2010年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届大会上通过。该工作组将于2013年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前编制完成差距分析工具、差距分析工具使用范例及评估差异大小的指导方法。

准则协调项目组在2011年正式成立,其核心工作是重新撰写“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体系”中第三层级的基本审计原则(ISSAI 100-999),确保体系各层级准则的协调一致性。该工作组拥有13名成员,丹麦审计署担任主席。目前,项目组已经组织完成了ISSAI 100-公共部门审计的基本原则、ISSAI 200-财务审计的基本原则、ISSAI 300-绩效审计的基本原则和ISSAI 400-合规性审计四项准则的撰写工作,将提交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通过。中国审计署自2011年加入项目组以来,积极参与了ISSAI100-400的修订工作,并作为ISSAI 100起草小组成员,与来自英国、南非、印度的代表,共同起草了ISSAI 100-公共部门审计的基本原则,明确所有的公共部门审计任务都旨在促进良治,最高审计机关是国家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柱。

透明度与问责制项目组于2007年成立,拥有9名成员,法国审计法院担任主席。项目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体系”中关于透明度与问责制的准则(IS-SAI 20和21)。在2010年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届大会批准了两项准则后,项目组完成使命并在职业准则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的同意下解散,两项准则的维护更新工作则继续由职业准则委员会负责。

世界审计组织能力建设委员会(一)

2003年世界审计组织通过的2005-2010年战略规划中提出,本组织的战略目标二为最高审计机关能力建设,即通过培训、技术援助、信息共享以及其他能力建设活动,提高最高审计机关的能力与专业水平。2006年3月,世界审计组织能力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摩洛哥审计法院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目前拥有32名成员。

为了推动世界审计组织框架内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能力建设和审计人员审计能力的提高,能力建设委员会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开发了《最高审计机关能力建设指南》、《审计人员职业资格指南》、《同业互查指南》、《如何提升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影响指南》等一系列工作指南。

2007年,世界审计组织发布《最高审计机关能力建设指南》,内容包括介绍审计能力建设战略管理流程和概括审计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这份指南是各国审计机关能力建设的经验总结,旨在帮助各国最高审计机关有效应对环境变化、有效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挑战,也是指导最高审计机关审计能力建设的重要依据。

《审计人员职业资格指南》主要包括对职业资格的考虑以及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对职业资格的考虑主要包括评估对职业资格的需求、选择职业资格的相关标准、评估不同的职业资格三个方面。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主要包括规划职业资格战略、筹措职业资格所需资金、实施职业资格战略和评估职业资格影响等四个方面。

《同业互查指南》中的同业互查,主要是指由一国或几国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对另一国最高审计机关进行的检查。他们都是自愿进行或是接受同业互查的。其目标是使最高审计机关实现其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及其他产品,确保公共部门的受托责任,以帮助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如何提升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影响指南》主要是从审计前、审计中、审计后三个阶段及审计工作结果和审计信息等使用的利益相关方积极介入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影响。

世界审计组织能力建设委员会(二)

近年来,世界审计组织能力建设委员会通过与世界审计组织发展培训委员会及世界审计组织的其他机构开展合作,更积极地参与各地区的能力建设工作,强化在各地区审计组织内的活动,加强与其他机构在区域、双边和多边层面的合作。

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能力建设委员会又下设了三个分委员会,即在世界审计组织成员中促进增加能力建设活动分委员会、发展顾问和咨询服务分委员会、通过自愿同业检查来促进最佳实务和质量保证分委员会。

其中,在世界审计组织成员中促进增加能力建设活动分委员会现任主席国为英国,拥有23个成员及世界银行等3个观察员。该分委员会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审计组织成员和地区审计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确定能力建设的范围,制定并推广相关能力建设的指南;开发相关培训资料;加强世界审计组织与发展培训委员会之间的工作协调;考虑通过远程教育加强能力建设。另一方面,也在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发展顾问和咨询服务分委员会现任主席国为秘鲁,拥有7名成员。一直以来,能力建设委员会都致力于向各成员国提供关于审计专家、合作审计及实习项目指南等方面的数据库。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资源,该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维护、更新政府审计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库,保证为各类审计项目提供所需人才;鼓励开展联合审计;鼓励开展实习和访问项目等。

通过自愿同业检查来促进最佳实务和质量保证分委员会,现任主席国为斯洛伐克,拥有9名成员。为了在世界审计组织各成员国之间更好地开展同业检查,该分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评估和记录现有的同业互查安排和发布同业互查结果。二是创造有利于同业互查的工作环境,除发布同业互查文件外,还推出了多项措施,以便促进同业互查的管理。三是更新同业互查指南和提供最佳实务范例。四是参与制定最高审计机关绩效评估框架(PMF)。

