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苏俊[1]2007年在《四川省卫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一套适应新时期四川省卫生城市建设工作需要的,科学合理、量化可比、简单易行、实用性强的卫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四川省今后的卫生城市建设考评工作中综合评价各地级市卫生城市建设工作情况,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预调查,拟定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筛选评价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值。专家咨询共进行两轮,通过第一轮专家咨询确定四川省卫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的描述和结构并筛选指标,通过第二轮专家咨询再次筛选评价指标,明确二级指标内涵,并分别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运用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信度、效度以及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等指标对本研究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运用相乘模型的综合指数法和界值法筛选指标;运用秩和比法和改进的比例分配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605、0.9488,问卷均具有较好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3.1%、100%;两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32(χ~2=156.876,P<0.05)、0.221(χ~2=226.537,P<0.05);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85;第一轮专家咨询后删除了9个专家们认为操作性较差,难以获得准确可靠数据的指标,增加了3个专业性指标,更改了2个名称不确切的指标;第二轮专家咨询后删除了6个操作性较差,难以获得准确可靠数据的指标,并分别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赋予了权重。结论建立了一个包括11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层次分明,指标的数量适中、定义明确、涵盖全面,可对四川省卫生城市建设进行较为公正、客观的监督与评价。

牛胜男[2]2011年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表明,对于区域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均应维持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特别是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增长,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可持续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发展可持续性,即相对于环境代价而言发展的某种有效率或高效率。选择创建低碳经济即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先后确立了五省八市,包括上海、保定等多个低碳城市进行试点逐步展开,并愈加显现其示范效应。那么,研究低碳城市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低碳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合低碳涵义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并总结分析了当前低碳城市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然后,研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低碳城市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与特点;之后,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包括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环境和低碳机制等四大方面;接下来,引入叁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构建了叁角模糊层次协调度模型用于低碳城市评价;最后,以上海为例,应用低碳城市评价的叁角模糊层次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海低碳城市发展协调度合理,并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建议。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为低碳城市发展状况评价和进一步决策提供科学判据,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郜志云[3]2011年在《基于ME-PPC技术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速的城市化引发了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的城市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当前,生态城市理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特别是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建立起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于规范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生态城市发展程度以及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由于生态城市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且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不易把握,这给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价带来较大困难,考虑到评价指标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传统评价方法权重确定的困难性以及评价标准易受到专家知识经验影响等多方因素,本文将最大熵-投影寻踪技术(the Maximum Entropy- 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 Model,ME-PPC)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中做了初步地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现状、生态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理论评价方法以及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当前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其次,参考国内外对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法,在明确生态城市的内涵和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应滨海新区实际状况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构建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为基础,将最大熵-投影寻踪技术应用于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并在天津滨海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MATLAB采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求解,得到最优投影向量,最后根据样本数据投影特征值的差异对滨海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良好,到2010年,城市建设各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内生态城市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接近国际先进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其他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降低了评估体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小。根据最优投影向量可判断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和区分度。

