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汽巴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初探

成都汽巴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初探

一、成都地区慈竹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勤[1](2021)在《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都平原的地质背景十分独特,地学领域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在第四纪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生态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该区域也是四川省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林盘是成都平原独特地质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传统农村聚落,其空间分布与组成结构特征极具辨识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价值,发挥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维系农户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成都市非常重视林盘保护与利用。地质背景和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存在关联性,包括聚落空间格局与组成结构特征。因此,地质背景与聚落的关系、地质环境因子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对于林盘特征和功能认识不足,林盘与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少,导致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完善,林盘保护与利用缺乏地质背景方面的考虑,保护成效有待提高。本文以生态地质学和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原理为指导,综合地理学、生态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收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用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地学模型评估、数理统计等技术手段,开展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定量研究林盘的特征与主要生态功能,揭示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与生态功能的差异,阐释地质背景对林盘特征和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林盘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地质背景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对林盘质量的制约和影响程度,并分区分类的提出林盘保护与利用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地质背景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原理,提出林盘地质背景系统框架,并选取地质信息类(断层密度、地层、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地理信息类(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土壤厚度和植被优势树种)共7项指标,采用空间聚类综合分析方法,将成都平原林盘划分为3个类型区,即东部侏罗-白垩系-更新统台地-低山-丘陵马尾松-樟树-桉树类型区(Ⅰ区)、中部全新统扇状平原慈竹-桉树-枫杨类型区(Ⅱ区)和西部全新统漫滩及一级台地栎类-桤木-其他软阔类型区(Ⅲ区),各区占成都平原面积为46.95%、33.40%和19.65%。(2)成都市不同类型区林盘景观与组成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Ⅰ区林盘密度、平均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较低;Ⅱ区林盘平均面积和密度较大,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处于中等水平;Ⅲ区林盘密度为中等水平,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较高。各类型区林盘组成结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林盘规模、形态和植被优势树种方面。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密度关系密切,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与林盘密度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同时,不同地层、土壤厚度区域林盘平均面积和大型林盘所占比例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成都市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评估结果来看,Ⅲ区林盘单位面积水源涵养功能较高,其次分别为Ⅱ区和Ⅰ区;Ⅰ区林盘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其次分别为Ⅲ区和Ⅱ区;Ⅰ区林盘单位面积碳储量功能相对较高,Ⅱ区和Ⅲ区碳储量相近;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是Ⅲ区稍高于Ⅱ区,Ⅰ区多样性指数最低。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生态功能具有相关性,其中断层密度、地层、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土壤厚度与林盘水源涵养功能关系显着(p<0.05);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与土壤保持功能关系显着(p<0.05);断层密度、地形起伏度和土壤类型与林盘碳储量关系显着(p<0.05);但是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生物多样性指数关系不显着。(4)从林盘景观稳定性、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3个方面,构建了林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林盘质量进行评价,其中Ⅱ区林盘质量指数相对较高,其次是Ⅲ区,Ⅰ区林盘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地理探测器单因子模型分析发现,地形起伏度、断层密度和土地开发利用度对林盘质量具有显着影响(p<0.05),解释力分别为23.80%、16.03%和15.43%,因此地质背景因子对林盘质量有制约和影响;多因子交互分析发现地质背景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林盘质量影响要明显高于单因子独立作用,其中地形起伏度和土地开发度、地形起伏度和农村人口密度、断层密度和土地开发利用度、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断层密度、断层密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形起伏度和第四系等值线厚度等交互因子解释力较高。(5)基于林盘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初步成果,提出林盘保护与利用的概念模型及其路径框架,结合地质背景和社会环境单因子、多因子交互作用对林盘的影响,提出3个类型区林盘保护与利用的差异化策略,并划定了林盘重要保护区,促进林盘可持续发展。

陶欣悦[2](2021)在《竹叶植硅体形态及微区元素组成分类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硅体分析广泛应用于植物分类、植硅体形成机制探讨、考古及古环境重建研究,其中,植硅体的形态、大小及组合研究较为深入。但是植硅体的化学组成方面研究不足,不同形态植硅体的电子探针化学组成分析鲜有开展。竹子在我国分布广,是一种有着重要生态价值的经济作物,其用途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竹子的营养生长期很长且开花期的不确定,种和属的水平上鉴别相当困难。其植硅体种属鉴定研究对古环境重建及考古遗存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竹亚科三个种属20种竹子叶片的植硅体形态、组合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种属植硅体形态、大小及组合的分类意义,探究竹类植硅体化学组成是否具有分类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属中植硅体组合不同,长鞍型和鞍型-哑铃型的过渡型是两种含量最丰富的植硅体形态类型。牡竹属中鞍型-哑铃型的过渡型植硅体含量远高于莿竹属和刚竹属,对样品所有的植硅体形态类型丰度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表明,植硅体形态、组合能够在属的水平上对竹子进行分类。长鞍型的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在不同种属中有变化,长鞍型的大小在属水平上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2)不同竹属植硅体碳的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竹种的植硅体圈闭碳也不同,受生态型影响,三种生态型的竹子植硅体碳含量为散生竹(刚竹属)>丛生竹(牡竹属、莿竹属)。(3)尝试了直接测碳(DAC)、赋碳校正模式(Fix-C)和不测碳(NAC)三种方法进行了叶片植硅体化组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测碳(DAC)不可行,采用不测碳(NAC)为便于比较不同形态植硅体的化学组成。(4)竹叶电子探针化学组成分析表明,植硅体含Si、Na、Al、Mg、Ca、Mn、Cr、P、K、Fe等元素。根据主要形态植硅体比重,算出植硅体化学组成加权平均值,发现不同属中Si O2及Total平均值有明显差异(刚竹属>牡竹属>莿竹属),与什么影响因素有关我们还不清楚。同种竹子不同形态植硅体的化学组成不同。电子探针化学组成不能区分竹子种属,但能够区分竹亚科和黍亚科,可能与植物生长环境相似有关。本研究证明电子探针化学元素组成有一定分类的能力。可为进一步研究植硅体化学组成及分类研究提供了参考。