世界审计组织培训委员会

1986年,世界审计组织第十二届大会通过决议成立世界审计组织发展培训委员会(INTOSAI Development Initiative,以下简称IDI),旨在开展一系列以各国需求为基础、可持续的能力发展合作项目,促进发展中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能力建设。2001年起,挪威审计署接替加拿大审计署担任IDI的主席。从2010年起,IDI还承担了世界审计组织与捐助机构合作机制秘书处的职责,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援助、促进项目协调。

IDI的机构包括理事会、秘书处、世界审计组织与捐助机构合作机制秘书处以及顾问委员会。IDI理事会主席国为挪威,其成员国还包括加拿大、荷兰、瑞典、英国和津巴布韦等,世界审计组织秘书长和世界审计组织能力建设委员会主席为观察员。IDI秘书处负责执行委员会的战略规划和操作方案,实施能力建设项目,与其他机构交流联系等,采用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四种工作语言。IDI顾问委员会由世界审计组织和地区审计组织的代表、国际政府审计杂志代表、捐助机构代表和IDI理事会的成员组成。世界审计组织与捐助机构合作机制秘书处为世界审计组织与捐助机构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提供支持,并负责履行其年度工作计划。每季度IDI和世界审计组织与捐助机构合作机制秘书处都会出版通讯季刊,其内容可在www.idi.no上查阅。

最高审计机关的能力发展项目是IDI工作的核心所在。近年来,IDI实施“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实施计划”(3i项目),并与世界审计组织各委员会及工作组合作,陆续实施开展了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IT审计、环境审计、公共债务审计等领域的培训项目。作为世界审计组织与捐助机构合作机制秘书处,IDI还承担了开发最高审计机关能力发展数据库和最高审计机关绩效衡量框架(PMF),建立最高审计机关能力发展基金、全球征集能力建设项目建议等工作。

2013年,在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上,IDI将提请大会通过2014-2018年战略规划及新的职责授权,将更多地关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ISSAIs)的执行,以及采矿业、环境和森林、IT审计等新兴审计领域的能力发展项目。

世界审计组织财务与管理委员会

财务与管理委员会(Fi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简称为FAC)是世界审计组织战略目标四——“典范的国际组织”下设立的唯一委员会。2004年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第53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成立财务与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5名拥有投票权的正式成员和2名不拥有投票权的当然成员组成。正式成员由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内部通过选举产生,并从中推选1名委员会主席和1名副主席。正式成员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根据世界审计组织惯例,该委员会主席将担任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第二副主席。世审组织秘书长和上一届世审组织理事会主席是该委员会的当然成员。2001年至2013年,该委员会拥有选举权的成员包括沙特阿拉伯(主席)、美国(副主席)、中国、厄瓜多尔、挪威(代表世审组织发展培训委员会-IDI),当然成员包括奥地利和墨西哥。

根据《世界审计组织章程》,财务与管理委员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与世审组织秘书处合作制定世审组织的财务计划;监督和控制预算执行;向世审组织理事会提出核定协作成员初始会费标准的建议;向世审组织理事会提出调整世审组织全权成员和协作成员会费标准的建议;应理事会和大会的要求报告工作等职责。

作为世审组织理事会的核心领导机构以及负责世审组织治理的最重要的委员会,财务与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管理与世审组织财务与管理工作相关的事项。如经世审组织理事会授权,他们先后两次成立世审组织战略规划特别工作组,主导世审组织战略规划的制定;负责遴选并向世审组织理事会、大会提名世审组织战略规划主任的候选人;指导战略目标四下的世审组织财务前瞻特别工作组、世审组织与捐助机构合作指导委员会等的工作。

该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本年度工作及需提请当年理事会审议的事项。其中,世审组织战略规划主任、世审组织战略规划特别工作组、世审组织与捐助机构合作指导委员会及世审组织财务前瞻特别工作组都向该委员会报告工作。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简称IIA)是在1941年成立的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基础上发展成的一个国际性的民间组织。目前已有106个国家和地区的内部审计师协会成为该协会的分会,加入协会的会员及加入各分会的会员(自动获得协会会员资格)共有17.6万名,分布覆盖了16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宗旨是“经验分享、共同进步”。

IIA的最高领导机构和决策机构是全球理事会,由38位会员组成,一般一年召开两次会议。IIA还设有6类共15个委员会,除研究基金会主要从事科研工作,部分委员会承担管理职能以外,大部分委员会主要负责就相关领域为理事会决策和日常开展工作提供建议和支持。

