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论文_付海华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论文_付海华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瑶芦小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儿童需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才能逐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态度。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家庭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儿童往往由于教育的偏差或缺失而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甚至逐渐成为“特殊”(问题)儿童,令人扼腕叹息。如何教育好这类儿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要想转化“特殊”儿童,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笔者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本身的心理状态不成熟也不稳定,其意志力、自制力均较差,有时会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而少数会经常有意识地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经常出现不良行为的儿童心理素质水平较低,且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破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对于这些“特殊”儿童的转化教育,要从心理素质入手。

一、“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分析

笔者对接触的“特殊”儿童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他们的心理素质较低,内心矛盾、纠结,通常与曾经受过严重心理创伤有关。

(一)自尊和自卑的矛盾

每个正常人都有自尊,小学生也不例外,甚至他们的自尊心会更强,“特殊”儿童受到自尊心的影响,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认可,但他们的不良行为却常常招来责备、批评、嘲笑,因而逐渐形成自卑感。因此,“特殊”儿童常处于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状态中。

(二)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具有社会经验不足、神经系统内抑制能力薄弱的特点,情绪不稳定,暴怒和狂喜时而有之,经常感到充满信心,又会觉得特别灰心丧气,“特殊”儿童容易受到鼓动而进入情感的冲动状态,但由于经常被嘲笑、歧视,情感出现创伤,因而即使有人关心和爱护他们,他们也因为不信任而逃避或反抗。

(三)好胜与失望的矛盾

渴望获得认可和赏识是每个人都有的想法,但“特殊”儿童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不佳,不但没有得到表扬,还经常被训责、批评,生活在别人的冷眼中,这极大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好胜心,因而感到迷茫和失望,有时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甚至会不择手段,走向歪路。

(四)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

我们发现“特殊”儿童也有要强上进的心,内心闪过改变自己、积极进取的念头,但他们由于自身意志薄弱往往不能坚持下去,再加上教育的缺失、环境的影响,无法彻底转变现状,慢慢失去信心,变得懒散、松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渴求信任与反抗对立的矛盾

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儿童被师长或同学信任就会更加积极上进,“特殊”儿童也是如此,但他们往往无法得到期望的信任和赞赏,反而被批评、嘲讽,上进心受挫,出现反抗对立的情绪,与他人的关系更加恶劣。

二、“特殊”儿童的教育

“特殊”儿童确实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但他们年龄还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仍然能够向正面转化,成为乐观、积极向上的儿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特殊”儿童形成的原因进行教育

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他们的心理特点不同,要想对“特殊”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必须先了解他们,掌握他们的特点。“特殊”儿童的形成不仅有客观条件因素,如家庭、社会方面的影响,也有其本身的心理活动因素,如儿童认知能力、是非观念、意志品质等。这就要求在教育“特殊”儿童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时,也要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及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

(二)对“特殊”儿童表现理解与尊重

“特殊”儿童虽然在某方面令学校和家长头疼,但他们仍然值得我们关爱和照顾,对待这样情感受过创伤的孩子,应尤其以真诚的爱对待他们,理解与尊重他们,这样他们既能感到自己是被爱、被尊重的,也能逐渐对关爱他们的人表现信任,进而接受教育和引导,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教师的尊重和理解,能极大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敞开心扉,同时在平时多寻找儿童的闪光点,给予其赞赏和鼓励。

(三)以回避与期待的策略对待“特殊”儿童

在转化“特殊”儿童方面,教师掌握三个要素,回避两个误区,实现两个效应,就能很好地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三个要素分别为理解、鼓励、机会,给“特殊”儿童们以理解和包容,表扬和鼓励,同时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包括在犯错误之后给予他们的改正的机会。两个误区分别为以讽刺代评判、以粗暴代教育。两个效应分别为“罗森塔尔效应”、“进门坎效应”,前者是指教师以爱和期待促使“特殊”儿童增强信心并成功,后者指教师在孩子们有进步时,给予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规范要求,期望他取得更大的进步,孩子们会认为这是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从而能积极地向更高的期望值努力。

(四)以耐心和恒心引导“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日之功,欲速则不达,教师要始终保持耐心和恒心,当学生出现好转的迹象时,及时给予鼓励,设定更高的目标,但有时他们也会出现退步的情况,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这不意味着他“无药可救”,教师应不气馁也不放弃,反复教导他们。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诚然“特殊”儿童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我们教师秉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教导他们,以理解和尊重对待他们,就能逐渐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他们的不良品行,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付海华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论文_付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