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于寿海

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于寿海

丹大快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 116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材料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土木工程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够完善,例如混凝土的裂缝问题等,因此,仍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促进土木工程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优势

混凝土结构主要是以水泥、水、砂、石为主原料再辅以其他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浇筑而成的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结构中,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混凝土结构材料易于运输,同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容易被外界环境腐蚀和非人为破坏;其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未凝结的混凝土可以根据设定的相关要求,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第三,混凝土结构可以配合钢筋材料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结构的牢固性,在内部加装钢筋等材料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有效增加混凝土的抗震和抗爆性能;第四,混凝土结构的组成材料取材方便,便于生产。

2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材料较差

在施工的过程中其混凝土的质量多掌握在其混凝土生产人员的手中,但是因其混凝土管理人员对于质量管理意识的缺乏,导致其混凝土不合格使用。因此,混凝土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其配比合理与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混凝土直接相关。

2.2进行施工的混凝土浇筑温差过大

在混凝土水化时,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气,当其得不到有效的散发时,就会导致其内部与外部的温差较大,使得其产生裂缝,当其产生约束时,由于其受冷热因素影响其体积形成涨缩,受其约束力的影响,其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的应力,其因为本身抗拉的强度较低,所以会产生较大的拉力,从而会产生裂缝。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另一原因是因其施工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其中太阳对其的暴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混凝土进行施工的体积较大,所以其在太阳暴晒下温度升高,导致其整全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这种裂缝的产生多是没有规率的,其内部的裂缝的走向无规率。在其梁板的混凝土施工中,因其整体尺寸大,而其上产生的裂缝多平时于短边,且深入并且贯空性较强,一般与其整体的短边相平时行,或是无限接近平行,其中间会产生较多。

2.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不当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主要受到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以及浇筑后混凝土养护的影响,在混凝土凝固硬化的过程中,其因为凝固产生的整体的体积变形而产生的裂缝,这种会有较大的宽度,有时会对整个内部结构产生影响,在施工阶段因水泥水化热及外部气温的作用引起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这些裂缝多与筋平行,处于变截面处,是规则的条状,没有相互间的交叉,它多产生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危害是比较大的,其露在空气中对其建筑结构影响较大,会产生严重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分析

3.1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为了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可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1)掺和添加剂与增强材料。通过掺和一定的添加剂可以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但是在添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规范操作;同时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增强材料如有机纤维、金属纤维或有机纤维等,可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性能,起到一定的抗裂性。2)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混凝土材料的配比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性能,所以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应经过科学严格的计算而获取。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多次验证,在多种配比的结果中选择合适的配比方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

3.2加强模板工程施工控制

首先,在模板的采购过程中,要选择表面平整洁净,拼接无缝的模板;其次,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规范作业,不能随意改动。若施工的模板工程高度在 8 m 以上,跨度在 18 m 以上,则需要设定专项支模方案,且待技术专家审核没问题后方可施工。

3.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技术控制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浇筑质量和混凝土配置质量的控制,并按照规定的浇筑顺序进行操作,对剪力墙、板、柱、梁要一次性完成浇筑施工。在浇筑及振捣作业后,需在 12 h 内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和养护处理。在拆模以后,要首先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养护 7 d 以上,具体时间要根据混凝土自身的湿润情况而定。目前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是覆盖浇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及塑料薄膜养护法这三种,如果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应该采取蓄热法或是添加外加剂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受冻而影响性能。

3.4科学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

(1)做好对温度应力的有效控制。在混凝土施工的过中,要做好对温度应力的有效控制,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尽可能地少用水泥。少使用水泥的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地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通过少使用水泥方式能够达到降低水泥水化热的目的,故而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寻找其他材料代替水泥,或者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第二,严格控制混凝土建筑温度。在混凝土的教主过程中,外界的温度会对混凝土浇筑造成一定影响。一旦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会使混凝土的温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所以,在进行混凝土建筑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避开高温的夏天,避开高温的天气,这样有助于降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高温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2)促使地基对混凝土约束力的下降。地基对混凝土存在着一定的约束力,为了有效地降低地基对混凝土所约束力,一般情况下想办法促使地基对混凝土约束力的下降。由于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会随着混凝土结构自身内温度应力变化而变化,鉴于此,故而可以采用减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而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约束力减少,而为了减少混凝土自身内部存在的温度应力,可以采用以上办法减少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温度应力而达到目的。此外,积极采用保温措施也是积极的措施。比如积极采用蓄水法或者是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跟外部温度的温差小一些,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减少。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所占的比重非常重要,有必要积极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此做出来相应的简要分析,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总之,要使得施工质量更加完美,就有必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充分地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严格地把关,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保证混凝土施工不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方龙,梁艳.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应用探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4):43-45.

[2]胡伟.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6):62-63.

[3]贾立新.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 中国标准化,2016,(17):185.

[4]胡龙建.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98-99.

论文作者:于寿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_于寿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