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作用论文_谢生梅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作用论文_谢生梅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摘 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跌倒的临床效果的探讨分析,发现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原因,为防止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老年人127例,年龄60岁至68岁,性别无划分,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有专业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采用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老年人发生跌倒次数进行2年的追踪调查。两组老年人的年龄、性别、体重、病例史等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分析实施干预之后的效果。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的对照组老年人发生跌倒情况的次数明显较少,且后果恶劣程度也大大减轻。结论:采用科学的评估工具、减少周围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利增强安全意识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积极有效的预防老年人跌倒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原因;护理干预

1前言

近年来,老年人跌倒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出现的原因及护理干预作用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老年人跌倒原因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护理干预工作的整体效果。

2资料与方法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一旦跌倒极易造成骨折,严重的甚至意识丧失和瘫痪等,这使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及预防老年人跌倒尤为重要,应该把预防老年人跌倒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

2.1资料: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老年人127例(按1984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规定,将60岁作为我国划分老年人的标准),选取老年人的年龄在60岁至68岁之间,性别无划分,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有专业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老年人的年龄、性别、体重和病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2.2.1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大以及患病数量增多,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如眩晕、昏厥、偏瘫、惊厥、足部疾病及足或脚趾的畸形等都会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稳定性、协调性,导致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和步态紊乱。现对以上2组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其晕厥史并且及时给予治疗。对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平衡功能障碍者,应在职业医师协助下评定其步态及平衡能力,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药物治疗。

2.2.2对照组中老年人由专业护理人员从老年人各自的生理因素分析其有可能发生跌倒情况的可能性以及给予其帮助以避免跌倒危险,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老年人的站立和行走进行测试,定量测定步态失衡;专业护理也应对老年人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并帮助老年人分析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给予充分的讲解和指导,让老年人对跌倒所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充分明确以及如何加强自我防护的安全意识,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意义十分重要;专业护理还应帮助老年人了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才适合自已,居室布局应简洁,通道及两边应无障碍物,做到合理、安全。如:老年人较常走动的地方应保持良好的采光条件,大型家具集中堆放于老年人不经常进出的地方,地板和卫生间应做好防滑措施,卫生间开间小,多类器具棱角多,特别注意进入卫生间入厕和洗浴时,应在地面平整铺设防滑毯,楼梯间和卫生间应设有扶手,安装通讯设备并保持通畅,以做为应急联络,便于跌倒时及时呼叫急救。

根据以上方法对老年人追踪2年的调查,将发生跌倒次数记录下来,采用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结果

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老年人跌倒次数较少,并且减轻了严重危害的情况和避免了发生死亡的情况。

4讨论

所谓的跌倒就是指除了手脚之外的任何的身体部位因为失去了身体的平衡从而意外的与地面进行接触或者是与比地面更加低的物体进行接触。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化问题了。但是老年人独立生活会经常的发生跌倒的现象,跌倒对于老年人来说严重的影响了其身体的健康,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于老年人跌倒会导致老年人的死亡。随着现在人们平均年龄的持续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快,现在社会当中比较关注的就是老年人的跌倒的预防。

跌倒不仅引起老年人生理、心理损害还对社会经济存在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众多,包括生理因素(如步态和平衡功能下降,听觉、触觉和视觉的下降,骨骼肌肉系统的退化)、自身疾病因素(心律失常、颈椎病、关节炎及肢体疾病等)、健康教育因素(对健康知识和跌倒后果的严重性的不了解)、环境因素(周围环境昏暗、没有扶手、地板易滑)等。通过专业护理的干预措施不但能减少老年人跌倒次数,而且还能尽量避免或减轻因跌倒发生严重乃至威胁生命的程度。跌倒是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预防老年人跌倒是解决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专业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可看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更有效。因此我们提倡老年人进行专业护理照顾,应该直接推广老年人的专业护理。

