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百年品牌的传奇故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白药论文,传奇论文,品牌论文,故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云南白药,一个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止血愈伤的民族品牌,一个记录着中华民族屈辱史和抗争史的民族品牌,一个从诞生那天起,神奇的药效和传说就让人们广为传诵的民族品牌。
云南白药,云南著名的中成药。它以云南特产三七为主要成分,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去肿、排脓驱毒等具有显著疗效,特别对内脏出血更有其神奇功效。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毒、妇科血症、咽喉肿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药品。
从二十世纪初行销于世以来,云南白药誉满中外,历久不衰,被誉为伤科圣药,1979年、1984年、1989年曾三度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
白药寻踪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中方军队的阵营里,一支来自云南的部队让人惊讶,他们头戴法式钢盔、脚踏剪刀口布鞋,作战十分骁勇,他们身上还带有一小瓶白色的粉末,这些战士受了伤,不管伤势如何,只要还能动,就不打绷带、不坐担架,只把这白色的粉末,吃一点,外敷一点,又上阵拼杀。
滇军将士们所用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呢?这就是被称作疗伤圣药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后来人们又把它叫做云南白药。
在云南省档案馆的地方文史资料中,有这样的介绍:云南白药为云南人曲焕章创制,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机密。曲焕章,字星阶,原名曲占恩,1880年出生于云南省江川县赵官村。1902年,曲焕章研制成功云南白药的前身“百宝丹”。
曲焕章研制出百宝丹时年仅22岁,如此年轻的一个山村郎中,是怎样研制出日后闻名天下的云南白药的呢?
传说有一天,曲焕章上山采药,看见两条蛇正在缠斗。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败退下来。这条气息奄奄的蛇爬到一块草地上蠕动了起来。此时,奇迹发生了,不一会儿,蛇身上的伤口变得完好如初。曲焕章等蛇游走后,拿起那草仔细辨认,他认定这草一定有奇效。于是,综合民间传说和自己平时疗伤止血的经验,曲焕章终于创制出了闻名于世的百宝丹。
1930年前后,曲焕章本人曾在报纸上宣扬,说他的百宝丹是受“异人”相传。1956年的云南日报上登载了曲焕章妻子缪兰英的讲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并肯定这个“异人”就是云南个旧县的姚连钧。
据缪兰英讲述,曲焕章年少时,父母双亡,有一天,16岁的曲焕章突患重病,倒在了个旧县街头,幸而被姚连钧所救。
姚连钧是一位精通外科药理的民间医生,随后曲焕章就拜姚连钧为师,并跟随他在云南北部、四川、贵州一带游历。师徒俩一边采集草药,一边四处行医。在姚连钧的教授下,几年下来,曲焕章得到了师傅的全部真传。
在民间药方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实践,1902年,一种取名为“百宝丹”的伤药被曲焕章研制出来了,这种白色的药末具有很强的消炎止血、活血化瘀功能。人们根据它的外观把它叫作——白药。
对于白药的渊源,尽管还有争议,但是,曲焕章作为云南白药创制人的身份,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白药抗日
1913年,云南都督唐继尧,开始派兵清剿云南匪患。有一天,曲焕章在行医途中碰巧救治了一个受伤的人。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伤者,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滇南大土匪头子吴学显。