赵丹[3](2021)在《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的国宝和孑遗物种,也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长期以来受到了全球各界的高度关注。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为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大熊猫和其他古老珍稀的动植物天然的避难所。大熊猫栖息地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新构造运动剧烈,地层岩性古老破碎,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是典型的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论文选取四川省大熊猫分布区县域范围作为研究区,开展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探究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并进一步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分布的影响作用机制,对研究第四纪地质环境变化与生物过程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意义,并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廊道工程和大熊猫野外放归等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决策指导。论文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生态地质学、构造地貌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依据系统理论、生态位理论和信息理论,在系统收集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利用3S技术的空间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数字制图等技术方法,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信息量化方法,确定了最优取样尺度,建立了生态地质环境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采用数学建模和数值模拟等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生态地质环境环境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单因子耦合关系和综合效应和制约机制;最后综合以上方法进行了大熊猫分布预测和栖息地适宜性评价。通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天地生人”非均衡全息巨大系统,可分为气候(天)、地质背景(地)、生物(生)、人类(人)等四类。“天”指的是大气因子或气候环境,主要包括降水和温度等条件;“地”指的是以地壳表层(风化壳)为主的的地下大环境,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地下水文等条件;“生”即生物,主要包括大熊猫及其主食竹、森林植被和竞争动物等生物种间关系方面;“人”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生物保护、偷猎盗猎、森林采伐、农牧产业、旅游产业、交通道路和工程建设等调控和干扰方面。根据因子耦合关系模型,采用信息量化方法,获取共39个影响因子,即气候因子包括温度和降水因子(19个气候指标),地质背景因子包括宏观地形因子(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高程变异系数和地表粗糙度)、岩性因子(岩性多样性指数)、土壤因子(土壤多样性指数)、水文因子(河流密度)和地球化学元素因子(Ca、Na、Fe、Cu、Cr、K、Mg、Mn、Zn等9种),生物因子包括大熊猫因子(大熊猫密度)、主食竹因子(主食竹多样性指数)和植被因子(植被多样性指数),人类因子为人为活动因子(道路密度)。(2)根据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多样性(丰富度)具有显着的聚集性和尺度依赖性,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方法,筛选确定了10km×10km格网为研究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空间分布的最优取样尺度,其可以较好地反映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多样性的实际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包括5大类数据11个数据集40种数据,栅格数据分辨率为10km×10km。研究显示四川省大熊猫及其主食竹和栖息地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主要沿WN-ES方向分布,东西部和垂直梯度分布差异明显。这表明除受人类活动干扰和气候因素影响外,地质背景对大熊猫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3)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方差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及综合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天、地、生、人”四大类环境因子能较好的解释大熊猫分布总体方差的55%,其中地质背景(地)和气候(天)分别为28%、42%,是制约大熊猫及主食竹分布的不可改变的主控因素;生物(生)和人类活动(人)的综合解释能力均为11%,二者远小于地质、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对大熊猫分布格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是影响二者分布格局的可调控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大熊猫的现代分布格局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地质过程、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生物种间关系和近现代人为活动等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4)根据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和大熊猫空间分布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AIC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获得大熊猫空间分布最优预测模型。四川省大熊猫分布区适宜面积总计345.62万hm2,其中岷山山系(148.95万hm2)>邛崃山系(103.18万hm2)>凉山山系(56.71万hm2)>大相岭山系(29.22万hm2)>小相岭山系(7.13万hm2)>秦岭(0.44万hm2)。最适宜和较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于岷山山系和邛崃山山系中北部,而大小相岭、凉山和秦岭山系则仅为适宜区域。岷山和邛崃山山系区域生态地质环境最好,大小相岭、凉山和秦岭山系(四川部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较差,同时研究区内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外部也存在许多适宜区域,表明这些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较好。(5)利用相对权重法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一级指标依次为气候因子(40.2%)、地质背景因子(32.7%)、生物因子(17%)和人类因子(10.1%);二级指标依次为降水因子(26%)、宏观地形因子(16.5%)、主食竹因子(14.6%)、温度因子(14.2%)、地球化学元素因子(10.6%)、人为活动因子(10.1%)、岩性因子(5.6%)和植被因子(2.4%)。研究表明,在大熊猫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中,地质背景仅次于气候,包含宏观地形因子、地球化学元素因子和岩性因子。