肖薇[4]2015年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升级为国家战略,且城市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发展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实现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开拓发展新境界、形成发展新格局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发展的具体状况,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和谐、生态环境保护叁大方面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改进的GRNN神经网络模型对指标进行筛选,使其能全面客观的反映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建设的真实水平。构建熵权法-集对分析模型,以经济带12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实证结果对全文进行总结,对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根据实证结果,长江经济带沿岸12个主要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存在显着的差异。上海当之无愧属于生态城市发展的龙头,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其发展程度都相对较高,其次,生态城市建设较好的基本位于长江经济带下游的长叁角城市群,而武汉作为东西结合部城市其生态城市建设水平也相对较高。相对落后的属于长沙、南昌、合肥及重庆,这些地区本身在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上就存在很大的劣势,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面对环境问题投入力度不大,故生态城市建设水平也比较滞后。总体而言,虽然经济带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在整个长江维度上是不均衡的,呈现出下游发展态势良好,中上游发展态势欠佳,但建设水平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不协调的城市,发现自身与其他城市的发展差距并借鉴其发展模式,提升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建设要实现协调稳健发展,需要优化发展空间和布局,增强经济竞争力,坚持以“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以上海为发展龙头,实现以南京、武汉、成都为中心的“上中下”叁大城市群、“东中西”叁大经济区域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规划。着力推进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治理;提升中游城市群的产业优化升级,以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产业为主导;注重上游城市群,挖掘丰富资源特色、实现合作生态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希望未来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协调发展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我国长江流域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徐雁[5]2007年在《上海生态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聚居地,是人类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繁荣与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人口激增等,原有城市发展模式的负面效应开始彰显,从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思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并逐渐形成共识,认为生态城市是城市的理想发展模式。作为特大型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上海,其城市发展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对生态城市展开探索。然而,随着对生态城市的深入理解和对上海自身特征的充分认识,认为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生态型城市概念应运而生,而作为实施生态型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部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明确生态型城市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系统建模的思路与方法,提出生态型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分别为科学完整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并以此原则为基础,采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协调度叁维系统模型。通过确定各项叁级指标的参考值和权重后,对所研究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将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经过一系列的综合运算后可以得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化效应值,进而对所研究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进展作出分析与评价,为城市今后生态化建设提供导向与建议。本文选取上海、北京、广州和杭州四个城市作为实证1进行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广州、北京叁市的生态化水平相似,达到基本生态化程度;而杭州与其他叁市相比,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处于弱生态化程度。分析进一步发现,上海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协调度两个亚系统的分值在四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分值却位居末席,同其他叁个城市相比,上海在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各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本文还选取上海市2000年至2005年六个年份作为实证2进行城市生态化建设进展的分析研究,各年份统计数据表明,城市生态化建设总体上是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2003年,上海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城市建设中的各项指标增长较快,上海人居环境得到显着改善。最后,以上述两个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对生态系统基本要素过程分析,找出上海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所涉及领域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从降低上海市主城区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压力入手,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产和发展,推动生态化的产业结构转型,保护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同时优化能源结构,建设现代信息化城市,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提高城市生态风险防范能力,共创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最终得以建成生态型城市。

沈丽娜[6]2013年在《基于物能代谢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口密度日趋增加,在这样一个人口高度集中,人工建成环境为主导的现代城市中,人们从大自然中摄取的能源和材料越来越多,向自然生态系统中排放的废物远超过其负荷承载能力,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城市生态系统代谢失衡。本文试图从城市物能代谢研究入手,通过城市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和机理分析,寻求城市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生态化途径,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依据。本文在国内外城市物质流、能量流的发展动态和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参照欧盟统计局《物质流账户及指标—方法导则》和国际能流图,构建了中观层面的城市物质流、能量流分析框架;提出了城市物质流、能量流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西安为例进行了西安市2001—2010年物质流和2011年能量流分析,绘制了西安市2010年物质流全景和2011年能流图;开展了西安市2001—2010年物质流生态化和2011年能量流生态化评价;最后从城市规划角度探讨了西安市生态化建设的途径和对策。具体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物质流分析。构建了适合城市层面的物质流分析框架以及核算指标。对西安2001~2010年的物质流进行初步分析,绘制了西安市物质流的全景图。并从资源投入量、污染物排放量、物质消耗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物质生产力、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七个方面对西安市物质流进行分析,得出西安市近十年来物质流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西安市近十年来。物质消耗强度不断加快,污染物排放强度稳步增加。(2)城市能量流分析。本文研究了城市能流图的绘制,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2011年能源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和研究,绘制出西安市2011年能源平衡表和西安市能源流动图,并且通过能流图分析西安市能源利用现状,首先,西安市能源消费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可持续能源利用较少;其次,西安四大能源消费终端(民商和交通47%、工业占31%、交通运输占20%)消耗能源量多,利用效率低;最后从减少工业、民用商用和交通运输能耗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从而为基于能量流动角度建设西安生态城市提出新的可参考方法。(3)城市物质生态化研究。在物质流组成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依据物质流生态化方案提出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城市物质流生态化建设指标体系。对西安市2001~2010年物质流生态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物质生态化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城市生态化建设的生物物质、金属矿物、工业矿物、建筑材料、污染物等的生态化途径与方法。(4)城市能量生态化研究。通过西安市能量流动图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城市能源供应、能源加工转换、终端消费部门和终端用能效率为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西安市的能流角度城市生态化建设进行了综合评分,得出结论西安市属于能流角度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后期准备阶段。指出了西安市能量流动中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度低,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城市能源供应体制生态化、供热供电生态化、能源副产品资源化利用、能源利用生态化四个方面的能源生态化途径与方法。(5)结合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城市空间生态化研究。按照输入(资源)和输出(废物)都最小化的原则提出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循环系统。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提出了西安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完善空间景观格局;对城市余气余热的回收利用、中水循环使用:大力发展节能建筑。从物质流动的角度提出了西安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生态化,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能量的浪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观念。

