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广安 638020)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提升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质量,现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语文素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为提升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效果,现就个人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切新鲜有趣的事物都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兴趣,需要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激发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学习《长城和运河》时,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长城、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将自己头脑中长城、运河的形象描述出来。在学生讨论与交流完毕后,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长城及运河的照片。学生看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长城,看到气势磅礴、延绵不绝的京杭大运河,不禁目瞪口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使学生对长城和运河充满了好奇感,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知识。于是,我便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霎时就变得热烈而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学过了这篇课文后,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远远得不到满足,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再搜集一些有关长城或运河的故事、传说和图片等资料,以便下次课上再进行交流。
二、坚持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合作。《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例如教学《小学英雄雨来》《将相和》《晏子使楚》等故事情节比较强的文章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创设情景让学生自找伙伴进行情境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受人物内在的情感世界,从而凸现人物形象,领略人物的高尚人格。在演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人体各种感观的投入参与,其合作意识在探讨中形成,合作的成功在互动中体验,学、演、玩、说相互交融,学生合作意识趋向成熟发展。
除此之外,对于《购物讲价》《当小记者》《接待客人》等一系列的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创设“购物”“当小记者”“接待客人”等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演述,再现其“真实”的情境,感受其中模拟情境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意犹未尽之际,再激发学生“我想说”的情感,让学生把自己对活动中的感受如实地与同伴一起分享,再次感受合作的快乐和收获。通过以上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创作、合作表演的技能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课堂的互动中落实,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习能力。新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指出“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因而,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活动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一路花香》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我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通过学生生动形象的表演,破损水罐的惭愧自卑、完好水罐的骄傲自大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也十分轻松活跃。 在学习了《但愿人长久》一文后,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我便让学生在课后搜集表达思亲思乡情感的诗词,准备在下节语文课上进行知识竞赛。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找到了很多相关诗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提高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课文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与乐趣,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
论文作者:苏怀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学生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长城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课文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