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盾构穿越高强度管桩技术研究论文_谢建生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郑州 450000

摘要:为解决盾构在穿越管桩区域掘进技术难点,以泥水盾构成功穿越高强度管桩案例为研究背景,对盾构直接掘进穿越管桩区域施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地铁隧道;盾构掘进;管桩区域;刀具切削;

1.2穿越管桩区域概况

徐湖区间线路上管桩区域为H8地块还建楼房桩基,该房建桩基已施工完成,地面房屋暂停施工,待盾构穿越后避开区间隧道再重新施工桩基及地面结构部分;影响盾构施工管桩区域长80米,宽21m,覆土厚度约22m,区间左线于615环处刀盘进入管桩区域,665环处刀盘出管桩区域,区间右线于610环进入管桩区域,657环处刀盘出管桩区域。穿越地层主要为4-1b粉砂夹粉土、粉质黏土、4-2粉细砂。桩基为静压预应力管桩,桩径0.5m,设计桩长35m。管桩与区间隧道平面位置关系图见图1-4。

图1-4管桩与区间隧道平面位置关系图 图1-7 未拔除管桩位置平面图

84-89号桩距离排水箱涵及附近房屋较近,根据提供的图纸显示有6根管桩无法探挖拔除。未拔出管桩位置平面图见图1-7。

1.3管桩设计概况

管桩为静压应力PHC-A500-125型管桩,终压时,压桩力不小于3800KN,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740KN,抗拔特征值为370KN。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900KN。管桩直径为500mm,有效桩长35m,埋深约6m。

管桩主筋为11根直径9mm的预应力钢筋,箍筋为直径5mm,间距80mm的钢筋,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80,管桩内径250mm,壁厚125mm。管桩剖面图见图1-8。

图1-8预应力管桩剖面图

盾构机在切桩前进行刀盘改造及切桩工况分析,确保盾构机满足切桩掘进施工要求。切桩掘进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泥浆拌制参数、设备材料准备、同步注浆控制、施工监测等针对性措施,保证切桩施工

3.1刀盘改造及切桩工况分析

(1)刀盘改造

盾构机在进洞前按切桩工况考虑,因所切管桩强度为80Mpa,将原软岩刀盘进行重新配置增加带合金头的滚刀,以增加刀盘破桩能力,切桩时刀具与管桩为点接触受力集中,可能造成刀具合金受撞击破碎,因此采用增加全盘滚刀形式。刀盘配置示意见图3-1。

图4-1 盾构刀盘配置示意图

(2)盾构设计参数

盾构机设计参数见表3-1.

表3-1 盾构设计参数

(3)切桩工况分析

通过分析,盾构穿越时可能存在以下四种工况,见图3-2。其中概率最大为工况一;一端近似固定、一端活动,且处于隧道轮廓内。

图3-2切桩工况示意图

3.2切桩施工技术研究

盾构机掘进至切桩范围之前编制切桩掘进施工方案,设置盾构切桩掘进各项参数,确保盾构切桩掘进施工。

3.2.1泥浆制拌

盾构穿越前或进仓前需拌制高比重高浓度浆液,浆液拌制分两种:分别为盾构掘进循环浆液拌制、带压进仓浆液制拌。

(1)掘进循环浆液制拌

盾构穿越管桩区域位于粉细砂层,浆液经分离后黏度较低,且穿越管桩区域大部分地层经过拔桩扰动,拔桩后因用地问题未能及时进行注浆填充。在掘进过程中采用优质的盾构专用制浆剂,同时安排专人每2个小时对泥浆粘度和比重进行测试,泥浆粘度控制在25~30s,进浆比重控制在1.2~1.3之间,对超标泥浆及时进行调整或处理,以确保泥浆质量。

(2)带压进仓高粘度泥浆拌制

拔桩区域地层经过扰动,处于粉细砂层,且距离周边建筑物距离较近因此带压进仓前、提前拌制粘度不低于90s的高粘度浆液,、在掌子面前形成高质量泥膜。

3.2.2设备及主要材料准备

(1)设备检修

盾构穿越管桩区域前对盾构设备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故障设备及时进行维修,保证盾构能够连续穿越管桩区域。