周海炜, 李蓝汐[7]2018年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标杆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将标杆管理方法引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基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SL/Z738—2016》确定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标杆管理指标体系和标杆目标选取原则,以长江中下游A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例,阐述标杆管理的应用方法和步骤,由此量化A市与标杆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存在问题并指出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标杆管理方法可提高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王宁[8]2009年在《天津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作为人类各种活动的主要聚居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在人们探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程中,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而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生态城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态城市科学内涵与内在要求建立起来的科学、合理与实用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范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生态城市发展程度以及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天津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大城市,也面临着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2006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将生态城市确定为天津市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之一,这是以人为本、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所以研究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明确生态城市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系统建模的思路与方法,提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以此原则为基础,建立了评价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建立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将其运用在对北京、大连和天津叁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水平现状的比较上,研究结果显示:北京的生态化水平最高,大连的生态化程度也较高,而天津与其他两市相比,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弱,生态化程度一般。其中,天津社会子系统的生态指数在叁城市中处于中间位置,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生态指数却居于末位,而且天津的多项指标都与其他两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就是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津市2003-2007年间城市生态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城市生态化建设总体上是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天津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功后,城市建设中的各项指标增长较快,逐步达到或接近生态城市的目标要求。最后本文分别从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叁方面提出了一些简要的发展对策,希望对天津建设生态城市有所帮助。

周枕戈, 庄贵阳, 陈迎[9]2018年在《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政策启示》文中指出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推进低碳经济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行动单元。着力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机统一,低碳发展水平的排名和评价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重要的理论分析和新型政策管理工具。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评价,其重点是要在明晰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导向的基础上,解决如何科学界定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的基本模式与分析框架,进而求解以何种速度和规模去推动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围绕"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本文以城市低碳发展质量(效率)为测量维度,通过突出"探索低碳发展模式、践行低碳发展路径"的政策重点和实践需求,对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的内涵进行解析,阐释了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导向;采用分类分析的评价模式,从核心概念、理论基础、指标设置、评价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对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的国际国内经验进行针对性梳理;构建了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技术路径,提出了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评价工作的政策重点和保障措施:(1)厘清气候治理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机理;(2)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具有最佳拟合优度的指标构建;(3)完善评价程序及对接城市低碳发展蓝图;(4)在明晰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统计意义和政策内涵的基础上提高已有评价体系之间的衔接与耦合度;(5)加强评价结果的使用,为精准快速把握新型城镇化蕴含的碳生产力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王婷[10]2007年在《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生态城市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正是鉴于此,本文在参考大量的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区域研究的角度,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社会、经济叁个方面对西安市的生态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和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条件做出了分析,找出其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同时提出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在国内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的认识,建立了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然后对西安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横向(选取成都、重庆、广州、南京和西安五个城市进行对比)和纵向(选取西安1995-2003年数据)分析,同时以西安市1995-2003年的生态综合指数为预测的对象,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做出短期预测,得出西安市未来五年内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研究表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对西安城市生态系统的横向和纵向评价,找出西安城市生态系统的薄弱环节,提出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希望通过对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研究,为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指明方向,进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双赢”目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卫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苏俊. 四川大学. 2007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 牛胜男. 华北电力大学. 2011

[3]. 基于ME-PPC技术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方法研究[D]. 郜志云. 天津大学. 2011

[4]. 长江经济带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研究[D]. 肖薇. 湖南大学. 2015

[5]. 上海生态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徐雁.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基于物能代谢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研究[D]. 沈丽娜. 西北大学. 2013

[7].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标杆管理方法研究[J]. 周海炜, 李蓝汐.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8]. 天津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宁. 天津财经大学. 2009

[9]. 低碳城市建设评价: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政策启示[J]. 周枕戈, 庄贵阳, 陈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10].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王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