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_政治论文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_政治论文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坚定不移论文,地走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发展道路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有利于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康、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已经反复证明,这条道路既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和未来的方向,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排除各种干扰,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发展如同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一样,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又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之所以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在于政治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性,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不断积累的过程,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任何违背政治发展规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轻者达不到发展的目标,重者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出现历史性倒退,甚至亡党亡国。之所以说是一个自觉的过程,是因为政治发展是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活动和过程,政治发展离不开人的介入,人是有意识的高级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一旦某种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认识、掌握和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与发展规律,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选择、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有效整合和动员各种政治资源,就有可能在与其他领域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跨越性发展。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轨迹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伟大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辉煌,然而,近代之后,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腐朽反动的政治制度导致了落后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在打开中国国门的同时,把中国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图存,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然而由于未曾找到正确的道路,政治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以夷制夷”、“中体西用”并没有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富国强兵”的“中兴”迷梦最终彻底破灭;以学习西方宪政民主,建立以“三权分立”为政体原则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百日维新”,寄希望于通过改良建立君主立宪的理想境地,最终以维新志士的头颅和热血,告诫国人试图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允许的范围,实行自上而下的君主立宪,是多么不现实;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旗帜的辛亥革命,效仿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国”,由多党制和代议制带来了社会的混乱和动荡,《临时约法》也被北洋军阀和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所践踏,并最终被撕得粉碎;国民政府的训政实践不仅没有成为国民党实现宪政的条件和基础,反而蜕变为蒋介石法西斯独裁的专制政治和特务政治。可以肯定地讲,上述种种尝试由于脱离中国国情,不可能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反而出现了军阀混战,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局面,中国人民始终未改变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更谈不上当家作主。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开创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任务。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民主的大旗,制定和践行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将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最终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始终不渝的目标。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过程中,客观分析中国国情,经过探索,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浴血奋战28年,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又与无产阶级专政不完全相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破天荒地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并创建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生活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经受住了国内国际各种风险的挑战和考验。可以这样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当家作主而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合乎逻辑的继续。如果说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设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话,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不会形成一个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核心,难以真正有效地组织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就不会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平稳、顺利进行;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就会失去方向,人民的民主权利就难以落到实处;如果人民群众没有真正当家作主,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就会失去动力资源,党的领导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就难以健康发展,甚至有可能蜕化变质,走入歧途;没有法治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不能实现制度化、法制化和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就有可能出现动荡和混乱;倘若没有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就不可能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便会因失去制度的依托而成为空谈,其优越性就得不到发挥,也不会有勃勃生机。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迅速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不同的利益需求不断凸现,利益结构不断调整,利益矛盾不断涌现,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中国社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的集聚期和爆发期。中国的政治生活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诸多考验,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挥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才能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虽然和平、发展和合作的趋势正在形成和发展,但是必须清晰地意识到,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并没有因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而有所改变。为了避免拉美和非洲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危机,汲取苏东政治体制改革实行西方式民主制度导致混乱的教训,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前,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评价一条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劣和成败,应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予以观察和分析,不顾历史条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民族特征,抛开具体国情,尤其是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以某种政治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为标准,抽象地评价和判断政治发展道路的做法,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和缺乏说服力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毫无疑问,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谋求政治发展,然而,由于国情不同,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也就不一样。每一条政治发展道路有其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些价值的实现形式也并不是唯一的。就是同一性质的国家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资本主义世界,同是代议制国家,日本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同是民主共和制,美国是总统制,意大利是议会制,瑞士是委员会制。而且这些国家也不是历来如此,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一党制、联邦制,中国则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单一制。由此可见,政治发展道路的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模式。如果非要以某种政治发展道路、政治发展模式作为统一的标准,来设计、评判、裁定所有的政治发展道路,恐怕不是思维方法上出了问题,那就是有其他想法和用意。

除此之外,政治发展道路的评判标准应当是客观的。应当以政治发展道路的客观实际效果来观察和考量,不应当以主观随意的态度,以个人的感情好恶,对待这样的问题。邓小平曾经就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明确指出,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评价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看政治发展能否在政治发展中切实体现和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设计和真正价值,判断政治发展道路是否具有意义和价值,应当以政治发展的实际效果和实际效果的程度为依据和标准,舍此政治发展道路就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缺乏客观标准和依据的东西。

众所周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概括起来讲,在政治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健全和完善了人民群众有效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组织形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更加健全的制度保障。尤其是选举民主程度的提高,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选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使得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发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贯彻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各阶层及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得到实现,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发扬了人民民主,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推进了基层社会自治。已经建立的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社区自治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使得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此外,对人权的保障,也为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真正享有了宪法规定的各种权利,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不断丰富。得到完善和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真正成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载体。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的公民政治参与具体制度,使得公民参政议政的途径不断拓展。

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任务,基本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战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依法治国的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组织法制和工作机制,保证了行政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做到了有法可依,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稳定为保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社会保持安定祥和的政治局面。多年来无论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基本政治制度,丝毫没有动摇过大政方针,稳定的政治制度和政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适时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特别是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为标准,适时出台各种改革措施,调整各种利益分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种利益的摩擦、矛盾。并在通过完善各种民主制度,不断地创造各种条件和各种形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同时,特别强调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强调民主建设必须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保证了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不少重大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各项政治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着力优化权力结构,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利益协调机制,化解利益冲突,不断协调、解决变革所造成的矛盾,阶级、阶层关系、政党关系、党政关系、民族关系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政治关系日趋和谐,为我国政治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各种政治关系的良性互动创造了前提条件。

尤其是这一条政治发展道路保障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从1979年至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8%,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居世界前列。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当然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城乡、区域、经济、生活等方面发展的不协调并未根本改变,收入分配差距仍比较突出,民主法治建设任务艰巨,党的执政能力亟待增强,各种体制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竞争日趋激烈。

政治发展如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过程,推进这个过程有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一般而言,从发展的程度来看,有革命和改革两种方式。改革主要表现为在阶级内容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的调整、健全和完善。革命是指国家的阶级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和推动力量在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当然这一规律的具体运用会有具体的形式。究竟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状况是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资源、稳定环境和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三者之中,党的领导是整个中国政治发展的领导力量,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归属和出发点,也是政治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动力来源,依法治国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方略和重要保障。逐渐健全和完善的各项政治制度,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和制度载体,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主要标志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这种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能够充分发扬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而且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全国的均衡、协调发展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统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利于基层群众提高参与意识和民主素质。

通过30年政治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给中国的政治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体现和反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上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些不适应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重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而绝对不需要另起炉灶。

中共十七大再次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为了不辱使命,应当不断提高对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尽管30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卓有成效,但市场化、全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新时期和新阶段,必须适应这样的时代特征,不断解放思想,增强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站在完成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建设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真正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和选拔任用机制,依靠体制和机制来彻底转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从而真正使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转移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真正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解放思想,科学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和有益做法,又必须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坚持自身特点和优势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绝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搞东施效颦,生搬硬套西方模式只会导致失败和混乱。应当进一步重视和加深对苏联、东欧地区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经验教训的分析和研究,充分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采用渐进的变革方式,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拉美国家移植西方政治体制带来的政权更迭,军事政变频繁,导致经济始终低增长与负增长;非洲效仿西方政治体制引起的混乱和冲突,给非洲各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足以让我们警觉。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把全体人民群众都动员和组织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不断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添新内容,提供新经验。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为宗旨和根本方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寻找和开辟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通过完善各项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为人民群众行使各项民主权利,真正当家作主提供制度保证。从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出发,不断完善各种机制,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教育公平。真正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各种民主权利,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和全面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  ;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