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民生导向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民生论文,布局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5)08-0001-07 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5.08.00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进路,有全面性、系统性、严密性的特点,体现了鲜明的问题自觉、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从民生角度理解是筑牢民生基础、破解民生难题、实现民生幸福的有效范式。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以增强国家实力和实现民生幸福为价值标尺,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改革民生制度、巩固民生成果、推进法治建设、保障民生权利、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民生幸福为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集中体现在持续不断地推动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发展归根结底要体现为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较快改善,而国家实力的增强必须以人民生活改善为基础。当前,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5年时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鲜明的民生指向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政治也是现代政治的核心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建立以来,经过6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始终坚持科学原则、坚持中国特色、坚持民生导向,把人心向背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发展作为本质要求,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生活,赢得了人民拥护,主导着人心向背。目前,我国已经跨越温饱阶段,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这对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成为衡量民生质量的新指标,一个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新阶段已经开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人们的美好期待,实现伟大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伟大梦想,需要有全面系统的战略布局,首先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目标,要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作保障,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也就是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不仅要解决阻碍实现中国梦的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解决政治体制障碍问题,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还要更突出地解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从现实层面来讲,就是要深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在解决民生领域的难题上发挥全局性作用,对医疗卫生、食品药品、教育体育、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民生领域的难题进行布局和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民生逻辑: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吸取智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深入地改进党风政风,为国家增创更多财富,为人民增加更多福祉,为民族增添更多荣耀。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等重要思想,是从民生纬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构建。 民生领域的制度困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既考虑如何分好“蛋糕”,也继续通过改革措施做大做好“蛋糕”。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③,要求将试点改革的重头戏放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治理、创新创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深化民生领域的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动力,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也是党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就是要通过改革的办法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首先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权利,为民生幸福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法治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权利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⑤当前,伴随着法制环境的营造和人民群众法治诉求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五年立法规划中,把修改食品安全法、行政复议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社会救助法等与群众民生诉求强烈的领域列为立法重点。这体现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基本民生权益,是立法工作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最根本的价值体现和追求。在执法方面,“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⑥ 中国共产党是顺民意、重民生、得民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需要实现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面对艰巨的民生难题和民生任务,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通过提高党员干部的民生责任,增强民生作为,治理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为改善民生提供根本保障。对待可能出现的民生陷阱和民生困境,要敢于涉险滩、破难题,以更大的勇气、更坚定的决心、更强的魄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不断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和党内环境下形成的,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作的理论准备,是一个完整地、系统地、全面地战略体系,体现了鲜明的哲学思维、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严密性的特点,是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好方法、好布局、好范式。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反映的是国家治理的四个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构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层面的系统性,兼顾了长远和当前、整体和局部、理论和实践等多种社会层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近期目标和愿景,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手段和方法、关键一招、强大动力和制胜法宝,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同为支撑,共同支撑和推动奋斗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领导主体自身的建设,是实现目标的坚强政治保证。“四个全面”贵在全面,小康社会如果不“全面”,就可能使小康留尾巴、顾此失彼;深化改革如果不“全面”,就可能使改革留例外、事倍功半;依法治国如果不“全面”,就可能使法治留空白,权大于法;从严治党如果不“全面”,就可能使党建留死角,浊风泛滥。 从方法论角度来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出了唯物辩证法作为“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的特点。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和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思考和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唯物辩证法深度滋养的结晶,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方法。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自觉坚持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核心在“全面”,关键在“协调”。“全面”,就是要解决发展中一度存在的重经济轻民生、重物质轻精神、重速度轻效益等片面性问题。“协调”,就是要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处理好战略目标与三个战略手段协调关系,确保四个全面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避免各自为政或顾此失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启示我们,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执政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要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并依此进行战略判断、作出战略部署、把握战略重点、保持战略定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具体蓝图,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改革任务既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现,也是人民群众新期待,面对不少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尤其以民生领域的改革最为迫切和艰巨。自古至今,人民的生计为民生,民生问题都是关乎人民生存与发展,涉及人们日常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中。从发展的角度来讲,民生问题具有动态性、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民生诉求会随着多元化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政治发展的新趋势、主流价值变迁等不断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当旧的矛盾解决了自然会产生新的矛盾。当前,民生的改善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发展的成果并没有及时同步的体现到民生实践中,这一矛盾也成为了社会矛盾的主要来源。同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结构更加多元化,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增长方式面临新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较多依赖财政投入的民生工作困境重重,也使得本来复杂的民生问题体现出了交互性、累积性、结构性等特点。如住房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住房需求的满足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投资需求的带动与住房相关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过多的投机需求对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所以住房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一个急迫的民生改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经济问题。 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民生问题是复杂系统的问题,要从全局去把握,就要用统筹的办法来解决。