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千伏GIS现场无尘化安装的探讨论文_张弛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室外GIS安装时,其安装环境控制无法达到工厂化生产时的防尘程度,如何在现场实现无尘化作业的及时的环境控制,一直是现场安装过程探索的重点,安装工艺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GIS设备以其结构紧凑、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变电站的标配。为防止发生漏气、放电等故障,GIS设备的安装过程对环境的微尘度、微水度都有异常苛刻的要求,而现场安装过程中需要打开密封的壳体、露出内部机构,设备的内部结构极易被环境灰尘、潮气等杂物污染,因此其作业过程的防尘控制直接关系到GIS投运后的安全可靠性。特别是室外GIS安装时,其安装环境控制无法达到工厂化生产时的防尘程度,如何在现场实现无尘化作业的及时的环境控制,一直是现场安装过程探索的重点。

一、GIS设备安装全过程环境监控

1、通过搜集已建、在建工程的GIS设备安装现场作业环境的技术参数,通过调研国内GIS制造厂家,明确110kV~1000kV各电压等级的GIS安装环境的控制指标,确定220kVGIS的安装环境要达到如下要求:

粉尘度﹤20CPM(洁净度达到百万级以上,参照GB50073-2013);湿度不超过70%;温度10~25℃。

2、在设备安装前一周时间,安排人员使用激光粉尘仪等设备对现场进行多点、多时段的环境数据监测,查找作业区域的粉尘来源。如施工现场土建、电气交叉作业,GIS电器混凝土基础水泥粉未扬尘;附近道路行驶车辆、周边工地施工扬尘等一切影响现场粉尘超标的原因,为GIS防尘设计提供依据。

3、GIS设备安装过程中,为确保设备安装的环境始终符合要求,现场在作业区域设置1到2个环境实时监控点,由专人使用激光粉尘仪、电子温、湿度表进行实时监控,保证GIS设备本体密封打开时作业环境符合要求。

二、GIS设备安装防尘方案的设计思路

通过对GIS设备生产厂家的生产车间进行调研,对GIS安装全过程粉尘源产生途径进行分析后,研究出一套“挡尘、抑尘、降尘、除尘、绝尘”的五级防尘的方法。具体为一级:水喷淋;二级:防尘网;三级:除尘间;四级:防尘棚;五级:防尘罩

水喷淋主要是对GIS作业区域周边及站区道路扬尘区域采取水喷淋降尘措施。主道路及大面积扬尘区域采用车辆进行洒水降尘。防尘网外侧3m处采用人工喷洒进行局部降尘方法,每天早中晚喷3至5次,每次以场地润湿为标准,有效的减少了现场周围飞扬尘土。

防尘网宜采用脚手架钢管配合双层密目网搭设6m高的整体防尘网,将GIS安装区域与其他施工区域隔离。地面敷设细密防尘网膜覆盖尘土,有效减少地面的尘土飞扬。GIS混凝土基础面上铺设地板革,有效的隔离了大块基础上的细沙等颗粒物。

除尘间主要用于人员自带粉尘的清除。人员在除尘室内更换专用无尘服、工作鞋、工作帽后才能进入工作现场。杜绝了人员自身携带粉尘进入作业区域。

为清除设备长途运输及存放过程中,设备表面沉积的灰尘,现场在防尘网外设置了设备清洗区,安排专人清洗设备附件,将设备自带灰尘清洗干净后才吊入防尘网内的安装区域

防尘棚、防尘罩等设施的研制原则:尺寸合理保证GIS设备安装时作业人员有足够的作业空间;防尘棚能够形成可靠的封闭空间,将作业区域与外界超标环境隔离;防尘棚的构架结构拆装方便,能够根据设备尺寸组成不同规格的防尘棚模块,满足各类型的GIS设备防尘需求。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抵抗7级风;防尘棚能够方便快捷的转移;防尘棚的围布应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吊装孔洞预留合理,开启方便。透光性和耐候性能够满足施工需求;防尘棚应预留干燥空气、除湿机等设备接口,便于内部环境的调节。