(2)设备配置及主要物资准备

①盾构穿越管桩区域前提前将应急设备及物资放置于管桩区域,以备应急时使用。

②考虑管桩切断后掉落土仓内,可能需进仓打捞,需配置液压钳或钢筋切断设备,以便对断桩进行打捞。

3.2.3同步注浆控制

注浆量控制在理论注浆量1.3~1.8倍之间,砂浆胶凝时间控制在6~9h,确保地层空隙填充密实。同步注浆浆液配比见表3-3

表3-3盾构掘进过程中同步注浆配合比

注:根据掘进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1)同步注浆

A.注浆压力

为保证达到对环向空隙的有效充填,同时又能确保管片结构不因注浆产生变形和损坏,根据计算和经验,注浆压力取值为:0.3~0.5MPa。

B.注浆量

注浆量一般为理论注浆量的1.3~1.8倍,注浆量计算根据曲线地段及砂性地层段,取4.9~6.9m3/环(环宽1.2m)。

(2)二次注浆控制

为了确保盾构安全穿越管桩施工,在管桩区域及前后20环位置,采用特殊管片即在管片上增加注浆孔(由原来的一环6个,增加到一环16个),在盾构切桩通过时利用注浆孔对地层进行二次补浆,弥补同步注浆的不足和减少地表沉降。

双液浆配比及性能,水灰比1:1;水泥浆:水玻璃1:1凝结时间50~70s。

3.2.4施工监测

(1)穿越管桩期间对地表及周围建筑物进行加密监测,每天监测次数不少于3次,如出现卡刀盘或堵仓现象加大监测,同时地面设专人值守,观察地面情况,如有明显沉降、塌陷或冒浆情况应及时上报,防止地表沉降及塌陷。

(2)盾构穿越后对监测点继续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不少于15天,直到变形稳定为止。

(3)对建筑物的监测项目包括:建筑物沉降、建筑物倾斜、建筑物裂缝。测点布置在建筑物的转角或拐角处。监测频率必须保证在盾构切口前30米和盾构尾后50米内为每天2次,盾尾通过7天后监测为1天1次,恢复正常监测频率;根据监测沉降情况实时调整优化掘进参数,指导洞内掘进施工。

3.2.5盾构切桩掘进

(1)因不确定具体管桩位置,盾构进入管桩区域后严格控制掘进速度及推力,以免在刀具接触管桩后因冲击力过大导致刀具异常损坏,掘进速度控制在10~15mm/min。

(2)严格控制土仓顶部压力(±0.1bar),穿越管桩前对前期掘进段进行总结,精确计算土仓顶部压力,并根据地表沉降监测情况及掘进循环情况对设定压力值(2.0bar)进行适当修正保证压力设定与地层及埋深匹配。

(3)刀盘转速采用低转速、小扭矩切削桩体,减小刀具对桩体的冲击力。

(4)推力暂控制在2100t~2500t,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调整。

(5)切桩区域位于340m/350m曲线半径,严格控制盾构姿态,因不确定桩体侵入隧道内长度,需保证盾构四组油缸推力均匀。在穿越管桩前将盾构姿态调整至最佳状态,隧道轴线为11.8‰下坡,垂直趋势控制在+5~+10mm以内,保证盾构整体处于水平状态,确保切桩时刀盘于桩体垂直。水平姿态根据340m/350m曲线半径进行预偏(20~40mm),确保在切削桩体时不调整姿态。

(6)掘进过程中开启碎石机,确保有大块混凝土进入泥浆门处时可将其破碎,减少堵仓现象发生。

盾构穿越管桩区域切桩掘进参数设置如下表3-5。

表3-5 盾构切桩参数设置

3.2.6掘进切桩情况

(1)左线掘进情况

2017年1月5日左线盾构掘进至610环,停机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停机前掘进参数为:速度40~50mm/min,推力1500~2000t,刀盘转速1.0~1.3rpm,扭矩2700~3200KN•M,土仓压力2.0~2.2bar。

2017年1月9日左线盾构停机4天后恢复掘进611环,盾构停机位置地层为粉细砂层,长时间停机导致盾壳外围地层收敛,恢复掘进后推力从2400t~2000t递减,推进至615环后推力降低至2000t左右;611环~615环掘进速度为15~20mm,推力在2400~2000t,扭矩在1500~2000 KN•M。

