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电网的发展能够促进电力营销体系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处于市场机制下的智能电网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输电和配电,而且在市场中取得越来越强的竞争力。智能电网能够更加合理地实现配电和输电等环节的优化,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虽然智能电网对于电力营销具有很大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并不成熟,所以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究。本文探讨了网络化电力营销的基础条件,并分析了智能电网下网络化电力营销建设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网络化;电力营销;建设
1网络化电力营销的基础条件
1.1网络化电力营销必要性
(1)我国市场上的电价并不是顺应市场需求和规律的,主要由政府进行调节和规定,所以电力企业的成本和盈利状况并不全都符合账面的数据。供电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波动、国家的扶持行业和对象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居民来制定合理化的电价,合理地调整用电价格能够有效实现对用电峰谷时段的控制,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从而节约能源,促进能源的合理化使用。
(2)电力市场调研和分析是一项复杂和艰难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通过建设网络化电力营销体系,通过以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控制、查询、监督为一体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化电力营销信息管理体系研究分析市场状况和制定优质营销策略,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效率。
(3)电力行业属于服务行业,从服务行业的角度上来讲,用户的体验和服务的质量才是企业销售的关键所在。电力营销的网络化能够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通过网络更容易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对于市场需求和满意度的调查更加精确和高效,然后根据用户的问题反馈和基层意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改善政策,完善好企业的服务,树立受欢迎的企业形象。
1.2网络化电力营销的优势
(1)电力网络在通信互联通道方面的优势。电力网在电网、通信网、互联网和有效电视中的覆盖面积和用户人数都是最多的。根据国家合并电力网、电信网和有限电视网的政策,电视盒、机顶盒与宽带等通讯业务将逐渐对电力网络开放,电力行业与千家万户的网络交流将会变得更加便利。
(2)电力产品相对于一般商品属性之外又有它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不能储存性、具有广泛的使用性、生产与营销的同时发生性(产、供、销、用各环节必须在同一瞬间完成的特殊产品)、实物形态的无形性、具有明显的服务性。这些特殊性都有利于供电企业采取网上交易、差异电价等一系列网络营销模式取代传统的营销模式。
(3)通过网上宣传树立电力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相对于传统的营销宣传方式,网站宣传更具有全天候、零距离以及动态双向开放等优势。在宣传企业服务和商品的同时,还能将公司服务合作的大型公益事业和绿色清洁能源等概念放到网上以提高企业形象。
2智能电网下网络化电力营销建设的途径
2.1营销策略
首先,为了能够满足客户各种各样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应当将用户的需求作为考虑的第一要素。在搭建网络营销平台时,注重对互动模块的设计,为每一个客户的需求表达提供入口。其次,为了保障网络平台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当注重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是进行网络营销的基础,承担着保障网络平台安全平稳运行的任务。技术人员应当注重电力信息和用户信息的保密性,排除任何人窥视和窃取的可能性。最后,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服务调度良好的网络营销团队。网络营销人员是进行网络营销的主体,也是影响网络营销质量的关键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支专业的网络化电力营销团队对于保障营销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吸引优秀的网络营销人才加盟,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培养员工的网络营销思想,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巩固他们的网络营销手段。
2.2价格体系的建设
智能电网的技术发展为网络化电力营销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当分布式电源发出的电能满足电网并网条件时,通过完善的价格体系,在电力营销平台上与用户达成交易意向,完成交易过程,通过智能电网的先进技术设备,自动完成分布式电源的竞价上网。电力发电单位能够通过建立网络化电力营销平台获得更多的获益机会。通过此平台,由于改变了过去发电上网的定价机制并形成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因此分布式电源与大电厂具有了同样的市场地位,在降低电价和合理避峰的同时,也达到了有效利用资源和环保的目的。
2.3智能电能表的应用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的核心部件,担负着进行电能计量的重要任务。为了满足网络化电力营销的需求,智能电能表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计量功能,还需要具备事件记录、事件上传、数据的收集、费率和时段、本地通信、存储、远程通信等多种功能。智能电能表是电力企业与用电客户进行电费结算的依据,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将智能电能表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在户外对家用电器进行实时的监控,非常方便。
2.4终端用户
用户在网络化电子营销模式下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现在电力用户,更是将来的分布式电源的发电者。对绿色可再生能源最好的解释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这也充分体现了智能电网的优势。
2.5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企业进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平衡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间的差值,以改善电力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现象。很多人认为电力营销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冲突的,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电力营销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电力企业实行用电需求侧管理能够降低用电高峰时电网承受的负荷,增强了对用电低谷的调节能力,这样有效的提高了机组的发电效率,提高了电网输送的能力。此外,电力需求侧管理改善了电网的负荷特性,在极大程度上为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对于电力用户来说,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避开用电高峰时段,减少电力浪费现象,以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立响应机制促使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实现实时的互动,调节电能的供求关系,以进一步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网络化电力营销的同步。具体的方法有: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体系,大力宣传、引导电力用户树立节约用电以及科学用电的意识等。
3结语
总之,智能电网的发展为电力营销的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网络化电力营销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营销网络活用了现代化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体通讯技术,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电力企业中的营销区域和质量,而且为电力企业节约了成本,也大力促进了我国智能电网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电力营销市场的多元化和自由竞争。
参考文献:
[1]曹江春.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
[2]马超.电力市场发展环境下的智能电网建设途径解读[J].工程技术研究,2017.
[3]刘相增.智能电网下的网络化电力营销发展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
作者简介:
尚继才(1975.11-),男,天津市静海区人,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单位:国网天津静海供电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电力营销。
论文作者:尚继才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需求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网络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