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一百多年来,尽管世界发生了令人难以想像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的运动遭受过种种挫折,然而,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愈发灿烂,它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每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因此,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是一种理论创新。作为理论创新,它不是时髦而浅薄的“标新立异”,其真正的特点与价值在于透过种种复杂现象揭示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6页。)而这个规律是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理论武器,需要各国人民结合自己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强大精神威力,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探索与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新的历史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毛泽东等同志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是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为着完成这个历史任务,邓小平率领全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大胆的试验,科学的总结,终于开辟了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铸造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最锐利的新的思想武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所取得的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它的客观前提就是根据历史新任务,实现理论新创造。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民,即使面对着同样的历史任务,但由于各自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状况不一样,因此,要回答与解决的具体实践课题还是不同的。所以没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搬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或别国的成功经验,同样不能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就不能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又是一个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方大国,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本应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解决这个全新的课题在马克思、列宁那里没有现成的答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8页。)这对于我们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机遇,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正是在不断地解决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过程中实现的。邓小平理论在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表现。
理论创新是一种科学的创新,是一种高尚的和艰辛的精神创造活动。因此,必须有杰出人物作为代表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正是这样的伟大人物,他们作为不同时代的社会杰出代表,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和推动马克思主义新的创造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十五大报告强调邓小平同志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两次重大历史关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刻地回答了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开辟新时期和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新阶段的宣言书,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因此,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也正是体现了全党对邓小平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所作的杰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二
任何一种科学的创新活动都有其内在的机制。党的十五大对于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四个方面做了科学的阐述和论证,强调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它自身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四个“新”,不仅从不同侧面揭示和肯定了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新的创造与发展,而且我认为这“四新”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四条重要机制,是十五大对于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重要理论贡献,也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机制。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里包含着理论创新的思想机制的三个重要前提。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不肯动脑筋,不敢想问题,当然什么创新都谈不上。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党内思想僵化与半僵化状态,曾大声疾呼,解放思想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同样,解放思想也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0页。)。因此,如果不解放思想,人们的头脑始终为旧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等种种思想的框框所束缚,必然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创造力,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二是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知道,毛泽东讲的实事求是,不仅是指从实际出发,而且包括对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要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他强调,这种研究工作就须不凭主观想像,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显然,这个功夫,就是理论创新的功夫。三是理论创新必须在的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既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又要突破那些已经不适应新的实践的陈规,实行新的创造。关于理论创新中对于前人的继承性,恩格斯早就强调过,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19页。)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老祖宗不能丢”,但既要创新,就不能墨守成规,所以,邓小平同志又强调,要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时代要求,说出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实际的新话。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认识机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社会主义学说,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早、最周详的科学阐述。
十五大报告强调,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贡献之一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这一论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特殊内涵,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集中地表现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上,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理论创新。因此,在当代中国,就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必要性来说,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结蒂都在于对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其次,就其创新的主题和方法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和抓住这个根本问题。过去我们对此认识不清醒、不自觉,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走了不少弯路。其三,就其创新的思想前提来说,就是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这一点,任何时候不能动摇。其四,就其创新的实践基础来说,就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实践;其五,就其创新的成果来说,就是看能否在对这一根本问题,特别是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研究和认识上是否有新创造性突破。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文化机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哲学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全部人类文明积极的创造性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及列宁、毛泽东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能够创立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十分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眼界,善于吸取最新的文化科技知识和社会革命斗争的新鲜经验来充实丰富马克思主义学说。例如,当1882年在慕尼黑展览会上展出了一条实验性的远距离输电线路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就为此而通讯讨论,认为如果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灭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列宁曾指出过这样的公式: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的总和。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善于吸取世界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二是指善于把世界的文明成果同社会主义运动的目标,以及社会主义本质和任务的理解、认识联系起来考虑,推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新与发展。
十五大报告强调,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许多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同时,强调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判断来“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是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机制。邓小平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做出的新判断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主要成果有三方面:一是发现了时代主题的变化,依此调整与制定我们的路线、政策和国际战略,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主题及其不同国际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内政策与国际战略的理论学说;二是坚定了对当今世界的开放性、联系性的认识,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三是对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状和态势有了新的了解,尤其是对于新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新的见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观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和生产力学说。当今世界正在继续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主导地位和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除了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外,必须要学习其他各种新知识。列宁早就说过,“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机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并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它同实践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但是新的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只是理论发展的源泉而不就是理论本身,因此,理论创新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提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极其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马克思直至他的晚年,在贫病交加之中仍打算总结世界历史的发展及其经验,在1881-1882年两年之中,马克思写下了四本关于世界历史的札记。对于新鲜的革命斗争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给予极大的关注,这一特点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这两次革命运动中表现得特别明显。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及时而深刻地总结了这两次革命运动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从而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理论。十五大报告强调,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不仅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而且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这足以说明理论创新对于实践经验的依赖性。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总结经验与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他不仅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强调“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可以说,“总结过去,开辟未来”是他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路向,而且他特点重视总结新鲜经验,他多次说过,我们现在做的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江泽民同志曾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的这种创新思维,他说,邓小平同志“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注:引自《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机制与党和群众路线是完全统一的。因为社会实践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的过程,也就是集中群众的智慧,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加工整理,即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过程。毛泽东曾指出,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十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强调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基础,他真诚地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中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注:转引自《人民日报》1992年10月24日文章《伟大的实践,光辉的篇章》。)
