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柳洪丹

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柳洪丹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混凝土是当前各类工程的基础施工材料。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可运用到泵房建设、渠道施工、水闸施工等,技术包括:预制技术、大面积浇筑技术等,而且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与安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1导言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核心材料,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整体工程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从而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的大力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2.1混凝土施工技术介绍

顾名思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使用材料就是混凝土,在具体的施工中,混凝土与钢筋构架相互结合,构成一种稳定的组合结构,进而投入到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由于混凝土材料的不同,其性能用途也会不同,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还要注意混凝土材料的分配比例,使其具有足够的材料性能,符合施工的条件要求。

2.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它的主体必须以坚固的水坝为前提,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就需要应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来进行水坝的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混凝土和钢筋结构的有效结合,使这种结构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对于水利水电项目中的水坝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水坝的建设面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并且由于其建设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水流对水坝的冲击会造成水坝的损坏,而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就满足了水坝建设的条件,保证的水坝建设的安全稳定性。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性作用,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持性作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就显得更加重要,在现阶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其本身的应用效果能够直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所以无论是在建设范围或者是在建设面积上都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水坝本身的牢固性就需要在实践中将混凝土本身的特性充分发挥,并且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分层次现象,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

4混凝土坝体施工技术

4.1混凝土坝体分块浇筑技术

目前,大坝主要都是以混凝土为原料浇筑而成的,因为大坝工程量较大,很难一次性全部浇筑完成,因此目前常用的方式就是将坝体分成若干块,分块完成浇筑。一般将分块分为通仓分块、错缝分块以及纵缝分块这几种。

4.1.1通仓分块浇筑

通仓分块通常不需要埋设冷却管,也不需要设置纵缝,只需要完全按照大坝的坝段分层浇筑混凝土即可,在采用这种浇筑技术时,必须要加强对温度控制,因为这种浇筑方式浇筑块比较大的原因,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但是因为这种技术的浇筑仓面比较大,能够更加便于开展机械化施工,因此施工效率更高。

4.1.2错缝分块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是根据方向和高度错开的竖缝来完成浇筑的。与通仓浇筑相比,该技术不需要对温度控制的提出太高的要求、浇筑块也比较小、也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但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浇筑块之间会相互制约,会导致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到施工过程。

4.1.3纵缝分块浇筑

这种浇筑方式具有工艺简单、不易受干扰、温度便于控制的特点,但是在浇筑之前必须要确保坝体足够的完整,而且施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浇筑模板工作量也比较大。

4.2接缝灌浆技术

4.2.1大坝混凝土施工接缝灌浆管路布置方式

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的管路系统布置可以分为盒式灌浆、骑缝式灌浆以及重复式灌浆这三种。其中盒式灌浆系统主要是广泛应用在纵缝灌浆中,因为其灌浆的管路不容易发生堵塞,灌浆的质量较高,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系统需要耗费的管材较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骑缝式灌浆系统的优点在于它在扩散方面表现的更为流畅,并且升浆平均,管路也不容易出现堵塞。重复式灌浆系统的优点是因为管道保持畅通,因此能够进行重复的灌浆。

4.2.2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大坝的接缝灌浆通常都是属于隐蔽工程,因此需要对灌浆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要避免坝体发生形变而导致周边接缝的张开度变窄或闭合,同时还需要防止因为坝体应力出现改变而导致灌浆接缝再次拉裂,在选择接缝灌浆顺序时,要结合坝体和水泥结石的实际受力情况,确定最为合适的接缝灌浆顺序,通常是采用先横缝在纵缝的方式。

5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结合水利水电施工实例,对具体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展开研究,并分析其具体的施工内容。

5.1渠道混凝土施工

渠道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作用。本工程渠道混凝土施工中,选择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10cm的现浇混凝土板,借助机械衬砌的方式完成施工。具体衬砌中,选用0.6mm的布膜用于防渗,并在防渗膜下部铺设厚度为3cm的砂浆垫层。本工程适应坡度tgθ=0~0.5,衬砌有效长度L=10~25m,行走速度V=3~10m/min,浇筑速度V=7~21m3/h,结合这些参数,保障渠道混凝土施工效果。具体施工流程:一是衬砌参数的确定。明确具体混凝土厚度的基础上,确定振动碾压次数、平整度等。二是混凝土布料。确定参数后,沿着浇注机前进方向布料,保障混凝土坍落度处于6~8cm,确保布料均匀分布。三是混凝土衬砌。衬砌由衬砌机完成,本工程的衬砌机速度为5m/min。衬砌过程中,不断检查振捣装置的工作状态,保障衬砌质量。在进入弯道时,可借助调整轨道,保障衬砌效果。四是抹面压光及养护。衬砌成型后,对渠道展开抹面压光,确保渠道的美观性。给予覆盖养护,湿润养护需≥28d。五是伸缩缝施工。于收盘后18~30h,展开伸缩缝切割,宽度为板厚0.5~0.75倍。完成后进行衬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5.2渠系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渠系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功能与安全。具体的渠系建筑施工为地基处理,清理施工场地的表层软土,本工程清理完成后,填筑厚度为0.5m的砂砾石。之后展开模板、支架和钢筋的安装工作。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选择平铺方式浇筑,运用φ50mm的振捣棒实施振捣。完成后,强度达到3.5Mpa后,可拆除侧膜,强度为设计强度100%后,拆除底模,并展开有效的养护工作。对于交叉建筑物,则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混凝土管座施工。

5.3泵站混凝土施工技术

具体的泵站混凝土施工包括穿堤涵洞、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山口段消力池等的施工。在具体施工中,本工程泵站混凝土选择商品混凝土,达到施工现场前,开展有效的检测和记录工作。浇筑之前,对模板进行清理工作,冲洗润湿,预先铺设50~100mm厚、与混凝土强度级配相同水泥砂浆。泵站浇筑作业时,选择长流水交圈作业法,确保混凝土均匀上升,高低差≤1.5m,分层间隔≤2h。浇筑完成后,展开振捣作业,振捣棒间距0.4m,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50mm。

6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6.1加强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

在水利水电施工前,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在后期的施工中,施工设计是施工的基础性参考,因此,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建设,这就需要加强对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比如,在施工设计前加强设计人员的水利水电知识的了解,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施工的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避免与环境因素产生冲突,另外,设计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来进行施工设计,避免设计脱离实际情况。

6.2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

施工的质量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水利水电项目工作量最大的内容,其工作的复杂性会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失误,从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比如,在施工人员的使用上,要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达到施工的要求,另外,混凝土材料的管理也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重视,对材料的标准和比例的控制都要严格监管。

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的关键所在,更是需要加大对其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让混凝土施工技术更好的为水利工程服务,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雷云.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51-52.

[2]罗春艳.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198.

[3]张小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20):142+146.

论文作者:柳洪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2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柳洪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