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尚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而现代的数学教育已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彻底转变为一个多元化的课堂。但却因为缺乏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辅佐,而存在诸多误区。本文即针对数学教育提出几点反思。
关键词:数学 教育技术 教学效率
一、现代教育技术便于教师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授课的难度降低,密度增大。教师可以得心应手地设计教学计划,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可以形象地展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把学习的内容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
2.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3.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
4.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用几何画板来演示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现代教育技术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信息的呈现更加丰富,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同时,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2.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
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反思
1.本末倒置:为“用”而教。有的教师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更改原先的优秀教学设计。其出发点变成“教学为了用上信息技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其主要原因在于实施者们关注的重点在于整合的形式,而非效果。
2.反客为主:运用技术过于繁多复杂,反而干扰影响了正常教学。有的教师在课件的设计时易产生追求精彩动听的视听效果,而忽视了心理学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规律。学生被课件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所吸引,产生一些无关的联想,而忽略甚至影响了学习的内容。显然,教师迷失在五花八门的技术之中,而偏离了学科教学本身。
3.越俎代庖:教师主导地位被课件、网络剥夺。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味地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课件替代教师,模拟整个教学过程,从导入新课到传授新知,再到巩固练习,每个环节都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时,按照事先预备的程序播放一遍,教师只是充当解说员和操作工。由传统的“人灌”变成现代化的“机灌”。这显然违背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这一原则。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以上问题的根源都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不正确。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必须纠正认识,只有正确认识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才不会南辕北辙;其次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只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广大教师才能正确的付诸实践;再次广大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大家一定会走上正确的现代教育之路。
论文作者:李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定理论文; 数学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几何论文; 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