就是“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⑨民生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具有错综复杂的特点,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解决好民生问题,就等于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尤其有一些民生难题严重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同样,民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政治领域的安全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也关系到社会和谐有序,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更为重要的是,民生建设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尊严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民生保障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既可以增强民生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又可以有效克服经济活动中忽视民生价值,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正如改革初期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摸着石头过河”一样,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只能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得到解决,因而需要注重稳定性、连续性和累积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就是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社会新变化和群众新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一定要注重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做”(11)。民生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需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民生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破解民生难题提供了方法论。 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破解民生难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追求民生幸福的新期待。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常看民心“晴雨表”,紧盯民生“指南针”,坚持民心政治,坚持民生导向,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的关系。通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条件,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奠定基础。具体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使“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既考虑如何分好“蛋糕”,也继续通过改革措施做大做好“蛋糕”,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全面依法治国体现在民生领域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权利,为民生幸福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法治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民生领域就是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员干部的民生责任,增强民生作为,治理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为改善民生提供根本保障。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是夯实民生基础的重要阶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最核心的是“全面”。就是说,这个小康社会是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的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体现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普惠性。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兜牢民生底线。在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和较高层次民生供给的前提下,重点照顾低收入群体,重点照顾亟须就业糊口和再就业困难的群体,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和教育层次偏低的群体,重点照顾对社会保障依赖程度较高的群体,重点照顾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环境民生领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原有民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民生诉求又接踵而至,新老问题交织叠加,更需要通过发展来破题。实施更大力度的精准扶贫,着力稳定增长,做大“蛋糕”,同步解决民生欠账和增量问题。另一方面,要提高民生质量,让人民生活地更美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在发展问题上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后劲上下更大的功夫,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持续不断地增加公共事业投入,推动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做精“蛋糕”,更好满足群众的高端民生需求,为持续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是制胜法宝,是确保民生领域均衡公正的重要手段。全面深化改革,主题词是“改革”。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3)。具体来说,民生领域改革的重点就是要破行政审批过多之弊,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制;破城乡二元结构之弊,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之制;破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之弊,立绿色化发展之制。就是“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进一步保障民生领域均衡公正,让人民真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是人民群众民生权利的重要保障。“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里说的“均”,不是平均主义的“均”,而是指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14)法治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基本路径是建构和完善符合社会规律的制度以保障公民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完全相契合。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法治的保障和推进,“法律规范为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民生建设提供了一种制度化方式。正是这种制度方式的运行,使民生建设剥离出政策变化、舆论左右和领导人意志转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15)一方面,法治通过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法治通过规范行政主体职能,建构和履行相关民生制度。民生问题的基础是民生权利的保障,坚持民生导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首先,应当在立法上将民生领域的相关内容具体化与量化,为群众基本民生权利提供保障依据;其次,在执法建设上,对民生领域执法行为的程序、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考量;再次,法律监督方面,将立法、司法和社会公众监督作为考核民生建设质量与水平的法定程序和步骤。总之,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使民生建设的整个过程以规范塑造和制度建构的方式确定下来,加强法治权威,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作用,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进一步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意识,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民生权利。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能力水平。坚决杜绝侵犯群众民生权利的行为,逐步实现民生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是实现民生幸福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绘制了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蓝图,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把人民的向往变成生活现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民生意识和民生能力,保证各项民生部署的有效落实。民生问题在实践中产生,也必须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求党执政实践中始终把解决好、发展好、改善好民生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真心实意为百姓排忧解难,纾解民生疾苦。要把“事亲以得欢心为本”的情怀普惠民众,带着感情、带着温情投入民生工作。民生问题的解决长期、复杂,需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要有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毅力,要有接力奋斗、持续努力的心理准备。应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弘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做到知行合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动作用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战斗堡垒作用,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既要有先入为主的民生关怀意识,又要有配套的、具体的民生关怀行为;既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涉险滩、破难题,全面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不断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人民是改善和建设民生事业的具体实践者,是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民生建设离不开人民的支持,而“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16)。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民生幸福,还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脱离群众说民生、保民生的问题,解决庸懒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于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严惩不贷,坚决防止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着力打通民生工作“最后一公里”,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举措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 ①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17日。 ②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 ③习近平:《鼓励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 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日。 ④《习近平告诫执法者知法 懂法 守法 护法》,《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月9日。 ⑤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页。 ⑥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页。 ⑦《习近平用典》,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7页。 ⑧《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中国青年报》2014年12月15日。 ⑨《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7/18/e_1115967338.htm。 ⑩习近平:《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 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15/c_115783123.htm,2013-05-15。 (11)习近平:《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解放军报》2014年12月15日。 (12)习近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6/19/e1115674737.htm。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求是》2013年第22期。 (14)习近平:《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人民日报》2014年3月1日。 (15)白利寅:《全面强化民生建设的法治保障》,《理论探索》2014年第1期。 (1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1097页。标签:四个全面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依法治国论文; 坚持问题导向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法治政府论文; 习近平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从严治党论文; 法治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