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进一步自我调整,一些纠纷正日益显露出来。本文根据发生在农村基层的普遍性矛盾从基层干部层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一、当前农村纠纷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农村涉干矛盾纠纷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矛盾纠纷性质的多样化、复杂化。因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农村宅基地、村务管理和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纠纷不断发生,许多纠纷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待遇相互交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难度很较大。二是矛盾纠纷参与人数的规模化。纠纷已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邻里间的打架扯皮,而是浸入了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领域。三是纠纷当事人行为偏激化。主要表现在有的是直接利益的损害导致矛盾纠纷激化;有的是因矛盾久调未决,导致激化;也有是突发性的,为一两句话争吵而导致激化。
二、当前涉农矛盾纠纷类型及成因
一是基层单位决策失误,个别基层单位或因为判断不够客观,或因为论证不够科学,导致决策脱离实际,从而引发群众不满,导致矛盾产生。二是执行上级政策有偏差,个别基层单位领导因为自身素质不高或受自身利益趋使,不能科学、严谨执行上级政策;个别基层单位干部受政绩得失观念的影响,为了小团体利益而歪曲全局政策,使全局利益受到损害。三是处事不公,少数农村干部思想素质较差,办事不公道,把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四是少数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法制观念不强。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不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激化了干群矛盾。五是漠视群众基本诉求。对应属于村级疏导化解的小纠纷置若罔闻,造成矛盾扩大化,致使小纠纷变成大矛盾。六是村务管理不规范。少数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规范,不公开或虽公开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心理,导致干群之间互不信任、产生隔阂。一些村干部自身素质较低,不注意自己的形象,难以发挥干部的表率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村。一是要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村集体的重要事项都事先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对未经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多数同意的重大决策,不能随意实施,决不能搞个人说了算。二是切实搞好村务财务公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村里的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问题,要及时准确的向村民公开,增强透明度。要支持帮助村民监督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对村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要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不断增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要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倡导求真务实、讲究民主的工作作风,处理问题时采取与群众平等的态度、协商的方式,及时公正办理。村中事务多听群众意见,尊重大多数人的愿望,提高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平时做到严于律已、宽于待人,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为村民起到表率作用。
(二)标本兼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矛盾纠纷的发生。一是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要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重大民生问题的决策,全部纳入评估程序,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落实情况纳入综治考核范围,对该评估不评估、搞形式主义,造成决策失误,引发重大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要不断完善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二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确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意识,统筹安排好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用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大可能地保护群众利益,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努力为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难事。三是要规范行政行为。政府各部门要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讲究工作方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不仅要强调总体利益,也要保护当事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惑释疑工作,提高行政行为透明度,让群众了解、熟悉有关政策法规,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三)加大干部监督考核力度,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干部任职考核、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平时考核。要及时了解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情况,深入考察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情况,加强“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二是加强专项考核。重点加强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处理突发事件以及涉及个人利益等关键时期的政治态度、负责精神、推进工作和驾驭局面、控制事态、统筹协调、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干部任职考察。对拟任职人选,要广泛深入地了解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情况;深化对干部的适应性考察,重点加强对提拔、交流干部进入角色、履行岗位职责及团结配合情况的考察。对自觉坚持、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勇于负责、敢抓敢管、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有明显缺点和不足的干部,要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督促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不胜任现职岗位的,及时进行调整;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纪依法处理。
论文作者:单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群众论文; 干部论文; 纠纷论文; 村民论文; 农村论文; 一是论文; 利益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