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621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对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目前,在高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高中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技巧和理解能力,而且要更加注重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10-01
高中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古诗文的教学至关重要,古诗文中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古诗文中蕴含的富有哲理的知识以及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先人不断传承下的精神宝藏,通过对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的思想,古诗文中蕴含的道理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正确的看待事情,处理问题,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此外,学生学习古诗文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其传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古诗文是搭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因此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
(一)对古诗文教学的理解不正确
古诗文与当代文明生活相距甚远,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和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理解不正确,古诗文不是一门外语,作为华夏子孙,教师有责任将古诗词教好,而学生有责任将古诗文学好,但当前许多教师和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存在偏差,许多学生甚至因为古诗文的晦涩难懂而产生厌烦感。
(二)侧重点出现问题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注重对古诗文中字、词、句的理解,将整个古诗文割裂开来,这种古诗文教学方式是不正确的,古诗文是一个整体,应当以理解其整体的内容和精神为基本目的,而不是片面注重某个词的意思、某个语法的应用,有的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甚至不联系文中历史背景,忽略了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这违背了古诗文教学的根本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通过《课标》要求,我们可以看出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文章内容的理解:语言是不断进化的,在古诗文中所涉及到的词句用法以及句式特点与我们现在所用的话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所区别,因此应当加强学生对古诗文词句以及语法句式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文章内容;②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应当学会活学活用,高中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古诗文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其能够自主的去学习古诗文、阅读古诗文;③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哲理与人生态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或是寄托了浓重的感情,或是讲述了人生哲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更应当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里,复得返自然。”就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营造课堂传统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合适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学生能够将自身投入到古诗词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良好体验,或庄严大气、或古朴唯美,这对于高中学生理解古诗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营造课堂传统文化氛围:①通过古诗词古典韵味营造氛围:在高中古诗词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所表现出来的古典韵味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例如《滕王阁序》一文中,教师不仅要讲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和句式的用法,还应当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知道王勃作《滕王阁序》的典故,以文中的古典韵味来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②利用语言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古诗文中或唯美、或磅礴的语言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例如李清照的词大多都是语言凄婉唯美,教师可以将语言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来感受古诗词带来的传统文化意境;③通过诵读营造文化氛围:诵读古诗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记住诗文,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才诵读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和理解古诗文中的内容和精神,营造传统的文化氛围。
(三)丰富课堂传统文化活动
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古今结合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古今对比来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孔雀东南飞》一文中讲述了封建家长对男女自由爱情的破坏和摧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参照现实,观察父母的婚姻,通过电视剧来了解当代的婚姻与古代婚姻的不同,这种古今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很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将古诗文改编成剧本,举办古诗文短剧表演比赛,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对古诗文中的情节、语言细细琢磨,对文中所讲述的事情理解透彻,对人物的把握也会生动到位,这对于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传统文化的教育为核心丰富课堂传统文化活动,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古诗文中的文字之美,感受到其中的古典韵味之美,让学生明白古诗文传统文化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动性,才能真正的去理解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加强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针对当前出现的古诗文教学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来完善加强高中语文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论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郝慧.《高考》,2017年.
[2]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关永红.《中华少年》,2017年.
论文作者:魏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古诗文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文中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古诗论文; 学生论文; 传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论文;