康高[4](2020)在《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评价及优化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回归自然、体验自然逐渐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追求。森林公园以其良好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及休闲功能,备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优化森林景观、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成为焦点话题。本文选取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研究区内的森林景观现状与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归纳总结出森林公园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建立了1套森林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开展了森林景观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的优化提升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对森林公园与森林景观、森林景观评价、森林景观优化提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森林景观评价及森林景观优化提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目前森林景观评价及优化提升研究的技术与方法。(2)利用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2017年Landsat 8遥感数据,在Arc GIS软件内将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类型分为7类,生成景观类型图。并通过FRASTATS软件计算分析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景观多样性,为定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持。结合地形因子分析,得出森林景观的分布与地形因子密切相关。(3)从森林景观优化提升角度出发,在森林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生态特征、观赏特征三个方面选取12个森林景观质量评价指标,其中,包括7个定量指标与5个定性指标,建立了1套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权重值,分别为森林景观植物健康状况0.539,森林景观植物乡土性0.1638,森林景观植物物种多样性0.2973,森林景观色彩与季相0.2191,森林景观层次丰富性0.3617,森林景观珍稀性0.065,森林景观观赏特性丰富度0.1668,森林景观与环境协调性0.1875,森林景观多样性0.4231,森林景观斑块密度0.1225,森林景观分离度0.2272,森林景观均匀度0.2272。(4)对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森林景观质量评价分数值为4.89分,综合评价值为49%,景观质量等级为3级,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在评价体系准则层中,森林景观的观赏特征得分最高,指标层中得分较低的指标因子有:森林景观观赏特性丰富度(4.28分),森林景观色彩与季相(2.01分),森林资源的珍稀性(2分)。(5)基于评价结果研究森林景观的优化提升。从加强彩叶植物运用、提升森林景观观赏性、表现森林景观的层次、提高森林景观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对核心景观区典型景点、线型景观带、一般游憩区、生态保育区的保育林提出了优化提升方案。

袁雪丽[5](2020)在《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苍子(Litsea cubeba)是我国重要的药用价值和香料价值相结合的油料树种,分布广,经济价值高。本研究以湖北京山太子山林场和浙江杭州山苍子家系试验林,以及江南丘陵地带福建清流国有林场3个区域的山苍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立的69个样地,通过立地因子、生长性状的调查,以及经济性状数据的测定和收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数量化理论I模型、协方差分析,对研究区山苍子人工林进行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指数法选取山苍子优良家系,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通过调查山苍子生长及经济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数量化理论I分析立地因子与山苍子树高之间的关系,评价山苍子立地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坡度、地貌、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坡向5个主导因子与山苍子树高数量化拟合复相关系数为0.47,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采用坡度、地貌和土壤厚度3个因子组合,可将立地类型划分为14个;对每个立地类型质量评价分析得出,结果表明,丘陵地带立地质量评价均为优或良,在坡度<16的中厚土层的立地质量评价结果均为良,山苍子林中71.4%的立地质量评价为良或优,只有28.6%的评价为中,无差得分,说明研究区域适合山苍子生长。(2)山苍子树高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全钾、全磷、有效磷、速效钾、p H相关系数均呈负相关,且无显着性影响,说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山苍子生长有直接的关系。以山苍子树高(y)为因变量,有机质(x1)、全氮(x2)、全磷(x3)、全钾(x4)、有效磷(x5)、速效钾(x6)为自变量,通过逐步回归方程分析,得到树高和养分之间的回归方程,其方程表达式为:y=1.634+1.004x2-0.034x4,通过树高与全氮、全钾的相关性质分析结果显示,树高与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4;树高与全钾呈正相关,无显着影响,相关系数为0.058。根据土壤理化性质预测回归方程对山苍子树高作出评价,也可根据山苍子树高对土壤全氮和全钾作出判断。(3)优良家系选择,通过相关性数据分析,山苍子果实精油含量与年降雨量(-0.34)呈负相关(P<0.05),与年平均日照(0.44)呈显着正相关(P<0.05);山苍子柠檬醛含量与年平均降雨量呈负相关,无显着影响。同时,根据山苍子单株产量、精油含油率以及柠檬醛含量综合指数对参试的33个家系进行优良选择,15.2%的家系综合表现良好,并表明有33.3%的优良家系可选择作为山苍子杂交育种亲本家系预选优良群体,入选的优良家系有f3、f27、f8、f29、f4,且家系f27显着高于f3、f29、f4。