4.1跌倒的原因分析

4.1.1内在危险因素

内在危险因素是指主要来源于患者本身的自我因素,其隐匿性和不可逆转型决定了其须经医护人员仔细询问后方可获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老化、功能退化,各组织器官的认知、感官、运动等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引发一系列突发事件,老年人跌倒是多种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严重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理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肌肉以及骨骼这些维持人体最基本运动的运动系统组织的生理机能逐渐的开始减退,这也就造成了老年人在行走的时候会发生步调不协调,并且平衡性以及肌肉的力量等方面都会因为生理机能的减退而变得下降。并且老年人的身体不光运动组织的生理机能发生了减退,身体当中的所有组织都会发生生理机能衰退,也就是说老年人会在视力、听力以及身体的感觉等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也就导致了老年人在行走的过程当中对外部环境的感觉以及保持身体平衡方面的能力都会下降,再加上老年人的运动量比较少,更加容易在行走的过程当中发生跌倒。并且在老年人当中女性发生跌倒的几率要比男性发生跌倒的几率要高很多,尤其是在女生绝经之后,会发生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大量的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会比较的早,更加的容易发生跌倒。

病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心理及认知因素、一系列脑组织损伤,组织器官功能损伤及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等一系列疾病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增多。在其众多病例因素中,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为主要病理因素。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前庭、嗅觉及本体等感觉,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触觉下降,传导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下肢关节位的直觉下降等均可导致平衡能力降低。中枢控制能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协同运动能力下降也会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

心理因素:老年人自我认知欠缺,对自身能力过高估计和对危险性认识不足,不愿麻烦护士和家属以及对所有事都勉强为之等因素皆会增加跌倒的危险。沮丧、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可削弱老年人对外界因素的注意力,从而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

4.2外在危险因素

4.2.1环境因素

据相关资料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其中51%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是否危险及老年人对环境是否适应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老年人跌倒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室内环境因素:光线不足,地面潮湿,凹凸不平,房间内有障碍物等一系列因素会增加跌倒的危险。(2)户外环境因素:雨天,道路拥挤,行人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3)个人环境:不舒适的穿着及行走辅助工具、居住环境的改变,交通损伤等可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

4.2.2药物因素

药物在老年人体内代谢相对较慢,容易发生蓄积和不良反应。如口服降压药物过量,可能出现降压供血不良综合征。镇静、催眠及抗惊厥类药物可导致老年患者本体觉下降、意识混乱、反应时间延长等,影响运动功能。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利尿剂、奎尼丁等药物可干扰前庭正常功能,增加跌倒的危险。而且服用大量不同种类的药物会发生药物联合作用,这进而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更大。

4.3跌倒后的对症处理及相关护理措施

4.3.1跌倒后现场紧急处理

老年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求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应立即将头部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有抽搐,应移至平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硬物,防止舍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如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应立即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4.3.2一般护理

根据病人病情,做出相应护理措施。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时预防不必要的危险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跌倒后病人的长期护理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供相应的基础护理;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协助其进行锻炼、康复训练,促进其身心功能恢复,身体健康。

4.3.3做好心理护理

亲人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对跌倒的患者做好人文关怀,应以和蔼的态度及切实的行动来帮助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慢慢走出恐惧的心理。根据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6]。

4.3.4健康指导

正确评估危险因素,通过制定针对性措施,来减少和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同时,老年人需要不断增加防跌倒的意识。告知家属及患者本身相关护理知识。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合理用药,在适当的范围及条件内用药,以避免不必要的突发事件发生。同时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及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3.5加强住院患者跌倒的防范

对住院老年患者实施跌倒、坠床危险评估,告知患者、家属及陪客注意事项。能全面而有效地减少跌倒预防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使预防跌倒的护理工作更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更好地预防住院患者的跌倒,增强了医护双方的责任意识和提高护理管理的内涵质量。

总之,对预防老年人跌倒专业护理干预是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专业护理制度、专业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就至关重要。专业护理过程中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在发现问题和隐患时能及时作出解决措施。护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护理人员学习老年护理知识,了解并掌握老年人生理特点、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意义重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老年人跌倒原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护理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老年人跌倒原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护理干预实施策略与过程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 莫新少,韦琴.新时期书写护理记录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护理.2015(10):60-62.

[2] 朱秀勤,范丽风,郑亚光.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15(02):115-116.

[3] 李修英.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4(09):88-89.

[4] 陆燕弟.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JJ]护理研究.2014(04):1041-1042

论文作者:谢生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  ;  ;  ;  ;  ;  ;  ;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作用论文_谢生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