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1
摘要:在现代房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后浇带施工较易出现裂缝等问题,从而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更会产生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一直都是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其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大幅提高建筑安全和质量。本文简单分析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常见问题,介绍后浇带施工技术,并就该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房屋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保障后浇带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各施工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后浇带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有效提高房建工程整体安全与质量。
一、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常见问题
(一)温差收缩影响对后浇带造成损害
在当代房建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周期也在不断延长,相应的施工过程中的温差变化也会更加巨大。而温差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天气骤热或者骤冷,都会对房建施工造成收缩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变形现象。后浇带作为在基础底板、墙、梁等相应位置所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其在浇筑时同样会受到温差影响。温度变化导致会现浇混凝土出现热胀冷缩现象,一旦其膨胀、收缩程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将会导致后浇带出现裂缝,从而严重影响后浇带自身安全与性能,更会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二)裙房结构问题
后浇带施工很容易受到地基沉降作用的影响。在沉降作用影响下,地基会产生变形,从而导致后浇带施工受到影响。如果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就确定了后浇带施工方案,那么在地基沉降、变形的情况下,依旧依照原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必然会导致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严重时更会导致后浇带出现变形和裂缝,乃至于影响到建筑自身的稳固性。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后浇带,是指在建筑施工时为了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产生有害裂缝,在基础底板、墙、梁等位置所预留的临时施工缝。而后浇带施工技术就是预留并处理这一临时施工缝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温差、地基沉降等因素对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的影响,从而防止裂缝产生,有效提高房建工程的整体稳固性。通常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依照其应用情况的不同,被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后浇收缩带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在房建工程施工前期,在混凝土硬化收缩到极限位置时,预留出合适的裂缝宽度。第二类是后浇沉降带技术,即结合房建工程是否存在地基沉降变形情况,在建筑主体结构之中预留并浇筑后浇带。一般而言,这类后浇带技术用于楼层较高的建筑,可以有效防止高层建筑受沉降作用影响。第三类则是后浇温度带技术,即在充分考虑温差收缩影响的情况下,合理设置后浇带来避免温差收缩影响而导致的房建结构变形、开裂现象。总体而言,这三类技术中后浇收缩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基本上所有房建工程施工活动中都需要应用,而后浇沉降带与后浇温度带则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加以设置。不过在当前房建工程楼层不断增加,施工周期不断延长的情况下,这两类后浇带施工技术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房建工程施工的基础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一)合理设计后浇带施工方案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以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做基础。因此在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现场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设计相应施工方案。总的来说,后浇带施工方案的设计主要需要考虑后浇带位置、宽度及间距。就后浇带施工位置而言,需要将后浇带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地方,从而避免受力过大而对后浇带造成破坏。一般来说,大梁、模板是最佳的后浇带设计位置,设计人员应当优先从中挑选后浇带位置。而就后浇带宽度来看,宽度设置主要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而确定,不过一般都会控制在7~10m的范围之内。而在现代建筑楼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除了需要依照施工方案合理设置后浇带宽度外,更不得对其进行自主切割。最后就后浇带间距来看,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气候等因素合理设置施工间距,一般都控制在30~40cm之间。
(二)做好清理工作
在对后浇带进行浇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后浇带进行清理,从而避免杂质、灰尘等对施工造成影响。如果后浇带表面存在较为松弛的混凝土层,那么施工人员同样需要将其完全清理,否则浇筑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施工人员也需要对后浇带侧面进行凿毛处理后用水进行清理,从而确保其湿润度达到相应标准和规范。而且在此操作之后,必须涂抹洁面剂并及时进行浇筑施工,以防止后浇带侧面混凝土的湿润度低于相应要求。在浇筑时需要注意的是,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应当高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强度,同时需要适量膨胀剂来保证浇筑质量,防止混凝土浇筑后出现明显变形。而且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时,应当采取合理措施对周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巨大温差变化影响浇筑质量。
(三)安装临时支护体系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临时支护体系很有必要,是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等不会对设计图纸的使用造成影响的关键,也是确保整个后浇带施工进程顺利、高效推进的基础。在房建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混凝土浇筑往往会使用可以迅速拆除的模板,相应的临时支护体系也需要能够快速建立和拆除。与此同时,质量依旧是安装临时支护体系最基础和重要的标准,需要施工人员合理设计支护体系,从而支撑后浇带施工进程的顺利推进,避免周围扣板开裂的情况出现。
(四)底板后浇带施工
底板后浇带施工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实际施工时通常会铺设多达三层的钢丝网来进行支护,最大程度上避免其出现开裂等问题。在底板后浇带施工时,需要对漏浆问题加以高度重视,尽可能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施工规范及标准进行施工,不得图省事而直接将钢筋骨架与底板钢筋焊接起来,否则很容易导致漏浆。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在底板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注意附近污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既不能将钢筋骨架长期置于污水中,也不能放任周边污水流入后浇带施工区域,通常需要设置简单的防护装置进行保护。
(五)落实浇筑后的保湿养护工作
在后浇带浇筑施工结束之后,必须及时开展并落实保湿养护工作,防止养护不到位而导致后浇带开裂的情况出现。一般情况下,合理控制周围环境温度,喷洒水均是最基础的养护方法。而对于较为重要的后浇带位置,可以铺设养护布并浇水。如果有必要的话,施工人员还需要在后浇带涂抹养护液。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养护工作质量出现问题,不得将施工材料等放置于后浇带附近。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之中得以普遍应用,为房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有效作用。本文从合理设计后浇带施工方案,做好清理工作,安装临时支护体系,底板后浇带施工及浇筑后的保湿养护工作等方面,对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但愿能为现代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玉玲. 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 门窗, 2014(7):118-118.
[2]李秀丽. 有关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22).
[3]黎明. 房建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 城市地理, 2015(18):110-111.
论文作者:赵占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建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底板论文; 温差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