民国十年,军阀顾品珍在云南发动兵变,当时的云南都督唐继尧被迫逃亡香港。第二年,唐继尧重整旗鼓,率部队杀回云南,打算东山再起。为了取得胜利,他以军长的头衔收买了吴学显。吴学显帮助唐继尧回滇主政成功,为报答曲焕章当年的救命之恩,他派人执函到通海,邀请曲焕章迁居到了昆明,并在南强街开设了伤科诊所。吴学显还帮助曲焕章与云南军政上层建立起牢固的关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历史不经意间,又把曲焕章推到了前台。
1937年9月5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的4万多名将士,在昆明市民的欢送下,开赴抗日前线。这一天,昆明万人空巷,人们走上街头,欢送云南第一支出省抗击日寇的军队。而曲焕章一大早也带领药房的全部伙计来到街上。当部队经过时,向每个人的手中塞上了一瓶曲焕章万应百宝丹。
1938年初,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六十军与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展开了近一个月的血战,云南子弟以伤亡一万八千多名将士的代价,与友军共同歼灭日军两万多人。
曾经给云南省主席龙云担任过侍卫长的朱希贤,当年在台儿庄战役中,对白药有了亲身的体验:伤口伤得很重,拿出自己的白药洒上一点,包扎起来,两天后伤口就愈合了。
台儿庄一役,不仅打出了滇军的威名,也让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声名远扬。
1933年,曲焕章当选为云南医师中医公会主席。1935年,蒋介石在云南省政府接见了曲焕章,曲焕章趁此机会送了五百瓶“三升百宝丹”给蒋,蒋介石十分高兴,挥毫写下“功效十全”的题词。
到1938年,百宝丹的产量也因抗战的需要创纪录地达到了40万瓶。
白药传承
对于白药方,历史上对两个问题一直有过许多传闻和争论,那就是到底谁才是曲焕章的真正传人?白药方有没有流传下来?所有的谜团和困惑都指向了1938年。
1938年初春的一天,国民政府以捐款支持抗战为名,把曲焕章等昆明的知名商人请来。曲焕章很爽快地捐了一架飞机。当时国民政府就叫他捐三万滇币,后来又说,得捐国币。国币和滇币当时的差额很大,大概几十倍。三万变成了三十万,尽管生意做得大,但曲焕章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的现金。百般筹措也无力认捐,他随后就被关押了起来。
曲焕章一时走投无路。
就在这时,国民党中央委员焦易堂以中央国医馆馆长的名义,诚邀曲焕章到重庆,共同为抗日做出贡献,他的出现让绝境中的曲焕章见到了一线生机。
1938年8月,也就是曲焕章到达重庆两个月后,噩耗突然传来,曲焕章因病辞世。
根据当时的传闻,焦易堂把曲焕章请到重庆后,让他到国医馆任职,但是同时,却要求曲焕章交出白药药方,由焦易堂私人控股的中华制药厂进行生产,曲焕章拒不答应,于是被软禁起来,最终绝食而死。
白药捐献
曲焕章的一生有两次婚姻,他的后人中,与前妻李惠英生有三个儿子,老大曲万增一直从医,至今还有后代在云南白药厂工作。而曲焕章和第二任妻子缪兰英育有三女一子,其中女儿曲竹林一直从事白药生产。
在遗嘱里,曲焕章把大药房的继承权授予了妻子缪兰英。而缪兰英更声称,去重庆之前,两人还到城隍庙磕了头,在城隍庙的神仙面前,发了誓,还把一生的心血:“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的药方传给了她。
曲焕章在世时,原配夫人的儿子,虽不敢和父亲顶撞,但心中早就不满,此时缪兰英公然宣称自己才是曲氏白药的唯一传人,一下子,曲氏家族顿时炸开了锅,曲焕章前妻后妻两家关于白药正统之争的官司打开了。
1955年,云南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次针对白药的调研。通过广泛考察对比,调研组最终认可了缪兰英白药传人的身份。同时,也不排斥曲万增所持药方生产的白药。经过努力,万应百宝丹的生产销售又达到了1938年曲焕章鼎盛时期的水平。
1955年,缪兰英向政府献出了百宝丹的秘方。1956年,昆明制药厂正式接收了缪兰英贡献的百宝丹,并把它改名为“云南白药”,投入批量生产。从此,白药方被列为了国家最高保密级别,直到今天都还受到严格的保护。1971年6月1日,云南白药厂正式建成投产,自此,云南白药年产量达到了1000万瓶左右,进入了现代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