在616环掘至600mm时推力从2200t增加至2500t,掘进速度在15~20mm/min,刀盘转速1.1~1.3 rpm,扭矩增加到1700~2600KN•M,土仓压力在2.0~2.2bar,判断切削到桩体。

617-644环速度30mm降至15mm/min,刀盘转速1.2~1.3rpm扭矩2600~2000 KN•M,推力2200~2600T,左线切桩掘进参数统计见表3-6。掘进过程中出现出渣不畅、堵管等现象;在2017年1月15日带压进仓打捞障碍物。

表3-6左线盾构穿越管桩区域施工参数表

(2)右线掘进情况:

2017年2月16日右线盾构掘进至592环,进入管桩区域,停机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同时制备粘度30s浆液,以保证穿越管桩区域时掌子面的稳定及环流携渣能力。

进入管桩区域前掘进参数:速度30~50mm/min,推力1900~2100T,刀盘转速0.9~1.1rpm,扭矩2500~3000KN•M,土仓顶部压力2.0bar,埋深20m。

2017年2月17日掘进至601环时掘进速度突然下降至15~20mm/min,刀盘转速0.9~1.1rpm,扭矩在3000~3500KN•M,土仓压力1.9~2.0bar,推力2100~2500t,初步判断盾构切削到桩体。

2017年2月17日至2017年2月22日掘进602环~644环期间,掘进速度15~20mm,推力2300~2800t,扭矩2500~3300KN•M,右线切桩掘进参数统计见表3-7。掘进期间泥浆循环不畅,判断存在堵仓现象,2017年2月23日带压进仓打捞障碍物。清理出的钢筋等见图3-3

表3-7 右线盾构穿越管桩区域施工参数表

3.3仓内障碍物处理

根据盾构机过管桩区域掘进情况,判断桩体被切断后,部分桩体被破碎,破碎后的混凝土块及钢筋缠绕集中在泥浆门处,导致后续掘进泥浆循环困难,为保证后续掘进工作正常,现场组织进行带压进仓作业,对仓内的障碍物进行打捞。

图3-3清理出的管桩钢筋

3.4小结

(1)盾构切桩前,如条件允许,原则上须拔除桩体,拔除后采用30%水泥砂土搅拌后回填,并在原桩位上预埋3根袖阀管进行注浆加固。

(2)在盾构切桩施工中,通过采取刀盘刀具改造,能满足切桩施工要求。切桩结束后进仓打捞是必备措施,泥水盾构切桩过程中,可能需要进仓打捞钢筋。

(3)泥水盾构切桩施工中建议掘进速度5~10mm/min,同步注浆量为理论注浆量的1.4-1.8倍,掘进速度小于5mm/min时进仓打捞管桩钢筋

(4)土压平衡盾构切桩施工中,通过采取正反转螺旋输送机、加入膨润土或泡沫的方式改良渣土,加固螺旋输送机内壁等措施,可避免螺旋输送机被卡。

(5)在螺旋输送机出土口设几处观察口兼异物探取口,便于快速解决螺旋输送机处被卡的钢筋、混凝土块。

(6)通过施工实践,土压平衡盾构切桩掘进时,最大推力是正常段施工的116%;最大扭矩是正常段推进时的123%。切桩时平均推力是正常段推进的110%;平均扭矩是正常段推进的111%。

(7)盾构切桩施工前,对风险较大的建(构)筑物下方桩体,须进行托换等加固措施。

参考文献:

[1]黄飞.地铁盾构法施工对临近桩基础的影响分析【D】.广州;广州大学.2012:5。

[2]李宁,牛小凯.等.盾构法隧道穿越既有桥墩时的沉降分析【J】.隧道与地下工程.2010.(2):85-88。

[3]侯玉伟.盾构隧道侧向穿越桩基时对桩体土体及地面变形的影响【J】.施工技术,2010.(5):71-74。

[4]李峥然,盾构开挖对地层变相及邻近桩基影响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2:6。

论文作者:谢建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泥水盾构穿越高强度管桩技术研究论文_谢建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