方文[6](2020)在《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维持大气碳氧平衡、调节城市小气候、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重庆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森林对该区域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科学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在尽可能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对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重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16个景观指数(类型层次8个,景观层次8个)从区域尺度(重庆主城九区及璧山、永川和江津区长江以北区域8570 km2范围)和城市尺度(重庆主城九区2737 km2范围)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测算潜在生态网络,采用生态廊道综合指数对生态网络进行评价与优化。在城市尺度下的源斑块和重要生态节点中,于2009年和2018年对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分析10年间的木本植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并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分析初始建植物种对群落结构及小环境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区域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城市森林面积增加了27640.08 ha;城市森林中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型斑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而巨型斑块比例逐年上升。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逐年下降;而蔓延度指数、连接度指数、聚集度指数逐年增加,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城市森林景观类型较少,斑块密度较低,景观斑块聚集性和均匀度较高,但连接度偏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中高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40块,提取潜在生态廊道780条,节点320个,归并删除冗余重复廊道,得到540条优化生态廊道和2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153个,踏脚石71个)。优化后生态网络呈网状结构,可有效改善区域尺度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2)在城市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研究区城市森林面积减少了1206.69 ha。其中生态片林和河岸防护林逐年减少,游憩林、景观美化林和道路防护林有所增加。此间自然林和半自然林面积减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城市森林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和大型斑块面积逐年减少,微型斑块和巨型斑块面积逐年增加。在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分散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蔓延度、连接度和聚集度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31个,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65条,节点199个,经归并和重力模型提取,得到278条优化生态廊道,1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83个,踏脚石41个)。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改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得以优化。(3)2009年和2018年,分别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各设置样地5个样方100个。2009年半自然林植被类型共有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6个群系,物种41科、55属、72种;2018年共记录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5个群系,物种42科、56属、75种,增加了1科1属3种。人工林2009年共记录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物种26科38属47种,减少了1科1属1种,乔木变化了5种,灌木变化了7种。10年间半自然林前5种乔木层树种重要值排序几乎没有变化,仅平顶山样地中的刺桐跌落前5种地位,香樟上升为前5种之一;灌木层树种没有发生变化,但部分样地内物种重要值排序发生了变化。半自然林总体上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人工林总体上木本植物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乔木层略有增加。半自然林木本植物乔灌比和常绿落叶比在种类上保持不变,在数量上灌木数量有所增加;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常绿落叶比在此期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人工林木本植物乔灌比种类没有变化,灌木数量减少。半自然林乔木层胸径等级在2009年和2018年均呈明显的“增长型”,且中间没有断层现象,表明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10年间平均胸径都有所减小,从12.3 cm降到11.6 cm。人工林在10年间乔木层平均胸径从13.85 cm增加到14.91 cm;DBH>l cm的个体各个径级均呈明显的“衰退型”,在8个径级中都有个体分布,表明群落总体上相对稳定,群落呈现出“衰老型”特征。半自然林和人工林平均生物量都有所增加,说明样地内半自然林呈正向演替,而人工林受人为喜好较大,在人为干预下保持着相对稳定。(4)通过2009年在高速公路廊道人工建植群落并持续观测和调查,建植初期,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直接影响道路生态廊道植被的覆盖率实现时间以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时间越短,群落积累的生物量则越多,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间接对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固碳释氧能力形成积极影响,有利于道路廊道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发挥。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的结构特征中物种多样性水平密切相关。相同生长季节内,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生境接纳新物种的潜力愈强,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群落盖度也越大,所在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水平也越高。道路生态廊道植被所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与植被的固持水土能力(护坡性能)密切相关: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所在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抗冲蚀能力、蓄水保土能力也越强,区域内的产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则越小,且随着建植时间的延长而趋势越明显。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能够影响建植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发展方向,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越多建植区土壤理化指标越向积极方向发展,如土壤pH值、速效N、P、K及全N、全P和全K等指标均随物种数量的增加而相应提升,且二者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建植条件一致的条件下,提高初始建植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促进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发挥。综上,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面积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在区域尺度上逐年增加,在城市尺度上逐年递减;研究形成的2个尺度的生态网络可为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城市森林中半自然林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演替特征,而人工林表现出受人为喜好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规律;初始建植物种数量直接影响着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质量和发展趋势。

孙大江[7](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段一帆[8](2019)在《竹类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抑菌活性及干旱对其释放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是植物挥发到大气中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异戊二烯、氧化和非氧化萜、短链挥发性有机物等。BVOCs是森林康养的主要活性成分,对人体有着保健的功效,此外,释放到大气中的BVOCs还能与大气中氧化剂反应形成生物次生有机气溶胶(SOA),对大气化学环境、气候变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竹类植物在中国分布广泛,面积大,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价值。竹林景区生态环境优美,与其特有的竹文化相融合,是特色风景区的代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森林保健成为热门话题,竹林的生态疗养功能受到广泛认可。竹类植物合成释放的BVOCs成分中含有杀菌抑菌以及对人体有益的萜类物质,研究竹类植物BVOCs的抑菌效益,并分析气候变化对其释放的影响可以为竹类植物森林康养的建设、竹类植物风景林规划和竹林BVOCs的释放对未来大气环境的影响提供指导依据。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竹林环境对空气微生物的抑制效果,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竹种,用盆栽试验模拟自然干旱条件,采用溶剂洗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其在干旱条件下BVOCs释放的成分变化,分析干旱对植物BVOCs释放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三种竹类植物对受试微生物表现出显着的抑菌作用,毛竹抑菌效益最佳。竹类植物抑菌效益受环境影响较大,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植物生长状态对其抑菌效益影响显着。(2)毛竹竹林康养效果较好,抑菌效益强且释放的BVOCs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萜类物质、酯类物质等,8月中旬左右,有益物质相对含量较大,竹林康养效果较优。毛竹有作为优良的森林康养资源的潜力。(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毛竹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导度降低,叶肉细胞中栅栏组织的相对面积增加,细胞结构更加致密。萜类物质在8月中旬相对含量较大,干旱胁迫时,毛竹挥发的BVOCs中烷烃的相对含量下降,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升高。(4)在没有干旱胁迫的情况下,毛竹单萜物质罗勒烯的释放依赖温度和光照强度;在干旱条件下,罗勒烯释放也受到生理因素的限制。本文对认识竹林康养效益提供了基础资料。