IIA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阿尔蒙特-斯普林斯。总部现有员工540人,由首席执行官(秘书长)领导,首席执行官由理事会聘用。

目前IIA提供给全球会员的核心服务中最重要的两项是准则体系和资格证书。其中,《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是唯一一个全球公认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IIA推出的资格证书主要包括:注册内部审计师(CIA)、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专业资格(CCSA)、注册政府审计专家(CGAP)、注册金融服务审计师(CFSA)和风险管理确认专业资格(CRMA)。其中CIA的覆盖面最广、全球影响力最大。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1987年7月加入IIA,是IIA理事会成员,并在协会关系委员会、考试发展委员会、研究基金会托管委员会等5个专业委员会中拥有代表。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积极参加IIA的事务和有关活动。每年均组团参加IIA年会,并派出协会领导出席全球论坛和年中会议,确保IIA的各项决议符合中国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曾于2002年承办过一次IIA全球论坛,并将于2015年再次承办IIA全球论坛。

IIA的资格证书项目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展较好。目前大陆地区引进的考试有CIA和CCSA截至2012年6月,CIA持证人数达2.7万人,约占全球持证总人数的四分之一;CCSA持证人数525人,约占全球持证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大陆地区通过从业经验认证获得CRMA资格的人数已经超过2000,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世界审计组织奖项——约尔格·坎杜什奖

1981年5月,在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第22次会议上,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通过决议,决定以奥地利审计院前任院长兼世界审计组织秘书长(1964年至1980年期问任职)约尔格·坎杜什博士的名义设立一个奖项,专门褒奖对世界审计组织作出突出贡献的最高审计机构,以此纪念约尔格·坎杜什博士。

1982年5月举行的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第23次会议,批准了约尔格·坎杜什奖的评审规则及资格要求,并要求理事会每六年审查确认有关的规则。2012年在中国成都召开的世界市计组织理事会第63次会议,对约尔格·坎杜什奖的评审规则及资格要求进行了最新的修订,并宣布新一届的评审委员会由日本审计院、南非审计署和世界审计组织秘书处组成。

根据最新的评审规则,约尔格·坎杜什奖的候选名单通过各国最高审计机关提名产生,但不允许自我提名,评审委员会对候选名单进行评估后确定获奖的最高审计机关。获奖的最高审计机关需要在以下领域作出突出的贡献:开发和应用创新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法;遵循世界审计组织战略规划的宗旨与目标;实现对本国公共财政的高效监督;对世界审计组织其他成员作出贡献或提供帮助。历届获奖者包括以下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摩洛哥(1983年)、西班牙(1986年)、沙特阿拉伯(1989年)、匈牙利(1992年)、墨西哥(1995年)、印度(1998年)、加拿大(2001年)、英国(2004年)、科威特(2007年)和南非(2010年)。

世界审计组织奖项——艾尔莫·施塔茨奖

《国际政府审计杂志》创刊于1971年,美国审计署从1979年起接替加拿大审计署承担领导编辑委员会的职责。1981年5月,在世界审计组织理事会第22次会议上,理事会决定以刚刚卸任的美国审计长兼《国际政府审计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席艾尔莫·施塔茨博士(1966年至1981年任职)的名义,设立一个奖项,以褒奖其为《国际政府审计杂志》做出的突出贡献。

艾尔莫·施塔茨奖颁发给世界审计组织大会召开前三个日历年内发表在《国际政府审计杂志》上最优秀文章的作者。在2013年奖项评选中,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发表文章的作者有资格参加评选,评选标准包括:知识贡献、原创性;题材、范围、相关性以及对审计机关及世界审计组织成员国工作的贡献;文学价值,包括语言的使用和表达;研究证据;处理方式富有想象力,具有灵活性以及解释和说明能力。

奖项的评委包括《国际政府审计杂志》的主编及副主编。评委需在世界审计组织大会举办当年的1月和2月,对符合评奖条件的文章进行审查,并在3月选出5篇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章,按上述标准进行排序后,最终确定获奖者。

该奖项的评选结果在由《国际政府审计杂志》编辑委员会确定后密封,并交由当年举行的世界审计组织大会宣布。获奖结果只通知获奖者本人和所在的最高审计机关(如获奖者来自该机构)审计长。如果获奖者本人无法参加,则应将该奖项颁发给获奖者所在国的代表团团长,代表团回国后将举行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奖。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审计与世界审计组织(连载3)_审计准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