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口腔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良好护患沟通在成功正畸取模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200例正畸取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良好护患沟通,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正畸取模患者的一次取模成功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正畸取模患者家属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质量评分(90.15±0.45)分高于对照组(70.21±1.26)分(P<0.05)。结论:通过在正畸取模过程中应用良好护患沟通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一次取模成功率,提升患者家属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关键词】良好护患沟通;成功正畸取模;运用效果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医疗模式不断发展,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要求也不断增加,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护理人员不仅仅需要做好基础操作,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1]。因此,我院对良好护患沟通在成功正畸取模中的运用效果观察进行分析,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200例正畸取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8岁-20岁内,平均年龄(15.23±1.01)岁,其中患者男性有50例、女性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8岁-19岁内,平均年龄(15.15±1.02)岁,其中患者男性有48例、女性患者52例。观察组100例正畸取模患者、对照组100例正畸取模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采用P>0.05代表,患者无显著差异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措施。观察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良好护患沟通:首先掌握患者基本资料和患者病情,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在取模时应告知患者可能会发生不适感,从而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在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讲解,若患者伴有负面情绪,首先应安抚患者,预防患者发生不配合情况,然后教会患者采用鼻子吸气、使面部肌肉等方式,若患者一次取模不成功,护理人员应耐心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讲解,告知取模的重要性,完善取模各项过程,然后休息片刻再次进行取模[2]。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正畸取模患者以及对照组正畸取模患者的一次取模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操作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技术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一次取模成功率
观察组正畸取模患者的一次取模成功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取模是进行正畸治疗关键第一步,通过进行取模,再实施模型分析,对数据进行测量,再结合牙CT扫描、X线片,从而明确正畸方案。而取模成功性和护患良好沟通、医患良好沟通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在操作前应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配合,充分与每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主动性和积极性沟通,能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因此,我院对良好护患沟通在成功正畸取模中的运用效果观察进行分析,探讨护患沟通效果。
通过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良好护患沟通后,取得显著效果,在多个方面实施措施,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和理解能力十分弱,使多数患者伴有害怕心理和恐惧心理,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应和患者进行沟通,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应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提高一次取模成功率,若一次取模成功,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从而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4]。而部分患者配合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良好,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在取模前放松心情,告知患者印模材料对人体无影响,不会引起恶心情况,使患者充分了解取印模材的步骤和目的,从而提高患者配合度。若患者口内佩戴固定矫正器,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取模时应保持动作轻柔,可采取大号托盘,等印模材料干透后再取出。若患者取得模型解剖组织不完整,应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加强沟通,找出原因后,再重新进行操作,告知患者模型的重要性。现如今,良好护患沟通已经成为正畸取模患者中的首选应用措施,通过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主动性和积极性沟通,能使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早期康复,目前该项方式在临床广泛应用,受到多数患者青睐[5]。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正畸取模患者一次取模成功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5.00%(满意90例、一般5例、不满意5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质量评分(90.15±0.45)分高于对照组(70.21±1.26)分(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正畸取模过程中应用良好护患沟通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一次取模成功率,提升患者家属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徐宏宇,朱丽辉,杨红梅,等.CICARE沟通模式在小儿普外病房护患沟通中的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59-761.
[2]韦新芳,贺婷,左柳,等.个体化预约探视联合新型护患沟通模式对CCU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0):1827-1829.
[3]侯磊.PDCA循环在优化急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274-275.
[4]沈丹芳.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及健康教育在急诊留观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7):843-846.
[5]凌陶,金瑞华,淮盼盼,等.227名实习护生护患沟通实践课程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8,25(15):37-41.
论文作者:吴季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患者论文; 正畸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家属论文; 成功率论文; 高于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