何松[9](2019)在《嘉陵江中下游河岸植被及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跨越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直辖市),是长江流域八大支流之一,也是长江上游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其河岸植被类型及其稳定状态直接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因此,研究流域河岸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对流域生态保护与利用、恢复与重建、水土流失与生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嘉陵江流域河岸植被及植物多样性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嘉陵江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及植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进行野外调查,根据河岸地形及植被特点设置13条垂直于干流的样线,32个典型草本样地,70个典型样方。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植物区系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植被生态学及生物入侵理论的方法,从植物物种组成与地理区系、植被组成与空间格局、物种多样性、关联性与生态位、群落聚类排序、入侵植物分布与风险评价等角度对河岸植物及植被进行全面系统综合分析,以期弄清河岸植物组成、植被与植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入侵植物特征等内容,为流域开发与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通过研究结果如下:(1)样线样方调查统计得到中下游河岸共计维管植物113科332属510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25属41种;裸子植物4科、8属、8种;被子植物92科、300属、461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80科、242属、367种,以菊科(Compositae)植物为主,单子叶植物12科、58属、94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为优势类群。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所含种数分别占河岸维管植物种数的8.04%、1.57%、71.96%、18.43%。植物物种科、属区系分布类型具多样性,但以热带与温带分布型为主,分布类型与嘉陵江流域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相适应。(2)群落War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岸植被由6个植被型,23个群丛组成。植被型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群丛为油松+马尾松群丛、马尾松群-黄荆+盐肤木群丛、柏木群丛、马尾松+四川山矾群丛、麻栎林-铁仔-丛毛羊胡子草群丛、桤木林-马桑-丝茅群丛、刺槐+构树-黄荆-丝茅群丛、响叶杨-构树-狗牙根群丛、构树-葎草群丛、白栎-黄荆-丝茅群丛、黄檀-盐肤木-丝茅群丛、慈竹群丛、黄荆+马桑群丛、盐肤木+化香树群丛、丝茅草丛+马兰群丛、狗牙根+空心莲子草群丛、丛毛羊胡子草群丛、酢浆草+牛筋草群丛、蒌蒿群丛、空心莲子草群丛、褐果苔草群丛、马兰+竹叶草群丛、狗牙根群丛等,其中柏木群丛、构树群丛、黄荆群丛、丝茅群丛、褐果苔草群丛、马兰群丛分布最广。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表明:河岸植被在丘陵段垂直方向上,层次分明、季相显着,平坦地势以农业生态为主。CCA排序分析表明:海拔是引起河岸植物群落及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3)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中下游15种优势木本植物与25种优势草本植物在不同研究区段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差异显着。河岸木本植物生态位宽度最大为柏木、其次为黄荆、构树;山脊段前三依次为柏木、黄荆、盐肤木,中坡为黄荆、柏木、马尾松,消落带为构树、刺槐、慈竹、黄荆,说明柏木分布面积最大,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优势木本植物生态位重叠(NC)在不同研究区段变化为中坡<消落带<山脊。优势草本植物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丝茅、褐果苔草、马兰,说明三物种分布面积较广;山脊生态位宽度前三为马兰、丝茅、褐果苔草,中坡为荩草、地果、褐果苔草,消落带为空心莲子草、狗牙根、葎草;不同研究段优势草本植物生态位重叠值变化为消落带<中坡<山脊。总之,不同研究区段优势植物生态位差异显着,生态位分析结果与河岸植被组成一致。(4)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中下游植物α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曲线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样性指数随丰富度、均匀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样地点间植物多样性差异显着,总体表现为中游段先增加后减少,下游逐渐增加。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距离)的增加,α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变化为消落带<中坡<山脊,丰富度指数为山脊<中坡<消落带;同一研究区段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同,丰富度指数变化差异明显。β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Cody物种替代速率逐渐降低,Jaccard相似性指数逐渐增大。(5)中下游消落带草本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在3.66-9.14,Pielou均匀度指数为8.31-9.51,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其范围分别为2.12-3.78、0.871-0.974;四指数拟合曲线变化趋势相同,中游先减小后增加,下游变化较小,说明不同样地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群落优势物种不明显,干扰强度不同。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消落带中游与下游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自然消落带与库区消落带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说明电站的建设运营水位上涨影响植物多样性。β多样性Jaccard物种相似度指数沿河岸呈“W”变化,中游为“U”型,下游“V”型,Cody物种替代速率指数呈现“M”,中下游与Jaccard指数相反,说明中游电站、采砂石场的修建对植物多样性造成较大干扰。通过优势草本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和CCA环境因子排序分析表明:距下游终点距离不同是优势草本植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海拔、速效磷、乔木覆盖率也是引起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6)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种间联结分析结果表明:优势草本植物间总体呈显着性正联结,卡方检验结果正关联与负关联大致相当,多数物种对未出现显着性;Ochai指数、Jaccard指数显示物种间关联性强度较低,说明消落带草本植物群落还处于演替的发展阶段,稳定性较弱。生态位分析表明:狗牙根、空心莲子草、蒌蒿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布较多;优势草本植物间中等重叠及以上占58.31%,总体重叠值较大,说明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群落间存在较大的竞争。种间联结与生态位重叠值呈显着性相关性,表现为物种间正关联系数大,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生态位宽度与物种重要值间联系密切,表现在生态位宽度越大,群落中物种重要值越大;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间不具有明显相关性。(7)入侵植物与风险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下游河岸共有入侵植物43种,分布较广;其来源以热带美洲居多,占物种数的20.93%;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菊科12种,占物种数的27.91%。不同研究区段入侵植物种数及分布变化为山脊<中坡<消落带,其中山脊10种,中坡14种,消落带30种;消落带中游23种,下游17种,入侵植物种类多且分布广是引起消落带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之一。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高风险植物(大于40分)12种,主要分布于河岸消落带且菊科植物较多,常形成单优势群落;中等风险植物(3240分)18种,低风险入侵植物(32分)13种。

刘尧尧,辜彬,王丽[10](2019)在《北川震后植被恢复工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生态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工程治理后植物群落的恢复效果,本文运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对北川震后工程治理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优势种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植物74种,隶属于37科72属,工程区木本层和草本层优势物种分别为李子(Prunus salicina)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自然区木本层和草本层优势种分别为柏树(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扁竹根(Iris confusa)。(2) CCA排序结果显示,工程区物种可分为5个类群,自然区分为3个类群。影响工程区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包括工法)顺序为:海拔>坡度>坡向>pH>工法>土壤含水量>坡位,海拔、坡度和坡向是影响工程区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区物种分布受各因子影响均较大。(3)自然区木本植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工程区,工程区草本植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自然区。RDA排序结果显示,海拔是影响工程区草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最主要因子,坡位和工法是影响工程区木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4)与自然区相比,工程区生态位相似性(0.0~0.4)和生态位重叠值(0.0~0.5)大部分处于低值区,种间竞争较弱。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工程植被有一定的恢复,但不够理想;建议工程区增植自然区的木本优势植物。