根据上述原则和220kV室外GIS特点,设计组装单元间隔和出线套管两种专用防尘棚。其中间隔单元防尘棚设计为7.8m×7.8m×4.5m的整体设计,能够将两个间隔电源全部封闭后进行安装。对接的主母线筒及出线分支母线从安装预留孔进入防尘棚内,采取封闭措施后进行对接作业,有效杜绝了外界粉尘和潮气的侵入。

出线套管防尘棚用于主变间隔分支筒和出线套管的安装防护。套管吊装时的法兰对接面在防尘棚封闭区域内完成。出线套管防尘棚还可用于长母线筒的对接。

同时要考虑现场的设备基础及地面的不平整性,在围布下部应设置有0.5m长的地脚围布,并在钢结构的地脚支撑杆上设置有调节孔,可在0.5m的额度内调整防尘棚底部尺寸,能够与地面敷设的防护材料重叠,从而形成密闭的封闭空间。

在防尘棚的钢架结构设计上,采用了标准件拼装设计。能够根据不同规格型号的GIS设备尺寸拼装出所需防尘棚模块,极大提高了防尘棚的通用性。防尘棚的钢结构的标准件选采用空心方钢制作,棚顶形成坡面,各钢架构支架均可方便快捷的拆装。同时在地脚支撑杆底部设计有移动滑轮,便于防尘棚的移动。

防尘棚的围布,采用夹丝塑料布,具有很好的强度。同时有着较好的透光性和耐候性,能够长期户外使用。为便于设备部件安装,防尘棚上预留有各种的吊装孔洞。预留孔洞仅在部件吊入时打开,部件吊入后立即进行封闭,并与设备吊装防尘罩配合使用,及时将作业区域封闭。在防尘棚的四角余留有浪风固定点,使用使用浪风绳固定,增强了防尘棚稳定性和抗风能力。为便于改善防尘棚内部的超标环境,在防尘棚上设置有干燥空气、除湿机、吸尘器等设备的接口,各种设备能够快捷方便的与防尘棚对接,进行防尘棚内部作业环境的调节。

防尘罩用于设备吊装过程中防尘棚的预留孔洞打开后的封闭。其随吊装部件一同起吊,随吊物一起移动覆盖防尘棚预留孔洞上,确保设备组装过程的全过程封闭,GIS的各对接单元的法兰面采用定制的法兰防尘罩进行密封,当对接法兰清洁干净后,立即用法兰防尘罩封闭,缩短设备内部的暴露时间。

三、对已超标的作业环境处理原则

如果作业环境已超标,现场采取向防尘棚内持续充注干燥空气的方法排除内部湿气,同时使防尘棚保持微正压,可以防止外部湿气的侵入。对于温度超标等问题,采用干式空调扇等设备进行环境温度的调整。实现了除暴雨天气外其他气候条件下GIS设备的持续有序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四、成果应用效果的预测

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切实保证了GIS安装的环境要求达标。通过对现场防尘棚内外环境的实时检测对比,外部粉尘度、湿度等严重超标时,防尘棚作业过程的粉尘度始终<18CPM、湿度低于60%,温度低于40℃,无风,达到工厂化无尘作业的安装水平,能够满足220kV电压等级的GIS安装要求。

同时改变了环境气候对GIS设备安装造成的影响,使得GIS设备基本不受环境的影响。对保证设备安装工期,确保变电站的按时投运。对区域电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项目成果不仅可以在新设备安装时可以应用,在设备抢修时,也能够起到关键作用。解决了运行的GIS设备故障时,因作业环境超标无法检修的难题。对缩短检修时间,提高电网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

项目的成功实施,同时提高了GIS设备安装的工艺质量,基本杜绝以往因安装环境超标因素导致设备内部有微尘,使GIS设备产生漏点和内部放电事故。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降低了设备非正常停电事故率。对稳定电网结构,为社会提供优质能源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张弛,男,1964年5月,汉,安徽省芜湖,大学专科,主要研究方向: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及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

论文作者:张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220千伏GIS现场无尘化安装的探讨论文_张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