三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创新同国家的强盛和民族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需而深刻地理解这一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促进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兴旺。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的关系看,当前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它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而且,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几千年来,唯一经久不衰,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世界古文明。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注:《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与外籍院士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8月11日。)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腐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极大地摧残和压抑了民族的创造力,成为束缚民族创新和阻碍中华文明发展的精神枷锁。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保国保家,更为求富求强,振兴民族,复兴伟大的中华文明而前仆后续,百折不挠,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的历史剧,但多少先烈壮志未酬,饮恨而亡,即使像孙中山这样伟大的先行者,他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乎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但也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无法实现中华文明的真正复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使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以自己的特殊的方式迅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本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从此,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真正的伟大复兴。这个复兴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因为作为中华文明创造主体的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正如毛泽东在建国前夕所说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16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创新,使得这个复兴具有了新的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经过20年的奋斗,这个复兴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因为邓小平同志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日益深入人心,中国人民头脑中的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使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极大的激发和进一步的培育。因此,当代中华民族创造精神的最高本质和理论境界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根据十五大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坚持不懈努力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活动相统一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因此,弘扬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也是我们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这项任务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注:江泽民:《努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9页。)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他之所以如此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是因为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原来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就难以有经济上的飞跃发展,就不可能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强调,科技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工程技术或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即使如此,也会同社会的观念、体制、人民的利益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所以,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态势,我们应该从中国发展大局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来认识和处理科技创新问题。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同科技创新之间具有重要的互相影响作用。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理论创新的思维方法,对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这一点,恩格斯在论及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时,早就强调指出:“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因为“他们离开思维便不能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08页。)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思维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即它的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也是一切科学创新思维最科学、最重要的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科学创新思维的根本方法。江泽民同志曾说过:“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其本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江泽民:《努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6页。)这就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本质联系。同时,科技创新,尤其是要建立国家创新系统,即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具有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效运行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作保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科技创新工作决不能离开我国的国情,不能离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必须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才能顺利进行。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总之,科技创新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它需要有一个适宜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弘扬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就是要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此外,弘扬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有益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因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组织载体,企业家及企业中许多管理者和生产骨干是企业的创新主体,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直接推动力,也是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成果,在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着各方面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特别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地强化着政府、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企业有关人员的创新意识,同时,科技创新中那种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的创新精神,也会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传播与辐射,为社会注入创新发展的新风气,这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重要精神资源。因为这种创新发展新风的本质是同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完全一致的。
第三,弘扬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一代创新英才。
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努力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具有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正如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注:《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与外籍院士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8月11日。)
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要受到一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跨世纪一代创新人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优秀传统,使他们更好地具备以下四种精神品质。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千百年来,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优秀儿女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而上下求索,开拓创新。今天,就是要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而不断地开拓创新。二是求实创新精神。这是创新品格的最本质内涵。求实是科学之本,“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毛泽东语)。求实的态度,就是首先要有敢于破除一切思想迷信,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深入研究的态度,然后才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三是拼搏奉献精神。创新是一种艰苦而复杂的思维劳动,它需要创造主体具有那种为实现新目标而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意志品格。四是团结协作精神。创新固然离不开个体的艰苦思维劳动,但更多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更是如此。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攻克改革创新的难题和重大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综合趋势日益增强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所说的英才,决不是脱离群众的所谓“精英”。
跨世纪创新英才精神品格的内涵要求,决定了他们的培养途径必须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会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其次,必须具有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眼界,善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和文化传统;善于学习和吸收世界最新知识和一切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的创造;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新鲜经验,既继承前人又有新的突破,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其三,必须努力创造一个创新英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它包括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观念、体制和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尽快增强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浓郁的社会风气,这是创新英才成长最坚实的土壤和空气。我们相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时代,也“必将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不断涌现的时代,必将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注:《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与外籍院士时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8月11日。)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