二、成都地区慈竹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地区慈竹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地质学与地质背景研究进展
        1.2.2 成都平原生态地质研究进展
        1.2.3 林盘的特征与功能研究进展
        1.2.4 林盘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进展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川西林盘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质背景因子提取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地质背景因子参数计算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与岩性
        2.2.3 第四系堆积层
    2.3 区域地理特征
        2.3.1 地形地貌
        2.3.2 土壤类型
        2.3.3 植被分布
        2.3.4 气候条件
        2.3.5 河流水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
    3.1 地质背景系统与分区关系
        3.1.1 林盘地质背景系统理论
        3.1.2 林盘地质背景系统概念模型
        3.1.3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必要性
    3.2 分区指标与方法
        3.2.1 分区原则
        3.2.2 分区指标与信息提取
        3.2.3 分区方法
    3.3 分区结果与分析
        3.3.1 林盘分区结果
        3.3.2 不同林盘类型区地质背景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林盘特征与地质环境关系
    4.1 林盘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4.1.1 林盘空间分布信息
        4.1.2 林盘组成与结构信息
    4.2 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及其差异
        4.2.1 林盘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
        4.2.2 林盘组成与结构特征
        4.2.3 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差异分析
    4.3 林盘特征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4.3.1 林盘景观特征与地质背景关系
        4.3.2 林盘组成结构特征与地质背景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盘生态功能与地质环境关系
    5.1 林盘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5.1.1 生态功能类型选择
        5.1.2 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5.2 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及其差异
        5.2.1 林盘生态功能与分布特征
        5.2.2 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差异分析
    5.3 林盘生态功能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林盘质量与地质背景因子关系分析
    6.1 林盘质量评价与分析
        6.1.1 林盘质量评价模型
        6.1.2 不同类型区林盘质量分析
    6.2 地质背景因子对林盘质量的制约作用
        6.2.1 地理探测器模型
        6.2.2 探测因子选择
        6.2.3 基于地理探测的因子分析
    6.3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保护与利用模式
        6.3.1 单因子影响下林盘保护策略
        6.3.2 因子交互作用下林盘保护策略
        6.3.3 林盘保护重要区划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竹叶植硅体形态及微区元素组成分类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硅体简介
        1.1.1 植硅体含义
        1.1.2 植硅体形成
        1.1.3 植硅体特性
    1.2 .植硅体形态、组合
        1.2.1 植硅体形态、组合
        1.2.2 影响植硅体形态、组合因素
        1.2.3 植硅体形态、组合应用
    1.3 植硅体化学组成
        1.3.1 化学元素组成
        1.3.2 植硅体圈闭碳及同位素
        1.3.3 化学组成应用
    1.4 竹子植硅体形态及化学组成分类研究
        1.4.1 竹子的利用
        1.4.2 竹子植硅体形态分类研究
        1.4.3 竹子植硅体化学组成分类研究
    1.5 选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标及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桂林自然概况
        2.1.2 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植物园
    2.2 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
        2.3.1 植硅体提取方法
        2.3.2 植硅体碳测定方法
        2.3.3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
第三章 植硅体形态及组合特征
    3.1 植硅体含量
    3.2 不同种属植硅体形态组合与变化
        3.2.1 植硅体形态
        3.2.2 长鞍型大小
        3.2.3 长鞍型、鞍型-哑铃型的过渡型的分布特征
第四章 植硅体元素组成特征
    4.1 植硅体圈闭碳
    4.2 电子探针化学组成特征
        4.2.1 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的确定
        4.2.2 算术平均植硅体元素组成特征
        4.2.3 加权平均植硅体元素组成特征
        4.2.3.1 权重
        4.2.3.2 加权平均值分布特征
第五章 形态及元素组成分类意义
    5.1 形态组合分类
        5.1.1 验证相关性
        5.1.2 植硅体组合聚类分析
        5.1.2.1 形态组合聚类分析
        5.1.2.2 鞍型-哑铃型的过渡型含量分类
    5.2 化学元素组成分类
        5.2.1 竹子化学元素分类
        5.2.2 亚科化学元素分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生态地质学与地质背景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1.2.2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的影响研究
        1.2.3 基于3S技术的大熊猫栖息地评价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科学命题的提出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环境特征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2.1 地貌特征
        2.2.2 河流水系
        2.2.3 气候特征
        2.2.4 土壤类型
        2.2.5 植被类型
    2.3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2.3.1 地质构造
        2.3.2 地层岩性
第3章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
    3.1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
    3.2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耦合关系模型
    3.3 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信息量化方法
        3.3.1 地质背景因子信息采集
        3.3.2 气候因子指标信息采集
        3.3.3 生物因子信息采集
        3.3.4 人类因子信息采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最优取样尺度条件下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格局
    4.1 最优取样尺度筛选
        4.1.1 最优取样尺度筛选方法
        4.1.2 最优取样尺度结果与分析
    4.2 最优尺度下生态地质环境信息地理空间数据库构建
    4.3 最优尺度下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因子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空间分布的影响与制约机制
    5.1 大熊猫及其主食竹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单因子耦合关系
        5.1.1 单因子分析方法
        5.1.2 地质背景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5.1.3 气候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5.1.4 生物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5.1.5 人为活动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5.2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分布综合影响及制约机制
        5.2.1 综合影响效应分析方法
        5.2.2 综合影响效应及制约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的大熊猫分布预测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6.1 预测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
    6.2 多元回归预测与评价模型
        6.2.1 预测与评价因子选择
        6.2.2 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建立
        6.2.3 多元回归最优模型筛选
        6.2.4 预测变量相对重要性评价
    6.3 大熊猫空间分布预测
    6.4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4)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评价及优化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森林公园与森林景观
        1.2.2 森林景观评价
        1.2.3 森林景观优化提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森林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1.3.2 森林景观优化提升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人文历史概况
第3章 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景观类型划分
        3.1.2 景观指数选择
        3.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森林景观类型
        3.2.2 景观格局分析
        3.2.3 环境因子分析
        3.2.4 现存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
    4.1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取
        4.1.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4.2.1 定量指标的分值计算
        4.2.2 定性指标的分值计算
        4.2.3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分值确定
        4.2.4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森林景观优化提升研究
    5.1 森林景观优化提升依据
    5.2 森林景观优化提升原则
        5.2.1 生态优先原则
        5.2.2 生物多样性原则
        5.2.3 整体性原则
    5.3 森林景观优化提升总体思路
        5.3.1 合理运用森林景观资源
        5.3.2 营造色彩季相丰富的森林景观
        5.3.3 提高森林景观多样性
    5.4 森林公园总体布局
    5.5 森林公园功能分区
        5.5.1 核心景观区
        5.5.2 一般游憩区
        5.5.3 管理服务区
        5.5.4 生态保育区
    5.6 森林景观优化提升
        5.6.1 典型景点森林景观优化提升
        5.6.2 森林景观林带优化提升
        5.6.3 森林景观片林优化提升
    5.7 效益分析
        5.7.1 生态效益
        5.7.2 社会经济效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5)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立地分类研究
        1.2.1 植被因子途径
        1.2.2 环境因子途径
        1.2.3 综合多因子途径
    1.3 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1.3.1 直接评价法
        1.3.2 间接评价法
        1.3.3 立地质量评价现状
        1.3.4 土壤养分统计
    1.4 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1.5 山苍子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及实验材料
        2.2.2 样地调查
        2.2.3 山苍子精油测定
        2.2.4 土壤因子调查及测定
    2.3 山苍子立地分类方法
        2.3.1 立地类目划分
        2.3.2 立地主导因子确定
        2.3.3 立地分类系统划分
    2.4 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2.4.1 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指标
        2.4.2 评价模型和检验
        2.4.3 数据整理
    2.5 山苍子优良家系选择
        2.5.1 数据整理与分析
        2.5.2 参数估值
    2.6 技术路线
3 山苍子立地类型划分
    3.1 影响山苍子生长的立地主导因子
        3.1.1 立地因子分析
        3.1.2 立地因子间的KMO检验
        3.1.3 立地因子主成分分析
    3.2 山苍子立类型的划分
4 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
    4.1 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指标
    4.2 基于数量理论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
        4.2.1 山苍子立地因子特征
        4.2.2 山苍子各项的贡献排序
        4.2.3 预测方程的建立
        4.2.4 山苍子数量化立地质量得分
