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论文_孙桂权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患者行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避免并发症出现,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护理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一个重要病因。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会表现出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蛋白尿等症状,血液透析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命[1]。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辅助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这样才能确保血液透析效果[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探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选患者均与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原发性肾病患者、胃肠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以及精神异常、沟通障碍患者等。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最大为61岁,最小为52岁,年龄均值为(55.3±1.3)岁,病程最长为20年,最短为5年,病程均值为(13.3±1.6)年;研究组49例患者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最大为62岁,最小为53岁,年龄均值为(55.4±1.5)岁,病程最长为20年,最短为4年,病程均值为(13.4±1.7)年;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以综合护理干预:①入院后,先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特别是评估好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患者家属之间进行沟通,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并倾听其主诉,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②对待患者,护理人员应保持亲切的态度,对每位患者给予及时关心和照顾,并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语言方面应尽可能保障通俗易懂,时刻关注患者的生理变化以及心理变化,如果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③由于不同患者,在收入状况、家庭情况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开展针对性指导,避开患者敏感的话题,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进行全面介绍,使患者心理压力减轻,强化其治疗自信心。④为患者制定个体化专业指导计划,并仔细查阅资料,筛选出对患者康复有利的条目,由医护人员讨论确定实施的可能性,应逐步应用在患者中,同时在应用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细微改变与表现进行观察。⑤对患者的心理感受予以重视,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受到充分尊重,特别是老年患者,语言和行为均需要围绕关爱、关心,对患者的心理变化予以关注,强化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得到疏解,另外时刻观察患者的日常心理活动。⑥在饮食方面,由于饮食质量会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产生影响,所以饮食方面也需要重视。嘱患者多食用新鲜果蔬,保持营养均衡,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发展状况进行严格监测和观察,并据此调整饮食结构,可采用药膳调养,坚持清淡、低盐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3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分)

3讨论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指的是因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受损后,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肾功能衰竭,肾功能障碍容易使其他系统及器官受到累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针对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临床中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但治疗期间因多种因素影响,如医疗费昂贵、疾病认知不足等,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这将会对患者治疗产生影响,所以需要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3-4]。

综合护理作为现代化护理模式之一,其并无统一护理标准,主要是综合性护理措施集中体现,不仅涉及到护理措施的全面性,同时也涉及到护理措施的灵活性。在综合护理模式中,根据护理风险因素制定护理风险,这对规避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风险有利,确保治疗工作顺利进行[5-6]。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因此其临床效果更佳。

结语:

对于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避免并发症出现,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娅.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01):242-243.

[2]陈威,陈邱玲,赵珊珊.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3303-3304.

[3]陈如月.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J].母婴世界,2016,01(19):163-164.

[4]杨旭,姜小玉.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5):138-139.

[5]许小宁.糖尿病性肾功能衰竭在血液净化中并发症的护理[J].临床研究,2016,02(01):133-133.

[6]石霞.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224-225.

论文作者:孙桂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论文_孙桂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