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大许中心小学 322200
摘 要:小学数学起源于实际生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小学数学生活教学成功揭示了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实质联系,有效地实现了让小学生用数学思维逻辑和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获得了情感体验,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策略
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衔接,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本文根据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以及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学生除了自己的智力因素之外,学习数学的能力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包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方式等等。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数学 - 生活 - 数学”逻辑的细微过程,即以数学思维方法去观察、了解现实生活,然后再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以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语言进行数学知识的外延,有效地对生活内涵进行阐述。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形成开放的思想逻辑,对数学现象的本质关注度较大。最后,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促进数学学习的情感共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科学创设生活化情境。科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生的生活化教学时,应创造性地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要确保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当教师解释“比例的性质和基本意义”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着不少的比例现象,同学们能不能从自己的身体上找到一些比例现象呢?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真正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然后老师再对一些我们身体的比例现象进行归纳:自己脚长与自己拳头紧握翻滚一周之间的长度比例是1:1,自己身高和脚长之间的比例是7:1,当我们对这些有趣的身体比例后展开一系列地了解之后,在对鞋或袜子进行购买的时候,量一下自己的拳头周长就知道所买鞋子或袜子是否合适。创造这样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国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体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外,还需要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真正结合起来,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确保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的实质要求,针对性地学习各类数学知识。 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安排课后习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解生活中的各类知识,通过这种形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物体长度、高度这一板块的知识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量尺对家中的一些物品进行长度高度以及宽度的测量。布置课后习题的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测量知识的接受水平,还能保证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印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生活化教学问题,加强数学观念,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数学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数学知识体系的相互衔接,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数学概念的学习,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和生活化教学的特点提出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其生活化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4.生活化的课后练习,加强运用数学技巧,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生活化的数学学习不能局限于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作用,完善生活化课后练习。课外实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为充分提高小学生数学生活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应在课后练习中融入生活化。小学生通过课余练习的洗礼后,增强了数学技能。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来解决问题、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应立足于生活,从生活中进行取材,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将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反馈,让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样一种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学方式的深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跃贵 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新课程学习(下),2013,(06)。
[2]吴小燕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
[3]黃淑波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及策略探索[J].中华少年,2017。
论文作者:张海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数学论文; 生活化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