        4.2.5 山苍子立地质量等级评价表
        4.2.6 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结果
    4.3 基于土壤理化性质立地质量评价
        4.3.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4.3.2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4.3.3 山苍子生长性状与土壤理化性质线性逐步回归
5 山苍子经济性状分析
    5.1 山苍子经济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分布特征
    5.2 山苍子经济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5.3 山苍子经济性状多重比较
    5.4 山苍子优良家系选择
6 讨论
    6.1 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
    6.2 山苍子经济性状分析
7 结论
    7.1 山苍立地类型划分
    7.2 山苍立地质量评价
    7.3 山苍子经济性状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1.1.2 城市森林的发展
        1.1.3 城市森林类型及影响因子
    1.2 生态网络研究现状
        1.2.1 生态网络组成
        1.2.2 生态网络基础理论
        1.2.3 国内外生态网络应用实践研究
        1.2.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
        1.2.5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评价方法研究
    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近自然建植研究现状
        1.3.1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1.3.2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与人为干扰的研究
        1.3.3 城市森林近自然群落建植研究
        1.3.4 重庆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与实践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基于区域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区域尺度上重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区域尺度的重庆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优化
        3.3.1 研究内容
        3.3.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2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4.2.1 研究内容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研究
        4.3.1 研究内容
        4.3.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样地选择
        5.1.3 调查群落类型
        5.1.4 样带和样方调查
        5.1.5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分布与群落类型变化
        5.2.2 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5.2.3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5.2.4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3 讨论
        5.3.1 群落树种的选择
        5.3.2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变化
        5.3.3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变化
        5.3.4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模式及其动态变化—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
    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研究内容
        6.1.3 试验设计
        6.1.4 指标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群落指标分析
        6.2.2 固持水土能力分析
        6.2.3 边坡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影响
        6.3.2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固持水土能力的影响
        6.3.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7)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1.2.2 环境感知
        1.2.3 川西林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典型调查法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1.7 相关理论基础
        1.7.1 环境心理学
        1.7.2 景观符号学
        1.7.3 人文地理学
        1.7.4 心理物理学
        1.7.5 景观形态学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2.1.1 川西林盘概念
        2.1.2 川西林盘渊源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2.3.1 川西林盘意境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2.3.3 意境的体现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2.4.1 文化渊源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2.4.3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3.2.4 根据功能划分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3.4.3 总结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4.1.1 体系内容概述
        4.1.2 体系建构依据
        4.1.3 小结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4.2.1 SD语义差异法
        4.2.2 认知地图
        4.2.3 写真投影法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4.2.5 景观图示语言
        4.2.6 景观基因图谱
        4.2.7 典型植物调查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4.3.1 体系目标
        4.3.2 体系意义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5.1 研究概述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2.1 准备阶段
        5.2.2 评定实验阶段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5.2.4 小结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3.3 小结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4.3 小结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5.5.2 色彩节奏分析
        5.5.3 图形-背景分析
        5.5.4 色彩坐标分析
        5.5.5 小结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5.6.5 小结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5.7.5 小结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5.8.2 典型植物概况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5.8.6 小结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5.9.1 入口意象
        5.9.2 建筑意象
        5.9.3 植物意象
        5.9.4 空间意象
        5.9.5 色彩意象
        5.9.6 边界意象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5.10.1 独特性
        5.10.2 整体性
        5.10.3 复合性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8)竹类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抑菌活性及干旱对其释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BVOCs概述
        1.2.2 BVOCs的分类与功能
        1.2.3 植物生理条件对BVOCs的影响
        1.2.4 全球气候变化对BVOCs释放的影响
        1.2.5 BVOCs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2.6 BVOCs采集测定方法
        1.2.7 BVOCs抑菌测定方法
        1.2.8 小结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竹种竹林环境抑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竹林环境抑菌率测定
        2.1.3 竹叶气相抑菌效果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竹林环境抑菌结果
        2.2.2 三种竹叶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
        2.2.3 三种竹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制作用
        2.2.4 三种竹叶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夏季干旱对毛竹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
    3.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处理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相关环境因子
        3.2.2 植物水分条件
        3.2.3 干旱对毛竹光合参数的影响
        3.2.4 干旱对毛竹营养元素影响
        3.2.5 干旱对毛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3.2.6 干旱对毛竹BVOCs释放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干旱对毛竹水分状态的影响
        3.3.2 干旱对毛竹光合作用的影响
        3.3.3 干旱对毛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3.3.4 干旱对毛竹BVOCs释放的影响
        3.3.5 毛竹光合作用及养分状况和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关系
        3.3.6 毛竹光合作用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关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
    4.1 结论
        4.1.1 竹林抑菌
        4.1.2 干旱对毛竹BVOCs释放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嘉陵江中下游河岸植被及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多样性研究进展
    1.2 流域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消落带研究现状
    1.4 植物种间联结与生态位研究现状
    1.5 入侵物种研究进展
        1.5.1 入侵植物研究现状
        1.5.2 入侵植物危害
        1.5.3 入侵植物风险评价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嘉陵江流域概况
        3.1.1 嘉陵江自然概况
        3.1.2 嘉陵江水文
        3.1.3 嘉陵江气候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2.1 样线及样方设置
        3.2.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植物物种组成与地理区系分析
        4.1.1 植物物种组成
        4.1.2 植物生活习性分析
        4.1.3 植物地理区系分析
    4.2 中下游河岸植被多样性
        4.2.1 植被聚类分析
        4.2.2 植被组成
        4.2.3 植被沿河岸近距离江岸、中距离江岸、远距离江岸空间分布特点
        4.2.4 群落排序分析
        4.2.5 中下游河岸优势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4.3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4.3.1 中下游流域河岸植物群落α多样性
        4.3.2 中下游流域河岸植物群落β多样性
    4.4 消落带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4.4.1 消落带草本植物α多样性
        4.4.2 消落带草本植物β多样性
        4.4.3 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沿不同距离空间分布格局
        4.4.4 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排序分析
        4.4.5 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种间联结分析
        4.4.6 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生态位分析
    4.5 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及风险评价
        4.5.1 入侵植物组成
        4.5.2 入侵物种分布
        4.5.3 入侵植物原产地
        4.5.4 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4.5.5 入侵植物评价体系
        4.5.6 入侵植物风险评价分析
        4.5.7 入侵植物防治对策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河岸物种组成与区系
    5.2 河岸植被组成及特征
    5.3 河岸群落植物多样性
    5.4 河岸消落带草本植物多样性
    5.5 河岸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种间联结和生态位
    5.6 入侵植物调查与风险评价
    5.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和参与课题

(10)北川震后植被恢复工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生态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选择与调查
        1.2.2 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1.2.3 重要值计算
        1.2.4 生态位宽度的计算
        1.2.5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1.2.6 生态位重叠
        1.2.7 数量排序
        1.2.8 土壤含水量及p H的测定
        1.2.9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种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 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3 物种重要值及生态位宽度值
    2.4 工程区、自然区植物群落内生态位相似性
    2.5 边坡植物群落内生态位重叠值
3 讨论
    3.1 物种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3.2 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3.3 优势种生态位
4 结论及建议

四、成都地区慈竹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D]. 刘勤.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竹叶植硅体形态及微区元素组成分类意义研究[D]. 陶欣悦.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 赵丹.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评价及优化提升研究[D]. 康高.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山苍子立地质量评价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D]. 袁雪丽. 安徽农业大学, 2020
  • [6]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D]. 方文. 西南大学, 2020
  • [7]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8]竹类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抑菌活性及干旱对其释放的影响研究[D]. 段一帆.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嘉陵江中下游河岸植被及植物多样性研究[D]. 何松. 西南大学, 2019(01)
  • [10]北川震后植被恢复工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生态位[J]. 刘尧尧,辜彬,王丽. 生态学杂志, 2019(02)

标签:;  ;  ;  ;  ;  

成都汽巴生长状况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